银行加息:运用经济手段实施宏观调控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31日11:30 人民网 |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张旭东)中国人民银行28日晚上调银行利率这一消息公布后,立时在国内外引起了热烈反响。外电纷纷予以高度评价,认为中国在宏观调控中将更加灵活地运用经济手段,这充分显示了中国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越来越娴熟。 今年以来,中国对宏观经济中存在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居不下、信贷增长过快、煤电油运紧张等一系列问题,加强宏观调控。从4月底陆续出台的适当提高钢铁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政策,力度之大、频率之高,近年来罕见。 不可否认,针对某些地方的盲目投资冲动等现象,中国政府在这次调控中辅以了一些必要的行政手段,例如处置江苏铁本钢铁有限公司违规建设钢铁项目等。但中国更多的是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一手严控土地闸门,另一手扎紧了钱袋子,打出“组合拳”,应对宏观经济中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 在正确政策引导下,中国宏观调控已取得良好效果,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继续向预期调控方向发展。不过,当前也应清醒地看到,如今经济生活中仍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是,农业基础不稳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仍然偏大,物价上涨面临较大压力。 为毫不放松地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20日和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继续贯彻落实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更多地采取经济和法律手段,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果。 人民银行此次加息,一方面吻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更多地采取经济和法律手段”的精神,另一方面也显现出了国家将更多运用市场化手段来实施宏观调控的动向。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上调人民币基准利率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经济手段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实际上,自今年4月份以来,国内外经济界人士一直热烈讨论“加息与否”这一问题。利率变动也的确步入十字路口:“抑制通胀、稳定物价”,这是赞成加息者的主要理由;而“升息易造成人民币与外币息差加大,更加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这是反对加息者的核心观点。 这次加息,说明中国针对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并权衡上述矛盾问题之后所作的一项举措。实际上,在前段时间美国利率的上调,已经为中国加息留下了一定的操作空间。而从中国宣布加息之后的各界反应看,国内外舆论普遍予以肯定,认为时机恰当,又是对症下药,必能有效抑制国内存在的部分经济过热问题。 这次加息虽然幅度不大,但这是中国近10年来首次上调银行利率,不仅会对各行业产生影响,也对人们的心理有所冲击。就外汇政策变动而言,由于加息造成人民币和美元之间息差加大,从技术上分析,增强了对国际热钱的吸引力。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4700亿美元,如何进一步抑制热钱的涌入,减少人民币升值压力,这是中国加息后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不过,从整体政策面上看,这次加息顺应了国际上普遍上调利率的趋势,而且出台时机恰当,标志着中国将更多地采用经济手段来实施宏观调控,这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健康运行,加息不会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也不会引起汇率政策的变动。来源: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