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性文化节不能忽视青少年的性教育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2日00:51 红网 |
继十月二十八日中国第五个男性健康日北京性文化展含羞登场,第二届中国性文化节也将在11月6日~8日在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20号展馆举行,且门票免费赠送(《北京青年报》11月1日)。另据报道,近日,2004年杜蕾斯全球性调查报告向社会发布。引人注目的是,报告显示中国首次接受性教育的年龄为13.7岁,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却只有极少数的调查对象认为青少年性教育由家人或监护人完成,被调查的大部分人的性知识来源于网络。为什么首次接受性教育的年龄走低,却不是由家长来完成性教育任务?通过网络对性的了解往往夹杂着许多噪音,这些东西会不会影响到青少年之后的成长?诸多问题引发了社会大众的广泛争论。(《北京晨报》11月1号) 先秦哲人有一句至理名言流传下来:“食、色,性也。”人们不得不承认,性是一件自然不过的事情。虽然孔子倡导节欲,但是也感叹道:“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哲人倡导如斯,所以今人也不再掩掩藏藏。性文化节的开幕,说明生活水平提高的国人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开始注重关注自身感受,这是“人本”思想的回归——虽然还是羞羞答答,但在究竟怎样对待性上,不再把其当做洪水猛兽。 但同时,中国青少年的性教育可能也是全球较落后的——无论是从观念上还是从教育手段上。英国把性教育排进小学课表;新加坡教育部曾制定了一个系统的性教育方案,并为中学低年级学生设计了一套多媒体性教育教材《成长岁月系列》;芬兰性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连娃娃都有性教育小儿书……虽然中国历史上并不缺乏性教育,但那是一种靠性封锁、性压抑式的各种观念和规范来限制人们的欲望,而否定了人类“本能”。中国现代性教育的首倡者当属周恩来同志,1964年7月底,周总理在向首都大专院校毕业生做报告时,谈到开展青春期教育、性教育和普及性科学的必要,并语重心长地以自己的切身体会现身说法:他在青年时期学到的性科学知识使自己受益终生。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观念的束缚,“性教育”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中国文化现象的一个“盲点”,以至于我们的年轻一代缺乏必要的正当性教育,而性教育的缺位,引起的社会问题同样让人沉重无比,在一个女童夏令营,在10名女童中,9位认为“性行为是不正常的”,所有的孩子都认为拥抱和接吻都算是发生性关系,还有一名12岁女孩认为,接吻就会使人怀孕。甚至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悲剧:性犯罪、艾滋病、未婚妈妈、堕胎等等。例如报纸上报道的,一个不到18岁的女生已流产10次以上,这意味着她的健康状况受到严重影响,还意味着她将来可能无法生育。对此这个女生竟然很漠然地表示:“这没什么,早就习惯了。”这些摆在面前的事实,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现在的性教育现状。 当前青少年因为性教育落后引起的社会问题多多,关键在于社会的教育有问题,不能或者没有为提供良性的性教育。社会冷漠的对待性教育和孩子,一本正经“假道德”传统限制了我们,性教育的缺失使我们走了更多的弯路,没有达到保守和开放间的平衡。因此,应正确对待性教育,给青少年一个正确的性教育渠道,学校和家庭教育如果不作为,就只能导致把教育机会拱手相让,致使一些扭曲性的文艺作品和社会现象影响了他们的性观念。我们应有效的把握现代和传统,保守和开放之间的平衡:慎重对待性,但又要开放对待性教育。要强化教育手段,加大宣传和编辑适合的读本。(稿源:红网)(作者:夏青文)(编辑:杨国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