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存款负利率问题依然 下次加息随时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2日04:37 人民网

  凌翔

  随着央行上周四的悄然加息,一切关于加息与否的揣测和猜疑就此烟消云散,但关于央行何时再度加息却又成为热门话题。与以往每次因重大经济政策调整所引发的争论一样,这一次,我们依然可以从两个视角来看待这个话题。

  从一种视角看,目前中国经济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因此,央行很可能会选择在年内再度小幅加息。其主要理据是,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CPI已连续第四个月超出5%这一警戒线,同时,固定资产投资也出现预期外的反弹,这说明目前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很大,存款负利率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事实上,也确有金融机构发布研究报告预测,由于本次加息幅度过小,降温效果恐难尽如人意,估计央行年内仍有可能继续加息50个基点,如果今年利率调整到此为止,那么对宏观调控的作用将大打折扣。同时,美国是否会在年内第四次加息,也会对人民币是否连续加息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从另一种视角看,中国以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所取得的成绩已得到世人的肯定,加息是为了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发挥经济手段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有不同的经济结构和运行机制,因此像西方国家一样纯粹运用市场手段来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虽然中国现在开始运用市场手段,但短期内仍不会放弃已采用的行政手段,如土地控制依然会很紧。何况,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看,仍需刺激个人消费,以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因此有必要保持适度的通胀,央行自然不会采取连续的猛烈的加息手段以抑制通胀。同时,第四季度农作物的丰收可能有助于舒缓不断上升的消费物价指数。

  两种视角,可以说各有各的道理。但是就目前而言,无论是断言中国已经就此步入了快速连续加息周期,还是轻言经济着陆通胀压力已经消退都为时过早,从运用行政手段到转向行政、市场手段并重,我们惟一可以确信的是,管理层对于宏观调控的总的目标和决心没有改变。

  此次加息后,管理层应该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观察加息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如未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以及CPI数据等,然后才会确定下一步的政策取向。从理论上讲,这种观察期至少需要两到三个月。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盲目投资引起的经济过热状况依然不能被此次加息所有效控制,那么加息的令旗就随时会再次落下。

  《国际金融报》 (2004年11月02日 第一版)来源:《国际金融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美国总统大选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拉登最新录像曝光
阿拉法特病情严重
央行9年来首次加息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中国足球改革风暴
万张精彩家装美图欣赏
购房装修答疑集锦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