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电影与文学的关联(新作鉴赏)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2日05:30 人民网-人民日报 |
聂伟 世界经济进入工业化发展之后,科学技术对于艺术的影响就日渐增强。一个显著的事实就是,原先拥有大批读者的文学渐渐地失去了自己的风光,不仅在观众占有率上输给了影像制作行业,而且自身的独立地位也显出日益松动的迹象,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沦为影像艺术附庸的嫌疑。面对这种存在于文学与电影之间的现实问题,周斌的《电影:历史与现实》(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一书做出了非常有力的思考,对电影语言和文学写作技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学理分析,从艺术价值、观赏效应和社会影响等方面总结文学作品,包括经典名著在改编成影像作品中的得失成败,进而深入到历史的维度,对学术界的前沿问题,即电影史与文学史在文化构成中的互动关系进行论述,特别将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现代电影史联结起来进行考察,尤其关注主旋律影片,对农民题材、党员形象和主流叙事类型做出了翔实的历史梳理。 在谈到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问题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在更为宏阔的历史视野中,一方面指出前车之鉴,另一方面分析了典范改编的成功之处。对于前者,是以海明威的经典之作被改编为例,探讨了为什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在经过电影样式的改编之后,却没有达到相应的艺术高度。作者条分缕析的说明和细密有力的论证都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过于倾向商业模式的影像制作最终会使文学作品中最深沉、最厚重、最能打动人心的部分流失掉。作者在回顾和考察夏衍在电影改编实践和改编理论方面的贡献时,再次强调了对于文学的改编必须是“因时”而异的。对于名家原著、历史故事、古典作品或者民间传说,应该采用各不相同的对待方式才可能获得改编的成功。作者通过细致地对比分析镜头语言调度和文学描写手法的异同,以中国电影史上的精品———《祝福》、《伤逝》、《牧马人》为例,切实说明了成功的影像作品改编对于文学作品的取舍原则和增删控制。 在深入考察了影像作品和文学作品的互动关系之后,作者又把研究视线集中在电影文学,尤其是在三四十年代中的电影文学创作中,在回顾了贯穿现代的左翼电影运动发展历史之后,作者提出一个前瞻性的观点:电影文学是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因为电影文学创作开拓了新文学以来的题材领域,扩大了新文学的公众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他文学样式的创作发展提供了启示和帮助。所以作者认为有必要建构起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史的研究体系,进一步搜集整理现代电影文学史料,切实加强对电影文学理论的基础研究,以此来完善和丰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写作。值得赞誉的是,作者还特别论述了主旋律影片中的农村题材电影和党员形象的塑造,强调要把农民作为审美的主体,而不仅仅是被动表现的客体,要揣摩新一代农民的审美趣味,用全方位、多样化的观照方式和表现手法描绘出正在经历迅速变化的乡村生活。在谈到党员形象塑造问题上,作者以真诚的态度和深切的思考为基点,提出要真实再现党员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精神世界,要充分表明思想、情感的动态发展过程,不讳言、不遮掩党员队伍中的问题。认为唯此才能塑造出真实的党员形象,才有助于通过艺术方式加强群众对党的理解,有助于在电影艺术样式中真实地反映当前的中国社会现实。由此也可以看出本书命名的良苦用心:艺术,从来都是现实的产物,必须以深切的历史关怀来进行创作和批评。 《人民日报》 (2004年11月02日 第十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