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贵州旅游不能单靠“门票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2日08:31 新华网

  旅游成本高、接待设施相对落后、旅游开发相关的产品少,让游客感觉在贵州旅游“有钱没处花”……有关人士在破解贵州旅游发展难题时呼吁——

  在刚刚结束的“十一”长假中,旅游黄金周的魅力再次凸显出来,我省的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近5亿元的旅游收入使人们看到了贵州旅游发展的可喜局面,然而,一些旅游界的专家指出,虽然贵州旅游业发展形势喜人,但发展过程中的弊病也不可忽视。目前我省的旅游业主要还是单一的“门票经济”,部分景点过分依赖于门票收入,一味提高门票价格,而忽视了旅游产品的综合开发。如果贵州旅游景点无法突破“门票经济”的瓶颈,将会极大地制约贵州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和后续发展。

  景区:只能在门票上做文章?

  天河潭景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十一黄金周,天河潭的旅游收入达到49.32万元,这些基本上都是门票收入;红枫湖景区黄金周接待游客7000余人,旅游收入24万元,餐饮、娱乐等其他服务的收入比重也比较小。

  “就目前的状况来说,贵州省的旅游业主要还是处于“门票经济”的阶段,景区收入等同于门票收入。这是一种旅游产业发展比较低级的阶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贵州省旅游局副局长李三旗如是说。

  据了解,近两年来,我省部分景区纷纷提高门票价格,黄果树、红枫湖、小七孔等景区的门票价格都有不同幅度的调整提高。与此同时,一些原来没有收取门票的乡村旅游、民族旅游和文化旅游的景点也开始收取门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黔东南的南花苗寨作为旅游景点对游客开放十多年来,一直没有收取过进入村寨的门票钱,只有观看少数民族歌舞表演以及重要的节假日才向游客收取一定费用,目前他们也在考虑从门票上增加收入,正式向游客收取少量费用作为进入苗寨的“买路钱”。然而一些外地游客在游览贵州的部分景点后,也产生了一些疑问,认为“质”“价”不符。大学生田林谈起自己黄金周来贵州自助游的感受时说:“比起全国其他地方的一些景点,贵州省的景区门票价格看起来是不高,然而有些景点游览出来后总觉得有点不值这个钱。可看的东西不是很多,景区的建设比起全国其他地方的景点来说还有一些差距。”

  来贵州进行旅游业考察的澳门中国国际旅行社的倪文成也谈到,“如果从景点的内涵、硬件、服务以及外部交通状况来看,贵州省的部分景点门票价格偏高”。记者从旅游质监部门了解到,我省的一些景区尽管收取了不低的门票,但是却疏于管理,缺乏基本的配套设施,进入景区内没有标识、导游图、厕所等,景区内个体经营户秩序混乱,游客普遍反映“游”非所值。

  与此同时,一些游客感觉到在贵州旅游“有钱没处花”,在一些景区,游客想在景点过夜却没有合适的住宿接待设施,而餐饮、旅游纪念品的市场也与消费的需求存在有一定的差距,而可选择的晚上娱乐消费的项目更是少之又少。

  门票经济造成发展障碍

  对于门票经济,一些业内人士也有自己的看法,一位景区的负责人谈到。在目前政府对景区财政补贴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门票是弥补保护、开发、管理经费不足的一种重要来源和方式。然而,记者了解到,贵州省的主要景点与中心城市有一定距离,而且省内各知名景区相对分散,产品内容比较单一,这种情况下,旅游者的出行本来就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和较高的交通成本。相比较全国其他一些地方甚至境外游而言,贵州的组团费都不低,以在北京组团为例,贵州西线游的价格还要高于北京到泰国、韩国游的价格。一些人士认为:单纯依靠“门票经济”,使贵州省的门票成本比例居高不下,旅游产品成为高成本的产品,在海内外缺乏竞争力,游客的消费能力受到严重制约,这也成为我省入境游客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随着采取自助游方式的游客大量出现,传统跟随团队走马观花的旅游方式已经呈现萎缩趋势,尽管景点对旅行社实行了优惠价格,但门票涨价会带来旅游门槛的提高,把这部分游客挡在门外。一些旅游专家指出:门票是景区收入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门票效益,把门票看做是旅游收入的唯一来源,就将使旅游发展走进死胡同。例如现在有的景点一味提高门票价格,不注重景区综合产业的提升,就会产生景区的效益好了,但却没给当地的农户和村民带来多大的收益的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单纯的门票经济,对于整个旅游产业的提升都将会带来一定的障碍。特别是一些乡村游、文化游等体验型的旅游,大都是地域开放型的旅游,如果都圈起来收门票,无形中会使游客产生处处是“墙”的印象,给整个贵州的旅游形象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省假日办在今年十一黄金周旅游接待情况综述中,直指门票经济的弊病:我省旅游景区门票偏高,难以形成市场竞争优势,有组织接待游客量难以提升;生态、文化、度假等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开发不足,长线游客、高端游客量比重低;旅游购物、娱乐等市场培育不足,制约了旅游消费的增长;同时,一些景区疏于管理,缺乏基本配套设施,游客普遍反映“游”非所值。

  提升综合服务是关键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魏小安先生也在一篇名为《旅游业发展:向深度进军》的文章中谈到了对门票经济的看法,他认为,旅游经济要打破门票经济的误区,开发相关产业,增加旅游收入。不要只看景点门票收入,要看综合效益,综合开发,科学规划。要以旅游景点的开发为中心,向特色产品开发、旅游商品开发、风土文化开发等多项目开发转变,由一种旅游产品,单一景点开发,带动相关产业的开发,做到有看的、有买的、有玩的,突出地方特色。省旅游局副局长李三旗谈到,门票收入的比例越小,说明一个地方旅游市场化的程度越高,旅游产业的成熟度也越高。贵州省的景区还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上升到综合经营,把单一的经营模式转换成一个综合性的经营模式,不断拉长经营链和服务链,抛弃单靠门票“吃饭”的局面。只有这样,旅游业才能够走出“门票经济”的怪圈,才能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转变思路是关键

  在编发《贵州旅游,不能单靠“门票经济”》这篇稿件时,一种忧患意识涌上了编者的心头:发展贵州旅游的“梗阻”是什么?从表象上,缺经营人才,缺资金,但从根本上讲,是缺思路,缺规划,缺意识。不可否认,在开发资金“捉襟见肘”的贵州旅游业,门票收入的确是一笔不可忽视的收入,想方设法在门票收入上搞点创收、多收的经营行为也无可厚非。关键是,我们的景区、景点经营者把工作重心放在哪里,如果每天都在一门心思作“门票经济”的文章,而在景区环境营造和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上知难而退甚至不思进取,就等于在“门票”这棵树上吊死,也就没有了回头客,这无疑是“杀鸡取卵”的做法。这段时间,我省一著名景区游客突破百万大关,一时间报刊上发文章,电视、广播有图有声,热闹得很!说实在的,编者也为“游客突破百万”高兴,毕竟贵州旅游业在全国业界的“声音”太少了,太冷清了,炒作一下,造造声势也未尝不可。但冷静下来一想,这百万游客“到此一游”,给这家景点留下了什么,是赞叹?是遗憾?还是大把的钞票?!因此,编者认为,“游客超百万”虽然有助于门票创收,但不是提高景区效益和增强景区后续发展能力的全部。从某种程度上讲,游客增多是托福于贵州的好山好水,而贵州旅游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腾飞,决不能眼睛只盯在“吹糠见米”的事上,决不能热衷于“花拳绣腿”式的“炒作”,而是要切实转变经营思路,脚踏实地,真抓苦干。记者艾冰 东 阳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美国总统大选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拉登最新录像曝光
阿拉法特病情严重
央行9年来首次加息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中国足球改革风暴
万张精彩家装美图欣赏
购房装修答疑集锦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