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漫谈“圈子”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2日10:27 人民网

  分类阅读论 坛IT产业体 育环 保文 化科 教社 会两岸关系法 治外 交军 事农 村经 济时政网友文集声明“网友之声”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各抒己见的场所。本栏目所有文章均不代表人民网观点。漫谈“圈子”[张粲] 于2004-10-2521:52:12上贴

  时下常听人说“某某是什么圈子里的人”,“某某这个圈子里的人如何如何”,等等,可见“圈子”这词成了一个时髦用语。那么什么是“圈子”呢?

  “圈”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一伙人为了混口饭吃而蜷缩在一起。自古至今,有人群就有圈子,圈子在50年代到80年代之间,中国社会处在一个特殊的封闭期,政治化状态取代一切,“圈子”是贬义词,是拉帮结派的代称,没有人敢说我是哪个圈子里的人,所以圈子就给淹没了。现在的“圈子”是中性词,是港台文化渗入的时髦话,在80年代后活跃起来,反映了非正式组织群体的多样化。如文化界叫文化圈,演艺界叫演艺圈。

  随着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缓解自身心理压力,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自觉或不自觉的而形成了一个个的圈子。像麻将友,它可以帮助个人实现心理上的调节。圈子对个人的心理调节作用是健康、必要的,不需要圈子的人,除非他感觉自己很强大,不需要群体心理上的互相支持和安慰。人们在熟悉的圈子里,在新社交的旗帜下,渐渐张开了各自的触角,满足自已的不同需要。在各种圈子的游戏中交流、融入和主宰,你可以当听众,也可以做领袖,一切随心所愿。

  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圈子”就是“社群”、“部落”、“团体”;从个人经验来说,“圈子”就是由志向、趣味、年龄甚至居住地点都比较相近的人自动形成的团体,这些团体常常会以饭局的形式展现在别人面前。圈子是在成功意识的支配下形成的,只要个体不在圈子里使坏,圈子就不会把个体排斥在外。但是,并非所有的圈子都能走向成功,因此,“选择圈子”比“进入圈子”更重要。圈子不能太大,太大了发言的机会就少。还有,一个圈子当中不能没有掌握话语权力的人物,但这样的人物也不能太多,否则一个圈子就会分化为多个圈子,导致个体在决定投奔哪个圈子时左右为难。

  圈子的形成应了这句古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任何一种特征,比如职业、品味、爱好、特长、个性、收入甚至年龄、性别,都可以组成为不同的圈子,以保持自身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不断地组成圈子,也不断地选择着圈子,营造适合自己的圈子,在圈子里寻找寄托。但圈子不是一个很稳固的社会群落或者单位,它是很脆弱的,因为它的组成分子之间的联系是很松散的。

  有的圈子有着自己的话语系统,即所谓黑语,也有一些不成立的行规。旧社会的圈子有行规帮规,现在的圈子也有约定俗成,游戏规则。圈子之内、圈子之间,因人际关系而结合,是社交利益的好渠道。他们的存在对圈外人就是一种排斥。要想入圈,则必须“洗心革面”,所以大凡进入圈子的人都开始说谎。理想作为生活目标是一种很完美的形式,而一旦成为了生活方式,就会很糟糕。因为追求理想而入圈,并靠这种理想为生,就无异于进入了一种体制。

  “圈子”是交朋友的一种范围和形式。有一本儿书上说人的时间、精力都有限,一辈子能维持的朋友不超过几十个,我觉得是那么回事儿,其实圈子就是经常在一起交流而维持良好朋友关系的一帮人。

  读书人认为,最纯洁自由的圈子自然是同学圈了。这个圈子从学校开始建立,单纯而简单,在一起交流无拘无束,自由放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各自地位身份的变化,能够保持长久和密切的虽有,却不多。没有现在时感情来维系的友情链子,很容易断。毕业后到另一个城市谋生,同学之间断断续续通过电话和大学的好友交流,每次通话后,都觉得有种隐隐的失落,过去的好时光一去不返,好多心事就算说给昔日好友听,没有回应,毕竟不同城市不同文化氛围不同环境,要相互理解,也难。

  所以,更多的圈子是在工作中形成的。现在似乎很流行“第一圈子”和“第二圈子”的说法。经常听在耳边的新同事文化该属“第一圈子”,因为将彼此串在一起的往往是工作,所以在所有圈子里占的比例很大。工作上的利益并不排斥朋友,有时甚至是驱动圈子更加紧密的一个原因。只是,在这样的圈子与人相处未必真正毫无顾忌。通常,在这种圈子里游荡的人们多数都有过身不由己的体会,但游戏规则却是大家在一起慢慢形成的,轮到你不情愿时已是无法脱身,只要你还想在这个圈子里继续你的利益共存,你就得服从这个规则,所以人们还会给自己挤出另一个空间,荡漾在身心都可随意放松的“第二圈子”。

  “第二圈子”里的成员大多有共同的爱好,也许是价值观念,也许是情感。这样的圈子相对比较松散,但和第一圈子相比,更默契。因为大家的社交取向很明确,就是至少要快乐。如果连这点都不能保证,就没有维系圈子的必要了。这样的圈子和业余生活,可以应对工作带来的压力与烦躁。

  但是,交到真正朋友的机会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尤其当你超过30岁时,能够很快交到一个知心朋友的几率几乎为零。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就像一个久经情场的人难再激发感情,对朋友的口味也逐渐挑剔起来,没有经过时间沉淀的友情很难让人信任。于是人们越来越依赖原有的圈子,而这个圈子像被施了魔法一样越变越小,最终会套住你的视野和向外发散的能力。换句话说,你在这个越来越封闭的圈子,又带上一个被圈内人认同的面具。

  人的惰性注定了你对圈子和圈内生活方式的依赖。不被圈子套住的最好办法,就是多有几个不同的圈子。能够在不同的圈子里都找到乐趣,同时清醒地认识到圈子的局限,自然每一时刻都能享受社交的快乐。有的在网上形成了自己的圈子,有的喜欢在线游戏,和一帮此中高手结成了好友,一有空就相约到网上纵横四海,快意恩仇。这个圈子没有现实的利益之争,完全因为共同爱好走在一起,一起消磨闲暇时间。

  圈子的增多与细化,跟社会本身的开放度和容忍度有关。现在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各种吧,就是为各种圈子的生存需要提供一个公共的领域,这使得圈子与圈子之间至少在空间上避免了冲突。一个人可能同时存在几个圈子之中,圈子的多寡,反映出一个人人格面向的多寡。一般说来,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越强,所涉足的圈子就越多。圈子也是一种社会资源,人们通常会通过自己的圈子里够得上的资源,再去寻找够不上的资源。然而,这并不就是说一个人所涉足的圈子就是越多越好,因为圈子的维持也需要你的付出,包括信息、金钱、时间、精力等。过多的圈子就像一张无形的网。为圈子而圈子,就好像一个头绪太多的网结,身心都处在一种五马分尸的状态。

  本来圈子的形成就是为了要寻找利益或者单纯的快乐,一旦圈子变成圈套,就不妙了。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美国总统大选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拉登最新录像曝光
阿拉法特病情严重
央行9年来首次加息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中国足球改革风暴
万张精彩家装美图欣赏
购房装修答疑集锦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