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公司空手套白狼式圈地 河北农田被侵占(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3日09:58 人民网 | ||
北京市民受诱导集中投资的廊坊各县,农民耕地被挤占,地方仅得到短期效益;而造林公司空手套白狼式圈地,加剧了投资风险 10月20日,方庄芳群园4区22号金城中心,北京居民王福生(化名)看到,永清日升林农生态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升公司”)北京分公司只剩下一个空空如也的办公室,当初极力劝说他投资造林的公司负责人,已不知去向。 第二天,王与数名北京客户一同赶到河北廊坊市永清县日升公司,却被工作人员以“公司正在内部调整,需要再等一段时间”等理由劝回北京。随后,王福生等人向丰台区工商局举报了日升公司的行为。 日升公司网站上,“现有林15万亩”的文字并未删除。但公司法定代表人陈连军在电话中对记者称,公司在永清承包的林地仅几千亩,“我们没那么大的实力。” 种种迹象显示,众多造林公司近日的反常举动,与其同行万里大造林公司此前遭到媒体连续质疑有关。10月21日,万里大造林公司北京办事处一位工作人员称,近日已暂停对北京客户办理林地托管业务,公司“进行相关协调工作”。 10月21日当天,国家林业总局召集相关省市在北京召开了公司招商合作造林研讨会,就当前托管造林的模式、问题及合法性进行了探讨。 鉴于众多林业公司向北京普通投资者兜售的林地多集中在河北廊坊下属霸州、永清各县市,记者日前赶赴当地进行调查。 低进高出现炒林地 日升公司总共只需为每亩林地付出6-7年约不到1500元的租地费,一转手,却以每亩4000至6000余元的价格转卖给北京的普通投资者。 廊坊市永清县小西关村,是日升公司承包林地的一处所在。今年上半年,日升公司以每亩每年200元的费用在此承包了约600亩林地,合同约定,承包费用每年一付。 “我们之所以能以这么低的价格租下林地,是因为我们和村里签订合同,达成了合作关系。平日村民给林间农作物浇水施肥时,也给了杨树水肥。至于剪枝和每年四水两肥,我们是按照每株2角的人工费请专人负责的。”公司法定代表人陈连军如此解释。 小西关村委书记张克勤却向记者提供了另一种说法:“树全是我们种的。当时退耕还林和建设廊坊道路绿化带时,由大队统一进苗植树。我们交到日升公司手里时全是一两年生杨树。按每亩存活44棵计算,每株树已投入的成本绝对不下10元。“ “除了支付一年的租地费,日升公司至今并没有其他投入。至于2角一株的人工费,听都没听过。”张克勤称。 按照这个说法,日升公司总共只需为每亩林地付出6-7年约不到1500元的租地费,一转手,却以每亩4000至6000余元的价格转卖给北京的普通投资者。 记者实地调查发现,类似日升公司这种以低价租用农民的有林地,再高价转卖投资客户的现象,在廊坊十分普遍。 霸州市岔河集乡西下村前任村委书记宋洪涛介绍,今年3月,他将自己承包的2130亩林地租给北京阳光森工科技有限公司,价格是每亩每年300元(其中含部分已种上杨树的有林地),而当地农民到手的租地费每亩每户仅为250元。 而林地周围的3口数百米深的水井,也是村里以前花数万元钻凿的。 据记者了解,阳光森工此前已被北京亿霖木业收购,在亿霖网站上,河北基地的林地价格为每亩6300元。 另有迹象显示,即便有上述低进高出的利润空间,造林公司对租地费的支出也并不“爽快”。 永清县曹家务乡泥安村道路两旁,宣化公司速生杨基地的牌匾已被村民们推倒。 去年,该乡由村、市农科院、永清县林业局三家联合发展集中连片林业,后来村里将地租给宣化公司。村委书记文立新称,推匾的原因是宣化公司数万元租地费一直未到位。 而另一个造林大乡———岔河集乡西下村宋洪涛称,阳光森工约20万的租地款只到了县林业局账上,致使部分村民租地费尚未完全到位。对此,霸州林业局项目办一位官员给予证实。他承认,“有的造林公司总是欠款,这是一个问题。” 霸州林业局近来面对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不断有北京客户上门反映部分造林公司的种种违观操作。上述林业官员表示,将在近期内召集北京投资客户座谈会,就当前造林的职责等相关事宜作出解释。 而围绕造林公司所产生的种种纠纷,也已引起河北林业厅的重视。 “目前参与(林地)流转的主体资格和流转条件未规范,对造林公司的注册资金、经营范围未明确,致使公司将所有经营投资风险转嫁给二次受让的中小投资者,甚至使皮包公司混迹其内,为部分企业提供了金蝉脱壳的机会。”河北省林业厅向国家林业总局提交的一份材料中如此表述。 管护粗放成材难保 村民的管护按约仅限于防盗伐和保证存活率。至于杨树每年胸径、身高应该达到什么标准、剪枝除草等,村民们一概不管。 “统一管护”是造林公司宣传的重要砝码。几乎所有造林公司都向客户承诺:由公司统一调配技术管理人员及生产资源,统一进行选苗、定植、灌溉、施肥、灭虫、防火、养护、间伐和林间管理。 日升公司陈连军称,在水肥充足的情况下,每亩林地正常管护费在160-180元左右。“但我们不可能派专人管护林地,只能请当地农民管护,林业局每年检查虫害、管护标准都写进合同的。” 但记者实地采访的情况,却与公司的管护标准大相径庭。 日升公司的林地出租方———小西关村村委书记张克勤告诉记者,村民的管护按约仅限于防盗伐和保证存活率。至于杨树每年胸径、身高应该达到什么标准、剪枝除草等,村民们一概不管。“我从未看到公司派专人对林地进行管护。” 永清县曹家务乡泥安村公路段宣化公司的林地上,成片的速生杨地毗邻而立,羊群在林地上吃草啃树皮,“林子租给公司了,我们不管了。”一村民称。 “树皮给啃掉了,小杨树就不长了。”当地林业部门一位人士称,林地上是绝对不能放羊的。而泥安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过去他们自己种树,每年都要开渠浇水用肥,至少也得十年才能采伐。 泥安村村委书记文立新介绍,另一家林业公司在当地承包的500余亩林地,请了几个当地人当管护,一个月也就三四百元工资吧,平均每人管护一两百亩。按此标准计算,每年每亩林地的管护费不超过40元。 “我们有二三十人的护林队,还有专车视察林子呢!”在岔河集乡阳光森工速生杨基地,一位管护人员告诉记者,阳光公司每月付给他几百元工资,他负责整个林地及林间作物的水肥虫害盗伐等管护。 但是记者通过村民了解到了另一种事实。 “村里将林间地租给一群河南人种棉花,他们同时负责林地的管护。为此,村里还另付了我们50元作为6年林间地租地费。”村民董永胜介绍,那些地都是次耕地(低产耕地)和沙地,他们以前隔三岔五施水肥,种庄稼都种不好,何况是几人看管林地? 前任村委书记宋洪涛证实这种说法:“以前刚租地时阳光公司倒请了几十人看护,下雨后(秋天)我把林子租给河南人,现在只剩6个人看林子。至于公司有没有付工资,我不清楚。“ 按宋所言,这6个人就要负责2130亩林地的管护。 10月22日,《中国经济时报》报道称,专家提醒市民慎选造林公司,而区别“李逵”、“李鬼”的要点之一便是“看投资的林业管护费是否接受银行监管。” 据报道,目前中国农业银行开办了首家对亿霖木业有限公司的客户管护资金的银行监管业务。按协议该公司每年只能从存入银行的林木管护费中支取一小部分,用于当年的林木管护开销,这样可以防止发生公司卷款逃逸。 记者采访农行通辽市新兴支行负责该监管业务的工作人员高峰获知,目前亿霖的确已划入3000余万作为管护资金,按每亩800元的标准,由银行根据《管护费用年度消耗计划书》每年划拨一次。 高峰同时表示,目前亿霖的管护资金尚未划拨出一笔,农行只负责监管管护资金的流向,至于管护资金拨出后具体是否用于管护营林等,银行无权干涉。 “这其实是个自己约束自己的协议。”高峰说。 农民要求退林还耕 小西关村500余村民共有土地700余亩,其中约600亩现已租给日升公司,所剩田地分摊到个人身上,已不足两分。 “北京又有人来看地了。”10月24日,霸州岔河集西下村村民董永胜望着驶向林地的一辆大客车说,几个月来,每周都有大客车满载着北京人到这里看林子。而一年前,那里还是他家的口粮地,种着玉米和大豆。 13亩地已经租给阳光森工,如今董永胜一家十多口仅剩下3亩多田地。 “当时没有征得我们同意,村里就雇人挖坑栽树了。杨树长大了得要吸水挡阳,没配套环境,庄稼咋能种好?这是逼着咱租啊!”另一位村民董美清称。 岔河集西下村前任村委会书记宋洪涛介绍,该村3990亩土地中,已有2130亩租给阳光森工。目前村里2300余名村民人均耕地仅有6分,很多村民纷纷外出打工。 据《河北日报》报道,从去年11月到今年4月,阳光森工已帮助600多个北京客户和企业从霸州市造林大户手中购买了1万亩低产林地。对于这项“全新的托管合作造林模式”,当时省林业厅、霸州市市委、市农林局相关领导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而永清县小西关村,500余人的村子共有土地700余亩,其中约600亩现已租给日升公司,所剩田地分摊到每个农民身上,已不足两分。 “协议是村里和公司签的,我们不愿意把地租给公司!租地不如种地划算。”一位村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他地里每年能出产六七百斤玉米,按每斤6角计算,每年收入有三四百元,其间还可以种小麦,比租地划算得多。 截至目前,仍有约三分之一的小西关村民拒绝租地。而村委会对租地的态度也有了改变。 “村里和公司签的不过是一份意向性的协议,上面没有写明租地价格和面积。公司没和村民直接签合同,村里也没开社员大会。那个协议根本就没有法律效力。” 那当初村里为何又要将林子租给公司呢? 据了解,小西关村租给日升公司的林地,部分是耕地,部分是当年退耕还林时农户个人承包的林地。 “当时上头要退耕还林和建设廊坊绿化带,有硬性政策:必须种杨树。”张克勤介绍说,2002年,上级要求公路两侧100米范围内全部植树,2003年,又扩大到公路两侧200米范围。“农民一窝蜂地种树,可是单家独户造林盲目性大,没有规模效应,种杨树又要几年后才见效益,农民缺乏后继资金。” 于是,村委会和日升公司签订了租地的“意向性协议”。按协议,公司允许村民在林间种植四年农作物(年数根据杨树生长期而定)。四年后,则由日升公司负责林间作物采购、水肥供给等,由村民负责管护。林间作物的收益扣减成本后,由双方五五分成。 可是,签了协议才几个月,村民就发现:沃土种杨树,就像“老鼠进谷仓”———间种的许多棉花结出了空桃,玉米棒子也小了许多。看着地里疯长的杨村,一村民恨恨地表示,“真想把这树砍了。” 村民们担心的还有另一个问题———承包地到期了,地也薄了,还能种好庄稼吗? “我们现在要求的是:退林还耕。”许多当地农民都表达了这样的愿望。 地方得到短期效益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河北林业人士指出,很多造林公司并非真正造林,而是空手套白狼式地圈地,地方林地资源并没有得到好的利用。其间真正受损的,是大批中小投资者。 河北林业厅资料显示,造林公司在廊坊目前买入的全部林地共计8350亩,已全部转让给城市投资者。 廊坊当地造林运动源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这一阶段的土地开发主体是沙荒地和次耕地,政府打出“建设环保生态城”“打造绿色廊坊”等口号,大力宣传扶持非公有制造林,通过拍卖、承包、租赁、反租倒包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大规模的速丰林基地建设。 营造3800亩速丰林的文安县唐头村、营造1万亩速丰林的霸州梅花味精公司等一批造林村、造林企业被政府树立为龙头榜样。据《河北日报》报道,2001-2003年,廊坊民营造林面积占同期造林总面积的比例达到99%。 廊坊市对造林的扶持,还倚重于当地林板一体化产业发展。截至2003年9月,作为全国最大板材生产基地之一的廊坊共有人造板加工企业900家,年产量719.6万立方米,年木材需求量869.5万立方米。 来自官方的《廊坊市非公有制造林情况的调研报告》称,由于基础设施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商品林采伐受到制约、非公有制造林生产盲目性大等原因,影响了造林效益,更影响了农民和林场主等造林者的积极性。 此时,一批打着“租地造林”旗号的外地公司杀入廊坊,从部分农民和林场主手中接下“烫手的山芋”。上述报告统计,廊坊原有非公有制造林面积达18万亩,其中速丰林11万亩。 而根据河北省林业厅此前提交国家林业总局《关于速生丰产林“托管合作”经营情况的报告》,在廊坊一地经营造林的公司包括阳光森工、东方经贸、金秋木业、绿色华夏、惠森等。而在整个河北,上述公司从造林大户买入林木共29650亩,办理林权证的有26350亩。二次流转给市民的有12650亩,办理林权证的有8350亩。 “托管造林对于地方、对于造林公司来说是件好事。不过对于北京客户来说,的确存在风险。”霸州林业局项目办郭主任接受电话采访时称,随着造林公司的涌入,地方上获得了一笔可观的营林资金。 “大头给造林公司吃了,地方得到了短期效益,但从长远来说对农林发展是不利的。”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河北林业人士则指出,很多造林公司并非真正造林,而是空手套白狼式地圈地,地方林地资源并没有得到好的利用。其间真正受损的,是大批中小投资者。来源:《新京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