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时代热评: 都来关爱“空巢”学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4日06:28 人民网

  潘跃

  千千万万的孩子在祖国日新月异的大花园里茁壮成长,然而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有些苗子出现了“打蔫”的情况:他们性格孤僻,行为怪异,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一份调查显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孩子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父母离异、亡故或外出打工长期不归,这些孩子被称为“空巢”学生。

  这些年来,我国不论是大中城市还是农村、乡镇,“空巢”学生都有增多的趋势。近年来,中青年夫妇离婚率不断增高,离异者另组家庭或单身,造成单亲或“无亲”的中小学生逐年增多;随着道路交通事故的上升或矿难等重、特大事故的频发,失去父爱或母爱的中小学生也在增加。另外,许多农民离乡进城打工,他们在城里举目无亲,只能把孩子留在老家,丢给孩子的爷爷、奶奶看管。

  中、小学阶段,是孩子的思想启蒙和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长年累月见不着父母,缺少了家庭的关爱和教育,这些“空巢”学生在思想、行为、心理上容易发生偏差,心理包袱很重。他们就像独居空巢的孤单小鸟,虽然平日生活在群鸟争飞的喧闹环境里,但每当回到自己空空荡荡的“窝巢”,想起不在身边的父母,难免忧心忡忡。因此,得不到父母应有的爱,已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难点问题,这些孩子比一般的未成年人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呵护。

  对于这些“空巢”学生,学校应予以应有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湖北省监利中学开展了“六个一”关爱活动,就收到了好的效果。不论是开通家长热线、开设电子信箱、老师和“空巢”学生一助一结成“对子”,还是为这些孩子定期进行心理咨询、每学期表彰一批优秀“空巢”学生,都是关心和爱护这些孩子的实实在在之举,值得广泛宣传、推广。

  孩子是整个社会的宝贵财富,关爱“空巢”学生是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一些地方的报刊、电视台开辟“‘空巢’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谈”等专栏;公安局、人民法院等组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报告团,深入中小学校作报告;文化管理部门取缔中小学校周围几百米范围内的网吧、游戏室等,都是关爱青少年特别是“空巢”学生的具体措施。

  俗话讲:“儿行千里母担忧”。对于“空巢”学生来讲,时下应讲:“母走千里担忧儿”。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父母离异后,双方都不愿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甚至将孩子甩给老人,对孩子的成长不闻不问;一些外出打工的父母,有些人懒得给孩子打电话或写信沟通,有些人只顾挣钱不懂得给孩子亲情、温暖。他们忘了为人父、为人母的责任,他们也不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孩子最需要的不是钱,而是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冷落了自己的孩子,可能会酿成终生的遗憾!

  “空巢”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弥补他们缺失了的父爱或母爱,不仅值得学校、老师思考,更值得整个社会思考。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份爱,“空巢”学生定会健康地成长,成为祖国栋梁之才。

  《人民日报》 (2004年11月04日 第十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美国总统大选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拉登最新录像曝光
阿拉法特病情严重
央行9年来首次加息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中国足球改革风暴
万张精彩家装美图欣赏
购房装修答疑集锦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