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巨奖”背后三大漏洞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4日08:55 南方日报

  抽奖无公证、隐私无保障、“最终解释”无根据

  “巨奖”背后三大漏洞

  本报讯(记者/詹雨鑫)广州市白云区某大型超市眼下正在举行“百万巨奖”大型抽奖活动,最高奖竟然是价值30多万元的时尚住宅一套。连日来,周边众多市民纷纷前往该超市购物,以获取刮刮卡参加抽奖。

  眼看着诱人奖品却鲜有人能抽中,冲着抽大奖而前来购物的顾客开始质疑,刮刮卡里是否真的藏有大奖?该超市在宣传资料上注明“保留对本期活动的最终解释权”,顾客利益如何保障?最让人担忧的是,所有参加抽奖的顾客,其个人资料就在露天放着,包括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电话等等,又有谁来保证资料安全?

  记者昨日接到读者郭先生的报料,迅速赶往现场展开调查。

  目击

  “三重大奖”鲜有抽中

  记者来到现场,只见该超市门前一片热闹景象。抽奖台、宣传展板、抽奖箱一溜排开,商场工作人员正在热情招呼几十名持购物小票前来参加抽奖的顾客,10余名顾客正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填写个人资料。

  宣传展板上醒目地写着,此次抽奖活动名为“58元参加三重奖”,即顾客只要在该超市购物满58元,即可参加“三重”抽奖活动。

  第一重,凭收银条领取刮刮卡,即刮即奖。现场不断有顾客根据要求从透明抽奖箱中抽取刮刮卡,记者在一旁观察了半个小时,却无1人中奖。顾客王女士、徐先生等告诉记者,他们为了参加抽奖才特意抽时间来这里购物的,谁知什么也没抽到。

  第二重,顾客只需将自己的姓名、住址、联系电话等个人资料,填写在刮刮卡背面,并投入旁边另一个透明塑料箱内等待“每周每店抽3名”的机会。顾客林先生反映,该抽奖的条件异常繁琐,购物小票中的商品还“不得重复”。

  第三重,对所有填写了个人资料的刮刮卡进行集中抽奖。

  记者留意到,在展示板的一个极不显眼的角落里,有一排小字,写着商家“保留对本期抽奖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质疑一

  不办公证谁保公正?

  既然抽奖活动是由商家举办,刮刮卡也是商家制作,谁来保证整个活动公平公正?

  记者特别观察了“刮刮卡”,其上除了广告,没有任何公证条款。记者在现场询问了多名工作人员,得到的回答都是“不知道”。商场抽奖处既不见公证员身影,也不见任何公证提示。顾客则纷纷表示,即使怀疑商家举办抽奖活动有猫腻,也不知道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据了解,目前各大商家频频举办抽奖促销活动,为保证其公平公正,最有效的监督办法就是进行公证,公证机构应从活动开始制定规则之时就参与其中。今年7月1日开始实行的《开奖公证细则》,明确规定,抽奖主办单位必须提前7日提出申请,公证机构要事先审查主办者主办权力、有无资格、有无批准文件、规则对公众是否公平、公告广告是否虚假等等。

  广州市消委会有关专家表示,目前,广州绝大多数商家自行举办的抽奖活动,几乎都不要求公证机构参与前期工作,有的只申请做“现场监督”;并且即使有现场监督,也只能保证评奖或抽奖现场“程序的公平、公正”。如果在抽奖现场都还没有公证机构的介入,那么这样的商业抽奖活动很难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质疑二

  个人隐私谁来保护?

  刮刮卡背面是“个人资料”填写栏,内容有姓名、性别、住址、电话、身份证号码等等,但刮刮卡上并没有任何“隐私保护条款”。记者在抽奖现场看到,顾客将填写好的“个人资料”投入现场放置的透明箱,所有资料集中在一起,没有工作人员监管,谁都可以轻易“观望”,没有保障措施。在记者观察的近百名顾客中,仅1名年轻女顾客犹豫半天,最后打算不留个人资料。她告诉记者,怕商家利用她的个人资料做“其它的用途”。

  记者了解到,在我国,“隐私权”包括个人信息的保密权、个人生活不受干扰权和私人事务决定权。专家指出,按照惯例,商家在进行抽奖、问卷调查等商业行为时,如需收集顾客个人资料,应与顾客进行公开的“保密协定”,声明顾客所提供的个人资料用途和相关保密措施,个人资料通常是不应该暴露在公共场合的。而该超市抽奖现场透明塑料箱中收集的顾客个人资料刮刮卡,完全暴露在外,这样并不能保障公民个人资料安全。而且超市本身在收集顾客个人资料时也并未作出任何保密承诺,超市今后是否会不经顾客同意,将这些资料用于其它用途,不得而知。“如果这些资料被不法分子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质疑三

  “最终解释”权归商家?

  商家保留“最终解释权”,就是说是否中奖,由谁中奖都是由商家说了算?这种在商业行为中已经司空见惯,争议不断的说法,到底合不合理?

  专家指出,首先,“最终解释权”的提出,本质上就是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霸王条款”,是商家顾其私利,规避法律制裁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他专门强调说,其实,商家不享有“最终解释权”,“但是消费者也不享有”。依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当事人之间无法解释清楚时,则由仲裁机关或审判机关按照合同、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进行解释。因此,“最终解释权”应属于仲裁机关或审判机关。

  (报料人:郭先生 报料奖:100元)

  图:

  不少顾客就是冲着抽奖来购物。郭长荣 摄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美国总统大选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拉登最新录像曝光
阿拉法特病情严重
央行9年来首次加息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中国足球改革风暴
万张精彩家装美图欣赏
购房装修答疑集锦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