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述评:重化工业阶段与贵州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4日11:34 贵州日报 |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开始进入重化工业阶段,这对我省长期以来一直偏重的产业结构,以及国有经济比重偏高的所有制结构,是一次重大的战略性机遇。及时抓住这一次重大战略机遇,在我省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过程中,采取正确的产业政策和所有制调整优化政策,持续调整好我省的经济结构,做大做强我省的支柱产业,对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我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的发展趋势及主要特征 我国从2002年上半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新的一批高增长产业的带动。处于龙头位置上的主导产业是住宅、汽车、电子通讯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这些行业又带动了一批中间投资品行业的发展,这些主导产业主要是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建材、化工等;以上这些主导产业又强烈地拉动电力、煤炭、石油等基础产业的迅速发展。这一现象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处于重化工业发展的阶段。 重化工业阶段有着以下一些特征: 1、重化工业资本的有机构成较高,同样的投资吸引劳动力的数量相对较少。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研究成果证明,在轻工业为主的阶段,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安置300万人就业,而在重化工业阶段,则下降为70万人。 2、重化工业一方面主要生产投资品,另一方面又要产生对投资品的需求。在这一时期,消费需求增长变化不大,而投资需求增长会很快;如炼钢需要电,而发电需要增加发电设备,发电设备的增加又需要增加钢铁的产量等等。 3、重工业能源消耗量较大。近年来我国钢铁和有色金属的快速增长,对电力消耗的增长也很大。 4、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后,由于产业链条加长,会导致对产业中间需求环节(如钢铁、机械等)、基础需求环节(能源等)、最终需求环节(如汽车、住宅等)的发展产生过高的估计,产生投资过度等问题。 我省经济结构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 我省经济发展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来讲是一种结构性的落后:一方面表现为产业结构落后,主要是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另一方面是国有经济所占的比重过大。这些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我省重工业对工业产值的贡献份额由62%上升到72.6%;相反,轻工业的贡献份额却从38%下降到27.4%;在重工业中,60%左右的产值来自于原材料工业,重加工工业产值所占的比重只有33%左右。由于历史原因,我省工业化走了一条重型工业化道路,轻工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过低。长期形成的偏重产业结构,造成了我省主要产业链条短,形成价值的双重流失。 2、尽管我省近几年来进出口贸易和引进外资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但是经济整体上来说外向度仍然很低,难以利用国际市场的资源提高我省工业化水平。如2003年全省进出口贸易额为9.84亿美元,仅占国内生产总值1344.31亿元人民币比重的6.0%;2001—2003年全省实际吸收外资2.9亿美元,仅占全省同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11.31亿元人民币的1.24%;这些指标均大大低于全国水平。 3、国有经济比重过大,非国有经济发展滞后。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验证明,非国有经济在经济中占比重较大的省区,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程度都较高。2003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40.24亿元,仅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32.75%,这说明到目前为止,国有经济在我省经济成分中仍然占据着大半壁河山。 我省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结构,一方面是国家政策导向形成的,另一方面也同我省的资源禀赋和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我们把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工业化称为政府主导的“调整”型工业化。改革开放之初,我省和全国一样,通过加快轻工业发展来调整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重工业比重过高的工业结构。上世纪80年代,我省的轻工业增速基本上都高于重工业增速;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了缓解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的结构失衡,国家提出要加强基础工业的发展,我省的重工业的增速又开始高于轻工业,从此,重工业增速高于轻工业的状况一直维持到现在,近几年又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 我省在重化工业阶段工业发展的思路和政策选择 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指导我省在重化工业阶段的结构调整。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提高经济增长和效益。我省各级地方政府在战略性资源的供给,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国土规划、核心技术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一定要有着长远的规划和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按照“五个统筹”的原则,实现经济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东部地区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将一部分产业转移到西部地区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然而,产业转移也是一把“双刃剑”,据有关资料反映,在推动东西双方产业合作,促进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过程中,一部分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已经转移到我省,给我省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新的巨大压力。我们认为,如以破坏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发展,实际上并不是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是在破坏可持续发展。这一客观的现实提醒我们,在产业的发展和项目的选择中,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和长远的谋划,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哪怕放弃一些有着短时明显经济效益的项目,也要保护和建设好我省的生态环境,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我省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最为宝贵的资源。 2、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不断消除体制上的障碍,催生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形成经济发展的内在增长机制。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中,按照“两化”(股份化和民营化)的思路,大力推进我省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大力发展有多元投资主体形成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我省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关键的问题是还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完善投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大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结构调整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民营资本在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 要不断改革政府的产业管制模式,我省原有的行政性审批方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方向是不断放宽经济性管制,加强环保、安全、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管制。 3、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快制造业的发展,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在我省结构的调整中,要尽量减少行政调控的干预,积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大幅度地提高市场对我省资源配置的能力。在这里我们特别要强调的是,在这一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在资源和能源的输出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大做强我省的支柱产业,尤其是做大做强与我省资源密切相关的支柱产业,形成竞争优势;不能等到自己的资源和能源一旦枯竭以后,找不到自己的后续支柱产业,重蹈一些资源枯竭地区无后续产业的覆辙;另一方面,还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大提升我省现代服务业的水平,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在我省GDP中所占的比重。 4、在重化工业发展时期,我省的基础产业又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时期,我们除了要保持能源等产业迅速发展的好势头,使这些产业增长的潜力得到迅速释放、形成竞争优势以外,还需要对行业发展的形势进行冷静观察,避免这些基础产业出现大的波动。在给市场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其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政府在产业的发展中要加强信息的指导和服务工作,把各种信息及时、对称地发布出去,让投资者自己去作出判断,尽可能避免投资者的盲目性。 作者:张晓阳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