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在杜蕾斯性报告事件中 媒体扮演了什么角色(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4日14:07 人民网
  麦田

  万圣节刚过,有一则新闻就“猛鬼出笼”――据《北京晨报》11月1号的新闻报道《2004杜蕾斯全球性调查报告结果出人意料——中国人均性伴侣数全球第一》,“中国人的平均性伴侣数最多,为19.3人,远远高于全球的平均数10.5人;而中国人平均每年性生活的频率却只有90次,排全球倒数第8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03次”

  19.3,就因为一个数据,这则有点“花边”的新闻立刻引起轰动。传统媒介到处寻找社会学专家,准备跟进深入报道;而网络媒介高举起ctrl+c、v的大剪刀,把新闻转载得铺天盖地。在传统和网络这双重炒作下,一时之间,人人都从万圣节谈到杜蕾斯,谈到这个玩笑般的数字和突如其来的报告――最后,谈到每个人一生中的那个19.3,暧昧的心情,就象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但诸位其实不必焦虑,因为这个数字是靠不住的。我有三个证据:第一,这份报告号称“中国人平均性伴侣为19.3人”同时,报告却指出中国人每年性生活的频率却只有90次,大大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03次――作为常识,“性伴侣人数”和“性生活频率”,应该是强正相关,但在这次杜蕾斯报告中,这种比例关系却失效了。中国人的“性生活频率”在参与调查的41个国家中倒数第8,“性伴侣人数”却高居榜首。第二,从杜蕾斯的报告中,在“平均性伴侣人数”这项调查中可以看见,41个国家的调查数据是分布在2.5-12.7之间,基本均匀,呈正态分布,而只有到了最排前的两位中国和巴西,数字一下从12.7突变到15.2,最后突变到“华氏19.3”――这样在统计学上,很明显是一种偏差。在严肃的统计报告中,应该将这些失效数据排除在外。第三,在同样的杜蕾斯报告中,中国人“人均性伴侣人数”和“性生活频率”从2001年到2004年,分别是:
在杜蕾斯性报告事件中媒体扮演了什么角色(图)
  也就是说,在三年以来,中国人平均性生活频率没太多变化,但是平均性伴侣却增加了将近8倍。这样的结果,同样不符合统计科学。

  所以说杜蕾斯的这项调查报告,数据肯定有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杜蕾斯不光不试图修正自己的统计结果,反而把这份调查报告向传统媒介公布。事情炒作起来,发展到现在,我认为是杜蕾斯公司、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三者都应该承担责任,但又都有可以“原谅之处”――这种当下普遍存在的“与理不容,情有可原”的含混,扭曲了事实,演绎了闹剧。而杜蕾斯的“华氏19.3”事件,正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杜蕾斯:部分的真相是谎言

  在这次调查报告出台后,杜蕾斯的品牌经理面对媒介的质疑,做出两点解释:“第一种原因,是由于此次调查方式是通过互联网调查,可能受到有一些“噪音数据”的影响导致结果的偏差。第二种原因,即事实就是如此,大家不能凭个人感觉主观地认为不可能并拒绝接受这些数字”

  如果按照杜蕾斯的第一点解释,那么很明显,她实际上自己承认“19.3”这个数据是靠不住的――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还要发布这个错误的敏感数据呢?所以杜蕾斯其实是坚持认为这个数据是符合实际的,因此他们提出第二点解释,“大家不能凭个人感觉主观地认为不可能并拒绝接受这些数字”,意思是杜蕾斯对了,大众错了,错在自己“太主观”――粗看起来,杜蕾斯说得振振有词,我们只好关了电脑,暗自为自己的“19.3”神伤,但,且慢,按照杜蕾斯的逻辑,那我们看看01年的那份报告――为什么在2001年我们没有对杜蕾斯报告质疑?!同样的公司,同样的调查报告,为什么过了3年后,我们这些大众就非要和杜蕾斯过不去,非要“主观”了?!

  所以说杜蕾斯对这个数据的第二点解释是不合逻辑的。如此,杜蕾斯公司和我们只好选择一个共识:这个数据是“噪音数据”,杜蕾斯向公众公布了一个“噪音数据”。

  这其实就是整个事件中最让人遗憾的地方。实际上,杜蕾斯作为一个避孕套生产商,它在销售产品的同时,一直投入了大量资源,向社会宣传健康的性心理和性生活。而我们国家性教育还不算普及,特别在高危人群中,不洁性行为的发生率非常高。在这个背景下,一个公司即使出于商业目的,向大众做了一些普及健康性行为的知识,绝对是善莫大焉。这次调查报告,就是杜蕾斯的类似公关活动之一。从杜蕾斯网站可知,仅仅这项调查,他们已经坚持了8年,涉及几十个国家,其市场投入之大,可想而知。

  就以这次2004版的调查报告来看,我纵观全文,感觉除了“19.3”这个数据,杜蕾斯的报告别的内容其实是比较客观和科学的;但仅仅因为一个数字使用不慎,就使得杜蕾斯自降身份,把一个严肃的、科学的性教育普及,搞成了一个充满噱头的八卦;把一个严肃的、保守的商业公司演变成了一个八卦制造者。部分的真相是谎言,一颗老鼠屎就坏了一锅汤。

  传统媒介:浅尝辄止的“看门人”

  任何一个传统媒介的从业人员都知道,“核实消息来源”是做新闻的第一步。但其实也就在这个最基础的一步上,因为新闻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抢新闻抢头条,记者们往往萝卜快了不洗泥,严重失职。我举例来说吧,传统媒介的记者现在核实消息,很多时候类似一个人拿着一张纸,上面写着“19.3”这个数字,然后这个人对记者说:“看清楚啊,你看清楚,这上面写的是19.3,我没骗你吧?!”,然后记者就开始报道出来,而遇到读者质疑,记者就自欺欺人地想:“我没错啊,他的那张纸上确实写的是19.3啊”

  这就是现在很多传统媒介记者正在做的“新闻”,正在做的“核实”。而我之所以强调“传统媒介”,是因为在我们现在的新闻出版制度下,“传统媒介”因为多年来累积的信誉,实际上在受众中还是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一般老百姓还是很相信报纸和电视台的。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介其实已经被先天赋予了“看门人”的责任,它有责任去报道真实而不是为虚假鼓与呼。

  特别,在网络传播有了萌芽的今天,传统媒介因为其“编辑”制度,“看门人”的形象不光没有削弱,反而大大强化。面对新闻时,“传统媒介”更充当了一个“确认、核实”的角色,跑在新闻报道的第一棒,随后网络媒介(如门户网站)才接棒传播。

  如果第一棒就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息,后面怎么会不演绎出一场闹剧呢?!

  网络媒介:人云亦云的“剪刀手”

  就在我写作此文的1、2个小时内,网络上至少又增加了上百个网站转载杜蕾斯的这则新闻。网络媒介,如果网络现在可以当作一种传播媒介的话,那对于没有采编权的他们来说,做新闻就是一个“二传手”,一个“剪刀手”――接下传统媒介过来的报道,然后掐头去尾,修改修改标题,最后加上一句“文章来源:xx日报”。就一切OK。

  因此,我对网络媒介这种处境是同情的。是啊,没有真正的“采编权”还做新闻,岂不是天方夜谭?!所以,说网络媒介是“人云亦云”,是只知道ctrl+c,ctrl+v的“剪刀手”,其实也是情有可原。

  一方面,网络媒介没有采编力量去象传统媒介那样核实新闻;另一方面,公众也越来越认为网络很多谣言、垃圾信息,对网络媒介的不信任感正慢慢加强――在这样的“负反馈”中,中国的网络媒介之路,其实还很漫长。

  杜蕾斯提供了一个经不起推敲的数据;传统媒介仅仅核实了它确实是一个数据;然后网络媒介象“倍增器”一样去传播了这个数据――你这辈子可能需要和19.3人上床。

  这真是我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高”。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个调查报告不是“伟哥”做的。

  来源:博客中国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美国总统大选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拉登最新录像曝光
阿拉法特病情严重
央行9年来首次加息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中国足球改革风暴
万张精彩家装美图欣赏
购房装修答疑集锦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