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食鱼生粤500万人染肝吸虫病(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5日09:53 广州日报大洋网
食鱼生粤500万人染肝吸虫病(图)
  国家卫生部近日发布今年第六号“食品卫生预警公告”:谨防生吃水产品导致食源性寄生虫病。同时,国家卫生部和广东省卫生厅近期开展的调研发现,广东人喜欢吃鱼生,也使得广东的肝吸虫感染率近年迅速上升,目前全省有63个县(市)是肝吸虫流行区,估计感染人口达500万,肝吸虫的感染率高达16.13%,占全国1/2。

  据介绍,由于肝吸虫感染早期并无明显不适症状,不少人没有及时求医,目前广东的感染人群中,1/3已经出现了肝硬化、胆结石等不可逆的慢性病变。肝吸虫寄生在人体肝脏的胆管内大量繁殖,可引起胆汁堵塞、胆管发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还有资料显示肝吸虫感染与胆管癌、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有关专家认为,水产品激素、重金属残留、微生物等超标日益严重,吃鱼得病的人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吃生鱼受感染的比率更是大增。

  专家建议,不吃生鱼是预防感染肝吸虫的最好办法。已经吃过鱼生的,应当主动到医院检查,及早进行驱虫治疗。

  记者调查

  水产品未经检疫直接上餐桌

  记者在走访广州市各大海鲜市场及超市时,某大型水产批发市场负责人透露:“该场的水产品都是直接从水产品供应商进货,到消费者的餐桌前都没有检疫的环节。即使带毒素的鱼也不用经过检疫就能轻易到达市民的餐桌。”记者还了解到,虽然目前广州市经营生鲜水产品的各大超市和肉菜市场均配有食品检测仪器,但这些仪器主要是用来检测蔬菜的农药残留、豆腐的吊白块残留、肉类水分检测和冰鲜水产品的防腐剂超标,并没有包括对鲜活水产品的检测。

  业内人士透露,许多养鱼的商贩给鱼喂含有激素、添加剂的鱼饲料,由于不用检疫,这些水产品从鱼塘出来就直接端上了餐桌。

  据了解,广州市民的水产品消费量很大,每天需要100吨左右。而且广州人喜欢吃生鱼,这更增加了吃鱼中毒的可能性。

  有市民建议,鱼、虾、鳖、蟹等水产品,可否也像生猪要经过检验检疫,要盖章通过才能上市。

  人鱼共患病多达200余种

  据专家介绍,目前已经发现,鱼、虾、鳖、贝类等水产品在感染病菌或携带寄生虫后,会传播给食用人群,有些疾病甚至可以在人和水产品之间交叉感染。人鱼共患的疾病多达200余种,其中很多是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等。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一种存于虾体内的危险微生物“立克次体”,这是一种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生物,可引起腹泻、出血和猝死,其传染性极强,目前尚无药可治。而随着水域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重金属汞含量超标、农兽药残留超标的水产品也越来越多,这种水产品有蓄积毒性。

  记者了解到,出口的水产品是要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的。据广东省检验检疫局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水产品是截获动物疫情较多的检疫物。

  目前,对于活的鱼虾类产品,由于检疫设施未普及、检疫法规不配套、检疫收费标准没制定等原因,鱼虾类水产品的检疫还处于真空状态。

  广东将建立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机制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目前广州市场上的水产品基本上都没有诸如“无公害水产品”或“绿色食品”等的食品安全标志。但据了解,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早在今年6月底就开始了“无公害水产品”的产地、产品认证工作,但目前的进展情况并不理想。

  “目前到我们这里进行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的还没有一户。”广州市海洋资源环境检测中心的冯佳和主任告诉记者。而华南绿色产品认证检测中心的负责人也告诉记者,目前到他们中心请求“绿色食品”认证的水产品企业也只有寥寥几家。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李珠江告诉记者:“我省是水产养殖和水产品及水生动物贸易大省,但疫病的危害也时有发生,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机制的建立迫在眉睫。我省将加大水生动物检疫体系建设步伐。”

  据介绍,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今年已经在南海、湛江等地开始了鳜鱼和对虾苗种检疫试点工作。(来源:广州日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