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天津——哺育一代话剧宗师的沃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6日08:30 今晚报

  1910年的9月24日,在天津英租界一所洋楼里,诞生了一名男孩;一个阔绰的家庭添人增口,喜庆的气氛自不待言,因此取了一个很吉祥的名字:“家宝”。

  这家的主人万德尊,本是日本东京士官学校的毕业生;回国后官运亨通,民国初年,竟当上了镇守使和督军,不久被大总统黎元洪看中,调任为总统府的秘书官。小家宝刚刚懂事,慈母见背,继母酷爱戏剧,这对家庭生活优裕、富有戏剧天才的小家宝来说,实在是不幸中的大幸。

  20世纪初的天津,是中国北方汲取西方现代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戏剧脱离传统、走向现代的排头兵。天津在开埠之后,话剧漂洋过海来到这里,当时西方人把话剧演出当作了冬季封港期的主要消闲活动,租界里不少洋行老板、外交官和他们的眷属都是话剧的爱好者,为丰富自娱活动,他们还组织了一个业余剧团,不时演出一些流行的名剧或哑剧。外国的职业剧团这时也来到天津,比如1888年英国的汉密尔顿戏剧公司,就曾在英租界的兰心戏院做过公演。

  当时钟敲响20世纪第一声的时候,天津为八个列强国家的军队分割占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危在旦夕。天津的一些有识之士如张伯苓等,深知改革教育,兴教育乃是当时的第一要务,不但同心协力创办了著名的南开学校,而且把话剧(时称“新剧”)这一最能代表当代精神、当代意识和当代审美情趣的艺术形式,拿到学校中去推广,目的是“练习讲演,改良社会”。1909年南开学校创建5周年时,张伯苓倡导建立了天津第一个话剧团,并自编、自导、自演了天津第一场由中国人演出的话剧《用非所学》。从此,每逢校庆和欢送毕业生,一定要演出话剧,以示庆祝。这一开创性的举措,使得南开中学在中国北方话剧史上占了有重要的地位,也可以说是北方话剧的发祥地。

  自幼便喜欢戏剧的曹禺,于1922年有幸进入了南开中学;1925年15岁的曹禺又加入了南开新剧团,从此又有了亲自参加演出的机会。当时剧团的团长兼导演,正是张伯苓的弟弟张彭春,师生二人通力合作,如鱼得水,演了很多的戏,从而奠定了曹禺一生事业的基础。后来曹禺回忆说:“南开新剧团是我的启蒙老师:不是为着玩,而是借戏讲道理,它告诉我,戏是很严肃的,是为教育人民、教育群众,同时自己也受教育。它使我熟习舞台,熟习观众,熟习应如何写才能抓住观众。”这是他晚年对自己青年时代走过道路的深刻总结。

  20世纪20年代的天津,早已从传统城市脱胎出来,发展成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和港口贸易城市。畸形发达的经济和极具惰性的社会之间产生了尖锐矛盾,而且集中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之间,特别是人与人的关系上。这里既有洋人的飞扬跋扈,也有身着西装的“高级流氓,高级恶棍”的胡作非为;顽固守旧的老一辈妄图把社会往后拉,新成长起来的青年人又看不到社会应当往何处去;富有者醉生梦死,贫穷者求生无门;新的曙光出现了,但还照不进深宅大院和摩登洋楼。曹禺生活在“曾经阔绰过”,“后来又没落了”的家庭,“少爷们有自己的佣人,自己的书房。住的相当舒服,但是闷得很。整个家庭都是郁闷的。每天都可以听到和看到很多乱七八糟的事”。这一切给青年曹禺的思想,留下了终生抹不去的烙印。

  中学毕业后,他原想学医,但两次都没有考取;18岁那年,曹禺进入了南开大学政治学系,可是学不进去,翌年又转到清华大学学习西洋文学。在此期间,他饱览了学校书库古今中外的丰富藏书,毕业后进入清华研究院专门从事戏剧研究。33岁那年,他因“心情在作祟”和“情感的发酵”,想到了青年时代生活过的天津。极具观察能力和敏锐眼光的曹禺,用他的戏剧天才,准确把握住了这些形形色色又极富时代特点的人生场景。他借助于天津“英租界一幢很大的、古老的房子的形象”,完成了处女作《雷雨》;两年后,他回到天津,再次写出了“事情完全在天津”的《日出》。当然,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后来曹禺说:“这两个戏的故事情节都是我天天听得见,看得到的亲戚、朋友、社会上的事。”尽管曹禺不认为这两出戏是“社会问题剧”,但当时天津社会对曹禺毕生事业产生的巨大影响,却是决定性的。从此,曹禺一举成名,跨入了著名戏剧家的行列。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美国总统大选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拉登最新录像曝光
阿拉法特病情严重
央行9年来首次加息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中国足球改革风暴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