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在深山有远亲(农村新事)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7日05:39 人民网-人民日报 |
宋贵平 何九明 国庆节前夕,笔者随河北省井陉县地方税务局的几位同志赶到小作镇沙窑村,村支书左建国拿出一本《百人百户结对帮扶对象台账》,“多亏了你们帮忙,我们村才摘了贫困帽子。” 沙窑村有203户500多口人,是有名的穷村。井陉县地方税务局2001年10月与该村建立了抗旱救灾帮扶关系。2002年夏天,地税干部与村干部商量搞集雨工程,村里投入15万元,修起了蓄水能力达1.1万立方米的蓄水池。 从规划设计到建设施工,132名地税干部同村民们吃、住、干在一起,还为村里现场捐了9000元现金,一举解决了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今年秋粮喜获丰收。老支书左锁文高兴地说:“今秋我村每亩能增产100多斤,每户增收300多元。” 李文强局长去年踏雪给帮扶对子左可亮送年货,与村民聊天,当说到进村公路难行时,许多村民热情高涨,围在他身边问计。李局长看大家修路心切,当场拍板支援40吨水泥,帮助村里修通1公里长的通村公路。村民们为他们转变工作作风、为农民办好事而拍手称快。 帮扶对象郑书廷说:“结了这门亲后,生活水平比以前提高了很多,思想也变了很多。”他承包的20亩果园全部是从唐山引进的银白杏、卜朗梨、陆王仙桃等新品种。他还买了三轮拖拉机搞起了运输,一年能收入1万多元。 税务干部帮扶的左麻朗一家承包种植了3亩药材,去年他靠出售柴胡、党参等药材就收入了1万多元,尝到甜头的他把技术传授给乡亲们,并引导十几户农民靠种药材增收。 现在,90%的村民靠种植、养殖、运输、劳务输出脱了贫,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800元。乡亲们高兴地说:“地税局这门亲戚攀得好,往后的日子有奔头儿了。” 《人民日报》 (2004年11月07日 第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