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周日时评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7日09:42 广州日报大洋网

  有种种迹象表明,曾沉寂多年的农田开始变热,农村人气有所回升。据《半月谈》记者调查,在湖北、江西、山东、河南等农业大省,大批农民工陆续返乡种田。由于想种田的人多了,一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了“争地风波”。

  农民兄弟“洗脚上田”,到乡镇和城市打工,是过去20多年农村演变的主旋律;而今,在一些人继续“洗脚上田”的同时,另一些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回家种田”。我认为,“回家种田”这种新鲜事,是好现象,也是个进步。

  说它好,因为它意味着党的重农惠农政策开始奏效。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多年下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今年年初,中央出台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的“一号文件”,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一号文件”及其他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粮农的积极性被重新调动起来,粮食生产出现了新一轮升温,种粮务农得到较多的实惠。今年头三季度,农民收入获得两位数的增长,不仅摆脱了前几年的徘徊,而且首次超过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幅。外出打工与回家种田之间,其收益对比发生了变化,一些农民便另作选择,打回老家、重操旧业了。

  从更深一层分析,“三农”难题如何化解、城乡分割如何打破?现在大家已基本形成共识:必须跳出“三农”小圈子,在更广阔天地找出路,用“三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解“三农”难题。这无疑是个方向,但问题在于,不能把“三化”简单化、绝对化,以为让农民都到城市扎堆,让农村唱空城计,就万事大吉。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农村、农业这一块还是需要人来搞,否则就很危险。曾几何时,农村青壮劳动力都“洗脚”了,“下田”的只剩下些妇幼老弱者,被人戏称为“386199部队”。显然,靠“386199部队”是很难解决十多亿人吃饭问题的,更遑论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村的现代化了。而今,部分青壮劳力开始回流,对稳定农业这个基础、推动农村的开发和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可以预见,“洗脚上田”与“回家种田”今后将并行不悖,都是好现象。(来源:广州日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