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现代工程与上海发展 工博会院士圆桌会议观点集萃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7日09:43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频道11月7日消息:2001年以来,上海市科协每年在工博会期间的科技论坛中举办的院士圆桌会议,不管在上海还是全国,已成为一个有品牌的论坛。院士们的发言称得上字字珠玑。许多意见,都可以在今后的政府工作中得到考虑。比如说医疗器械的问题,上海把生物医药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我们已经在考虑医疗器械产业应该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上海是全国综合教育改革的实验区,对工程教育、职业教育的改革,是下一步要考虑的重点;在开发区的问题上,怎么使其变成真正的高新技术的集聚地,都是我们需要研究的。

  科教兴市,需要一些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推进有关联的重大项目。有院士提到用现代服务业理念支持服务业发展,因为现代服务业不仅仅体现在技术支撑的改变上,更重要还有一个业态的改变,包括智力资源、网上共享,这需要一个链条,不能局限在一个企业,不能局限在某一个地域。还有院士谈到海洋和空间,这里面有学科的问题,也有科学工程学科发展的问题,还有集中化的问题;说到城市建设,有学者提出了很重要的问题———政府的定位,这里面政府不能不作为,但是也不能越位。这些见解都是值得我们好好理解和把握的。

  院士圆桌会议已经成为一个品牌,给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意见,促进产学研互动。它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界的讨论,而且对科普的推进也有非常重大的作用。希望我们这个论坛越办越好、越办越新。

  ——严隽琪(上海市副市长)

  时间:2004年11月5日上午地点:上海科学会堂

  必须重视知识产权

  沈文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中科院院士):

  我们这次院士圆桌会议的主题是“现代工程与社会发展”,将着重探讨技术前瞻与上海产业发展,刚才严副市长已经说了,现在上海有一个非常精彩的中国重大工程成就展,看后令人鼓舞。但我想问一下在这些重大工程里面我们产生了多少专利?我们保持了多少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日本小泉内阁在2001年提出面向21世纪的知识产权战略,大家知道,日本的知识产权在世界上处在前列,甚至比美国都多,但是他们还是紧紧抓住知识产权不放。我感到,我们在讨论技术前瞻与上海产业发展时,一定要重视知识产权文化,要重视知识产权,我们应该努力培育自己的知识产权,我们要重视二次开发,加上我们的创新,以产生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

  对于知识产权的尊重,我认为是知识产权文化中第一位的事情。我们要尊重国外的,也要尊重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我非常高兴地看到上海市政府已经颁布了《上海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面向21世纪,日本发布了一个知识产权立国的战略纲要,有四大战略,包括专利战略、人才战略、国防战略等。面向21世纪,我们的重大工程、我们的技术、我们的产业发展,必须重视知识产权。

  城市发展的五个问题

  周干峙(国家建设部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认为,下一步我们国家的城市正面临新一轮的发展,基础已经打好,现在要进一步适应全球化,适应更加高水平的发展。我们面临着需要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个是要提高城市的品质,包括城市的社会活动、生活活动等各种品质、因素以及要素都要提高。

  第二个要解决城市负担过重的问题。无论从人口、土地、还是从交通、环境,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已经呈现出超负荷现象。

  第三要有自己的风貌和自己的特色。

  第四是地区协作。一个城市不可能孤立地发展,没有地区协作,就难以产生好的效益。

  第五,一定要解决以交通为首的基础问题。我们的基础设施无论是水电、燃气、交通,总的来讲很落后。

  这五大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越来越可以看出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城市正变得越来越复杂,职能也越来越多,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复杂系统。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确实已经有了一些经验,而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经验。我们55年的建设经历了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经过了快速发展,这是世界上没有的。我想,上海在这方面的经验财富,包括正反面的教训,非常宝贵。希望上海更好地总结经验,以便在新一轮发展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上海应大力发展精密医疗器械产业

  王威琪(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讲一个具体问题,即如何发挥上海优势,发展精密医疗仪器产业。

  我国有7000多家企业生产医疗机械,但缺乏自主研发的产品。国内医疗仪器生产基本上是跟跨国公司合作的。我国进口的医疗仪器销售额超过国产仪器,尤其技术含量高的大型仪器。高档彩色B超、心脏起搏器等,进口货占80%以上,中高档的占60%。国产的B超、核磁共振仪都是中低档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曾是国内医疗仪器行业的领头羊,现在无论是销售额还是产品档次都位于中游,销售额居北京、江苏之后,占国内总额的10%。上海没有大型精密高端的定级产品,以传统技术常规设备、中等架构医疗器械为主。医疗器械全国25强中,上海仅一家,排名24。

  大力发展精密医疗仪器意义重大。不仅社会效益大,而且这一产业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水平。发展精密医疗仪器,会推动一批学科和相关产业发展。

  精密医疗仪器产业的特点是投入大、经营风险高、回收周期长。所以亟需规划管理和政策扶持。上海在这方面有综合优势,临床医学专家、医疗机构众多,构成了发达国家所不及的临床应用环境。为发展上海精密医疗仪器,我们提出如下具体建议:

  一、成立上海市医疗器械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以加强领导和策划。

  二、加大投入,建立产学研战略平台和工程中心。

  三、医疗器械生产享受相关税收政策。

  四、鼓励海归人员研发创新,鼓励一线医务人员参与。在医学院中建立临床实验制度。提高医疗机构中医技人员的地位以事业留人。

  上海应恢复、提升工程教育特色

  左铁镛(北京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想先从这次世界工程师大会说起。实际上这次大会的作用在于它的主题很明确———工程师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工程师的概念,在我们50年代读大学的时候是非常热的,我们这代人是抱着为国服务的强烈热情而报考大学的。但是50年后,工程师的地位却在下降,一些著名的大学都不再以工程师摇篮为荣,而纷纷把培养科学家作为目标。不少大学都在强调综合化、研究型,似乎我们已经到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实际上知识经济离我们还相当遥远。我们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是巨大的。可是我们现在在教育方面的一些提法却是比照发达国家的。实际上培养综合人才并不等于学校要综合,更不等于不要工程技术。

  工程、科学和技术是三个有本质区别,又互有联系的概念,而我们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把这三个词混起来用,概念都混淆起来了。实际上科学本身不能强国,也不能够保证国家安全,只有当它转化为技术和工程的时候,才能形成生产力。纠正提法上的偏颇,决不是说我们不重视科学、不重视基础。恰好相反,我们应该非常非常重视基础研究,因为它很薄弱。但是我们更应该明了的是我们国家工业化的中期所缺的是什么,是把已有的科学知识转化成技术,并进一步组成工程,这样才能推动我们的进步。

  要形成自己的标准、专利、技术,要做出好的产品,归根到底是人!但是我们的孩子们现在都在干什么?我1955年就到上海来实习,当时学冶金、学材料就是上海好。而现在不安排实习了,全部坐在计算机前,全是在座谈会上侃,在课堂上实习。现在我们学工程的人不会画图,搞建筑的人图也画不好,因为全是计算机了。

  我觉得上海有很好的传统,院士和高层次的人才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曾派出大量的技术专家、技术工人支持全国的建设。现在上海仍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人才基地,不仅支撑上海自身的产业发展,还要向全国输送。希望上海的企业和产业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提供一个最好的条件。

  还有一点,原来上海有一些非常好的中专,可以说全国工程技术领域里很多人,包括一些部长,都出自上海的那些优秀的中等技术专科学校。现在中专都转成大专,大专都转成大学了。我知道上海原来有好几个非常好的中专,最后也全部都办成了大专。我想现在全国范围缺少高级蓝领、应用性白领,与我们这方面的政策有关。我觉得上海应该恢复自己在工程技术教育上的特色。

  鼓励个体创新

  张炳炎(中国船舶第708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是搞造船的,短短20年,我们的造船量达到了全世界份额的10%多一点,从原来在世界上排不上位置,到现在的排名第三,但我们现在离造船强国还差得很远,因为我们缺乏自己的创新,我们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我们什么都依赖国外的。技术创新不但要付出很艰辛的劳动,而且在技术应用当中还有风险,我们很多的船东都不愿意用国内的东西。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另外我们要大力发挥我们自身的创造力,要敢于创新。

  现在从客观上讲,创新的空间很大,除了强调集体创新,还应该鼓励和扶持个体创新。我想我们要采取一些有利的扶持政策、措施,让广大科技人员把他脑子里的资源开发出来。一个办法就是把创新成果看作商品。我想,应该考虑将发明创造拿到市场上去作为一个商品。我最近从报纸上看到,有的地方开辟了专利超市,这是一个新的气象,对现在很多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土地是买不到的

  袁渭康(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在大家都说,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大国与强国是有差别的,大国是指产量多,强国是指技术含量高,产品的功能、性能好,质量好。大家都说我们国家的经济是粗放型的经济,这个表现在制造业,就是大量地消耗资源、能源,产品多数是初级产品,特别是缺少有知识产权的附加价值高的产品。虽然我们有一些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但是我们知识产权含量仍然很低。

  近20多年来,我们人均GDP增加很快,但这是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严重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如果是在改革开放的早期,那么这个我想是能够理解的,因为经济发展总是有一个初级阶段。但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我觉得这个现状需要改变,特别是对上海这么一个城市,如果还是靠这些资源消耗、人力投入(廉价的人力投入)和靠污染环境,这样的代价显然是说不过去的。

  现在的资源包括矿石、原油,都可以花钱去买,如果我们上海有钱,都可以买得到,人才也可以高薪聘请,但是有一样东西是永远买不到的,就是土地。怎么利用这个有限的土地,使上海能够在长江三角洲乃至长江经济带今后的发展当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我们上海如果要搞制造业,那么应该发展什么样的制造业,我觉得这个问题是需要考虑的。

  紧紧抓住现代服务业

  郭重庆(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里茨曾经说过,21世纪世界经济有两个亮点,一个是美国的高科技,另一个是中国的城市化。他不久前来华访问,有人请他说出事关中国发展的三个关键词,毕竟是世界级经济学大师,他脱口而出的三个单词———“可持续性”、“均衡性”和“公平性”,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要处理好上述三个问题,我们上海也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我们的经济结构如何调整?产业发展是按照“三二一”,还是“二三一”?这是关系到上海未来发展的紧迫问题。

  我觉得,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制造业和服务业。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鸿沟已经消失,所以我们听到“蓝色巨人”IBM口口声声称自己是在卖服务。

  我们现在看世界制造模式的转换,制造业中很多生产活动已经外包了,比如说研发、设计、供应链、生产、物流、分销、售后服务,这些都开始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全球化了。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优化配置,这也是我国能够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这意味着技术已经变成一个独立的商品形态。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已很难独占制造业的整个生产链、价值链。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必须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分工。发展制造业不应完全靠本地的企业、本地的资源,而要优化配置全国的资源,甚至是国际的资源。

  另一方面,服务业的生产型服务日益兴起,比如说金融、风险投资、第三方物流、会展、供应业等等,已从以制造为中心转变成以服务为中心。世界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访沪时说了一句非常精彩的话——一个要关注价值链最薄弱环节的产业政策,是不能支撑中国未来产业发展的。一般来说,世界的价值链是呈U型分布的,就是说研发、设计、服务等两端所产生的价值较高,而位于中间的制造恰恰是最低的。现在,世界上很多产品都是过剩的,而服务则成为提高竞争力的手段。所以,我认为,如果没有现代服务业,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就很难往前走,我们的效率和效益就很难提高,就难以发挥其制造的比较优势。

  制造业竞争重在设计竞争

  谢友柏(西安交大、上海交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在大家都讲制造业是上海的支柱产业,但制造业该怎么发展?我想这首先涉及到我们对制造业的理解。我觉得我们很多人对制造业的理解是把东西做出来。但是制造业现在的焦点并不是把东西做出来,而是把东西设计出来,包括把制造的过程设计出来。不然的话,为什么很多工业发达的国家纷纷把制造放在中国来?因为在他们那个环境发展制造业已经不是得到利润最好的地方了。

  美国人就提出,现代制造业的竞争是设计的竞争,而设计的竞争在三个方面。第一是能最快地把最先进的技术拿到手,不管这个技术在世界上哪个角落。第二就是用最短的周期来实现这一点。第三个要用最低的成本来实现。因为现在产品更新的周期非常快,你不可能用很大的投入去开发一个新产品,否则开发出来也没有竞争优势。我深感我们的产品竞争很可能不是失之于我们能不能做出来,而是我们的产品设计。因为要在竞争中取胜,你不能仅仅跟人家差不多水平,而必须要在非常显著的方面优于其他制造业的任何一方面。

  设计最基本的是一个智力资源。我们怎么来培育这个智力资源、怎么来发展这个智力资源,我认为更高的服务是智力服务,通过高度的知识集成服务,回报给社会。

  把一个东西做出来的过程主要是一个物理的过程。但是把一个东西设计出来却是一个知识流的过程。关于智力资源的发展跟知识流的问题,我觉得现在研究得非常少。我希望上海市在发展制造业时也考虑这个问题。这里面包括研究智力资源的运作以及它的发展,以及知识流的过程,包括刚才讲的教育的问题。我们国家现在的科技投入增加很快,但是我想问一句,多少钱花下去以后它已经形成了知识开发的智力资源?有人研究这个问题吗?很多钱花下去后,就无疾而终了。

  我们的未来在海洋

  叶叔华(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国960万平方公里上面要承载13亿人口,并且陆地上还有很多地域是不适合居住的高原,如果不考虑海洋,小康目标是难以实现的。

  全球油气的蕴藏量大概有1/3在海洋。等到陆地蕴藏的东西都采过了以后,深海还有可燃冰,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据说其能量、储藏比现在的油气还要多。当然现在还不到开采的时候,还存在许多研发问题,但是作为能源来说我们是应该知道它,把它存在那里,不要轻易地给别人拿走了。

  说到清洁能源,我们国家有这么长的海岸线,有堪称世界奇观的钱塘江潮,有没有可能在我们海岸线上找到有关的部位来搞潮汐发电,恐怕是可以研究的问题。

  再谈到水资源。南水北调,到北京是5元钱一个立方米,而现在海水淡化好像也可以到这个价钱。但是,海水淡化还可以用在船上、海岛上、军事上。

  海洋还有别的作用,海洋跟大气联合作用影响到全球的气候。海洋里面的生物品种比大陆上还要多,许多物种对研究生命的东西带来很多新的视野。所以,海洋是我们新世纪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领域。这个里头有很多的基础研究,有很多的应用研究,甚至有很多要开发的问题。

  现在国家已经把海洋卫星系列放到应用卫星里面去了。这说明国家也开始意识到,海洋跟空间一样都十分重要。上海在长三角中对海洋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该把海洋作为以后的储备,好好地注意起来。

  从海洋大国走向海洋强国,从空间大国走向空间强国,这条路非常非常长,需要政府以及各类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

  发电装备有望打出牌子

  倪维斗(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人均GDP要从1000美元增加到4000美元,能源消耗将面临严峻考验。我参加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能源问题的讨论,感觉到越讨论越糊涂,越讨论越心虚。为什么呢?因为我国13亿人口,如果把现在较高生活水平下的人均能源消耗再乘以13亿,那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怎么想都想不过来。

  我先从电力工业谈起。现在我们中国装机容量是4亿千瓦,其中近80%是火电。但是按照预测,2020年要发展到10亿千瓦,这对小康社会来说其实还是低水平的。而那时我国人口大概是十四五亿了,平均每个人还不到1千瓦。到2030年、2040年发展到20亿千瓦,比现在的发电量多5倍。现在看来,水电、风电以及其他再生能源都是有限。那么,将来这20亿千瓦的装机容量从哪里来,就感觉扳着手指头算也不出来了。

  现在这样的直接燃煤是难以为继的,只有走煤气化-多联产的道路。把煤气化出来的气一方面做化工产品,或者说液体燃料,来补充我们的不足;另外一个核能发电,把这两个结合起来看来是我们的发展方向。

  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二三十年,但现在就必须开始做,否则等到将来就晚了。

  上海恰好在这两大方面都有很强的优势。燃气轮机制造现在非常热门,订货已经排到了2008年,还请了很多外国公司给我们“打工”。

  但实际上,我国整个在超临界发电机组还是不行,锅炉等几个方面还是有点不过关。所以说,从设计材料本身,既然有这么好的发展时机,应该抓紧筹划超临界、超超临界气轮机的研制开发。还有一个氢能燃气机,或者说天然气发电方面,目前中国也引进了40多套,每套40多万千瓦,这个量已经很大了。估计将来总的需求量不下几十台、几百台,而是上千台,因此上海应该抓住这个时机,把电力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

  另外还有一个核电,我们一定会大力发展的,而且我们的核电设备不可能一直从国外引进。将来要发展几亿千瓦的核电设备,而现在只有几百万千瓦的水平,这是成百倍的增长机遇。如果我们抓紧自主开发、研究的话,应该是可以赶上去的,不仅在我们自己国家领先,还会在世界上领先。如果我们以煤为主这个角度解决了自己的能源问题,而且不破坏环境,就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打出我们自己的牌子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