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构筑安徽省区经济主体框架设想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8日07:06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构筑省区经济主体框架,应当符合以下原则:一是将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既要从省区的区位特点、自然资源条件、原有产业基础以及生产力布局等出发,又要顺应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趋势。二是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点———轴———网络”理论。“点”是“增长极”,就是大中小城市;“轴”就是城市之间的经济密集带;“网络”就是连点成线,连线成网,成一个网状框架,以支撑并带动所在地区经济的发展。三是要将市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规律与科学发展观统一起来。一方面,市场经济下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资源配置、开发时序等等,不可能齐头并进,而是各有重点、相对集中地进行,这也是经济集约式增长的要求;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人与自然生态、本地发展与对外开放等五个方面的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依据上述原则,安徽省区经济主体框架可概括为“江、河、湖、海”四个字。“江”即建设长江沿线城市经济带,“河”指培育淮河沿线城市经济带,“湖”是构筑环巢湖经济圈,“海”意味着在省际乃至全国区域经济大框架中,安徽要面向沿海,加快与沿海特别是江浙沪经济的一体化进程。“江”、“河”、“湖”分别连结相近城市而构成小网络,这个小网络又连结成省区经济网络,同时融入全国,特别是沿海经济大网络。

  建设皖江城市经济带。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和安庆五市。2003年,人均GDP为8294元(折合1000美元)。皖江城市密集,五市中除池州经济仍较薄弱外,其余四市经济实力均较强。皖江地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从马鞍山到安庆市区的直线距离约200公里,且交通比较便捷。皖江和苏江(长江江苏段)是长江下游的前、后段,在“长三角”加快发展,苏江实施全线开发的今天,皖江城市带在加速与沿海、沿江经济一体化方面拥有十分有利的条件。需要指出的是,皖江五市要作为一个整体,在对内相互开放的基础上率先加快一体化进程,而不应将皖江五市割裂开来,单独搞“马芜铜”城市圈。因为五市联动,一是有利于皖江地区的整体规划、整体开发;二是能够防止池州、安庆两市经济陷入边缘化;三是五市GDP近千亿元,有可能在提高产业关联度的基础上,将某些优势产业做大。如果说,长三角是我国的一级城市圈(生产总值共达23768亿元),苏锡常(生产总值5603亿元)、甬绍舟台(4023亿元)、杭嘉湖(3437亿元)、宁镇扬(2867亿元)为二级城市圈的话,那么,即使作为三级城市圈,其生产总值也应达到1000亿元左右。马芜铜生产总值仅582亿元,分别只相当于苏锡常和宁镇扬的10.4%和20.3%,很难在三市之间形成既分工又协作的大产业。

  构筑环巢湖经济圈。这一经济圈由合肥、巢湖两市组成。两市生产总值共733.2亿元,人均GDP为8059元(近1000美元),市区和县域人均GDP分别为20372元和3603元。与皖江城市带相比,环巢湖经济总规模要小点,人均GDP特别是县域的人均GDP要低一点。不过,省会合肥的产业基础较好,科教实力也较强,又是交通枢纽。合肥与巢湖联手,一是拓宽了合肥的经济腹地,有利于合肥南向迎湖发展,成为滨湖城市;二是有助于两市深化分工,优势互补,促使两市传统产业的壮大和新兴产业的发育;三是有利于将巢湖市做大,并形成合———巢———芜经济密集带,实现安徽经济的“中部崛起”。

  培育沿淮城市经济带。包括沿淮蚌埠、淮南两市,生产总值378.6亿元,人均GDP为6801元,市区和县域人均GDP分别为10885元和4102元。这两个城市目前的整体实力不强,生产总值甚至低于江浙发达地区的一个县级市:人均GDP特别是市区人均GDP偏低,说明城市产业比较薄弱,经济密度不高。可是,这两个城市地处沿淮,相距不远,腹地较广。两市产业差异性大,因而也有较强的互补性。两市都是老工业城市,都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两市联手,将进一步发挥在沿淮、淮北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不然,不仅淮北其他城市以及广大地区,而且连蚌埠、淮南本身都有可能处于离散状态而被边缘化。因此要重点支持两市加快发展,及早发育成实力较雄厚的城市经济带。

  沿淮、沿淮城市及跨江、跨河发展。城市横跨江河发展,一是可以从江河两岸同时推进城市化,并充分利用江河之利。二是既有利于缓解老城区的拥挤、污染等问题,又能充分利用原有的城市设施,节约建设投资。三是在江河对岸建设新城区,不仅大大拓宽了发展空间,还有利于改善城市功能分区,提高城市整体效益。沿江的芜湖、安庆、铜陵、马鞍山、池州和沿淮的蚌埠、淮南都有条件跨江跨河发展。当然,实施跨江跨河发展,主要应解决两大前提:一是“硬件”,即建造足够的桥梁(或过江隧道);二是“软件”,即清除条块分割一类体制障碍。马鞍山、池州至今未建长江大桥。笔者以为,像长江、淮河之滨的大中城市,有城无桥不正常,一城多桥亦平常。因此要加紧谋划,建设畅通的过江过河通道。至于消除行政分割一类体制障碍,要比造桥困难得多,需要的是体制创新的勇气、智慧和锲而不舍的努力。不妨借鉴江苏的江阴市与长江对岸靖江市实施跨江联动发展的经验。

  培育淮南至芜湖的经济密集带。依托并发展淮南铁路沿线的重点镇如水家湖、朱巷、下塘、双塘和撮镇、桥头集、炯炀、半汤、东关、铜闸、沈巷、二坝、裕溪口等,使之尽快成为经济密集带。这一密集带是皖江城市经济带、环巢湖经济圈和沿淮城市经济带三者之间十分重要的经济链条。没有这一链条,三者之间很难形成紧密的联系,很难构成引领全省经济发展的整体性框架。可以说,淮南———合肥———芜湖经济密集带是安徽省区经济的南北主轴,决不能等闲视之。目前,这一主轴线的北段即淮南———合肥之间的经济实力不强,经济密集度不高。南段即合肥———芜湖之间,各镇发展水平稍高,但分别隶属于几个县,各自为战。应以体制创新和经济发展双管齐下,推动这一经济密集带的形成。

  大力推进与沿海经济的一体化。市场经济的趋势之一,就是经济以及人口的重心逐步从内陆地区向沿海转移(限于篇幅,这里不细述原因)。我国实行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取向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重心的沿海化趋势日见明显。东部沿海11个省市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比重由1985年的51.9%升至2003年的58.4%,而中部8省区和西部12省区的比重分别从29.7%、18.4%降至24.7%、16.9%。经济重心的沿海化,这是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既然如此,对于安徽来说,明智的选择就是发挥近海区位优势,加快与沿海经济特别是江浙沪发达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要营造“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格局,使沿江、沿淮、环巢湖以城市为中心的安徽经济主体框架成为更广大地区,特别是成为华东地区经济大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筑省区经济主体框架并不意味着忽视安徽其他地区及城市的发展。相反,各地都应遵循我国区域经济的市场化、集约化、沿海化趋势,积极而又科学地谋划本地经济的发展。例如:安徽东部和北部地区及城市可以融入南京、徐州城市圈,以获得双赢效果;六安市今后宜与环巢湖经济圈实行一体化发展;宣城、黄山市背靠皖江、面向江浙,寻求一个左右逢源的前景;阜阳、亳州也不妨与河南商丘联手,形成一个跨省城市经济带。这样,既有主体框架,又有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省发改委研究所)王傲兰


 【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病重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