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印日欲携手同圆大国梦 军事合作加强进入蜜月期(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9日10:02 新华网
印日欲携手同圆大国梦军事合作加强进入蜜月期(组图)
  2004年6月,印度海军在新德里待命。近来,印度海军加强了与日本海军的合作。供图/IC
印日欲携手同圆大国梦军事合作加强进入蜜月期(组图)
  2004年8月,日本外相川口顺子(左)为联合国改革一事寻求印度支持。图为川口顺子会晤印度外长辛格。供图/IC

  本报综合报道2000年日本森喜朗首相访问印度后,印度和日本建立了日本印度全球伙伴关系。从此之后,双方关系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尤其是2004年,两国先后发布声明互相支持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代表团频繁会晤,海军不时访问演习,日本和印度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合作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热度。

  日印蜜月期

  11月2日,印度议会代表团时隔15年之后再度访问日本。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这次会晤后表示对现在日印关系满意,并希望双方能进一步巩固并扩大在一些重大领域的友好关系。印度议会代表团团长索拿特·查特杰事后也向媒体透露,双方的会谈是建立在印度日本全球伙伴关系之上的,双方都愿意在获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问题上提供相互的支持。

  之前的8月,日本外相川口顺子就为联合国改革问题专访印度。川口顺子和印度外长辛格发表声明,声称印度和日本将互相支持对方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除了在联合国改革上的相互支持,印日双方在军事上的合作也在2004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中尤以海军的合作为主流。10月14日,印度海军司令部宣布,印度海军东部舰队的5艘大型战舰将对亚太五国———日本、印尼、韩国、菲律宾和越南展开为期45天的港口访问及联合演习。毫无疑问,印度舰队的日本之行将是这次访问航行的重中之重。

  另据印度媒体11月4日报道,印度海上警备队和日本海上保安厅在阿拉伯海举行“防范海盗及海上恐怖活动”联合演习。这也是印日两国自2001年以来举行的第四次联合军事演习。尽管印度和日本对外宣称,演习旨在“打击日益猖獗的海盗活动”,但舆论普遍认为,印度和日本海军联合演习各有所求。

  日本的算盘

  日本长期以来一直梦想成为一个政治强国,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日本实现政治大国目标的最具体体现。多年来,日本历届政府为达到这个目标费尽心思。2004年这种寻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愿望膨胀到极点。此次联合国改革日本更是分外积极,从首相到外相四处活动谋求支持。对于具有相同要求的印度,日本提出了联合策略。日本关于改组联合国安理会的基本立场是,一国在安理会的地位,应按国民生产总值等经济实力和对联合国及国际社会的财政贡献,以均衡的方式分配,即按财力分配权力。而印度则认为一个拥有数十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完全有资格坐上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一个是出钱最卖力的世界经济大国,一个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两者的联合奔走显然更具鼓动效应。

  另外,日本对国外能源依赖非常强,其在中东产油区进口大量原油都必须经过南海水道。日本将西南远洋航线(日本经东南亚至海湾航线)称为“日本经济的生命线”,日本认为,从地缘战略的角度上讲,这条航线途经台湾海峡、南沙海域及东南亚有关国家的沿海,是一条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意义的重要航线。日本方面表示为了维护日本的能源安全,必须对这条能源运输线加以保护。由于东南亚国家对日本戒心很重,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舰队还不能过分张扬地独立进入该地区,采取和该地区国家进行联合军事演习的方式可以避免过分刺激东南亚国家。联合印度打击该地区的海盗就是日本海上自卫队保卫能源生命线的重要行动。

  印度的考虑

  对于印度来说,和日本的合作也具有积极意义。加入日本提出的这种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的反海盗演习就让日本破费不少。2004年1月7日访问印度的日本外相川口顺子告知印度,日本政府决定向印度提供1100亿日元贷款。同时,日本政府考虑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核持有国印度在亚洲地区的重要性,决定将包括无偿资金合作在内的政府开发援助恢复到印度进行核实验以前的水准,并计划增强与印度的经济协作。除此之外,日本在印度的大量采购订单和直接投资也着实让印度尝到了好处。

  印度也不会单单考虑经济利益,和日本合作将有利于提高它的大国地位。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印度再也不甘心当一个地区性大国或者人口大国,印度希望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影响遍及印度洋、阿拉伯湾乃至全亚洲的一个世界性强国。在实现这一目标之前,印度必须全面超越巴基斯坦,并且从这场无休无止的消耗中超脱出来。2003年11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指示军方决策者,要抛弃以往的地区性思维模式,将印度的国防战略扩展到南亚以外。他宣称,印度扩展的安全观,要求印度在力量投送、扩大影响力以及相关的安全问题上进行全新的思考。

  为了成就一个在印度洋、阿拉伯湾乃至全亚洲都具有高度影响力的新印度,印度认为有必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对周边小国实现控制力、对大国保持威慑力。为此,印度政府将大量的预算用到了国防开支,并将赌注押在了“蓝水海军”上,明确提出要建立一支大型远洋舰队,逐步实现从区域性控制与威慑转化为“远洋进攻”的战略转变。

  印度和日本数次在南中国海进行所谓的反恐和反海盗演习,体现了印度对南中国海的关注,希望在该区域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同时这也符合印度将影响力延伸到南海和部分太平洋区域的战略构想。与此同时的精锐舰队访问更是吸引了全亚洲的目光,另外访问也提醒了美国和其他国家,印度需要在这一区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拥有更广的活动空间。(范辉)

  新闻背景

  从冷转暖的印日关系

  1998年印度进行核试验后,日本作为世界上惟一遭受原子弹灾难的国家,做出了十分强烈的反应。日本政府决定对印度实施经济制裁,印日关系降到了前所未有的低点。随着形势的发展,考虑到印度正在呈现出振兴乃至崛起的势头,日本不得不对印度的核态势采取比较现实的态度,即继续要求后者在核问题上采取克制态度,但同时增加高层互访,加强对话。2000年初,印度外长、防长相继访日,双方展开“安全磋商”,同时建立定期的防务对话机制;加强海军合作,“共同保护”从海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到日本的“能源运输线”;并将以联合打击海盗为名,在南中国海进行联合演习。日本前外相和前首相也分别访印,为日印重新接近穿针引线。

  由于印日在经济上互有所补,在政治上互有所求,在安全上也互有所用,双方开始重新接近,印度核试验给双方的关系带来的阴影悄然淡化。其最明显的标志是2000年8月份日本首相森喜朗对印度的访问。这是10年来日本首相首次对印度进行的正式访问,对于弥合二者矛盾起了很大作用。据透露,双方已达成相当默契,即互不妨碍对方跻身安理会、日本支持印度以亚太大国身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印度承认日本的“政治大国”地位。“9·11”事件后,日本在援助阿富汗难民的名义下解除了对印度的经济制裁。2003年,日本政府又宣布把对外援助的重点从中国转移到印度,在对华经济援助连续两年被削减25%的同时,对印度的经济援助将增加20%,使得日本对印度经济援助超过10亿美元,印度也取代中国成为日本贷款的最大受援国。

  记者视点

  大国梦的难逾障碍

  印度和日本都想成为全方位的世界大国,这一共同的目标使两个国家越走越近并且互相支持。但不难发现,两国在实现大国梦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日本对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窥视已久,但是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致使它始终没有获得众多东南亚国家民众的完全谅解。另外,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上需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有反对者指出日本在对外政策上惟美国是从,即便日本获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无非是美国在表决的时候举两只手罢了。

  相对于日本,印度似乎更应该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印度的主张也符合联合国改革中赋予更多发言机会于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但是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遵守和执行联合国的决议是一项基本而重要的要求,这使印度的核武器问题再难回避,印度拒绝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和《核不扩散条约》,而这两个条约对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有着重要作用。印度的核武器至今未能取得国际社会认同的合法性,而拥有核武器是印度大国梦的一部分,是几十年苦苦追求的结果,印度自然难言放弃。因此,美国等大国以及联合国在对待核门槛上的尺度将会对印度在联合国问题上能否取得突破产生重大影响。

  印度和日本都希望在更大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力,并固执地认为这种重大影响力是建立在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上,双方还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海军作为发展的重点。目前印度海军有5.3万人,根据《简氏防务周刊》2003年海军远洋作战能力评定,印度海军排名世界第七,是印度洋上除美军之外的最强大力量。

  日本海上自卫队则主要通过不断进行海军舰艇和设备升级来提高战斗力,虽然在舰艇数量上变化不大,但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艇的吨位和装备则获得了迅速提高,基本实现了大型化和远程化。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远洋作战能力仅次于美国。这两个国家军事实力的迅速膨胀和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周边国家深感不安,有观察家认为,印度和日本有可能引起亚洲新一轮的海军竞赛,大量东南亚国家可能为了维持实力的平衡而被迫大力发展海上力量,从而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范辉)(来源:新京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