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洋博士提出中国学生要减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1日09:39 上海青年报

  199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昨做客同济进行演讲

  人物简介

  费希尔,199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因与克雷布斯共同发现“可逆的蛋白质磷酸化作用是生物的最基本功能之一”理论而获奖。

  本报讯(记者吴华)昨天下午,一位“特殊”的诺贝尔奖得主做客上海同济大学。说他特殊,是因为他出生在上海,算得上是“沪产”的诺贝尔大师。费希尔博士此次重回“故里”,以84岁高龄站着完成近2小时的演讲,对所有学生的提问,哪怕是最简单的问题都认真对待,尽显大师风范。

  7岁时到瑞士学习

  费希尔博士1920年4月6日出生在上海,7岁时离开上海到瑞士学习。4年前,他曾回过一次上海。昨天,当84岁高龄的老人再次回到出生地,他感叹内心情绪非常复杂。“因为当年一家人都在这里,如今我的父母、兄长都已经去世,我成了唯一的一个。”另一方面,费希尔博士也表示非常惊讶于这个城市发生的变化,为什么原来荒无人烟的浦东已经高楼林立,完全成了一个新的世界?

  差点成为一名指挥家

  这个“沪产”诺贝尔奖得主当初差点成为一名指挥家,而非科学家。高中时,费希尔就被日内瓦音乐学院录取,他甚至还当过一段时间的指挥,但最终因为“科学更重要”而选择了研究道路。他当时还与一名好友约定,两人一个学科学,另一个学医学,这样就能治愈世界上所有的疾病。

  如今,仍然狂热喜爱音乐的费希尔博士反复声明,没有哪个科学家是不可或缺的,没有牛顿、达尔文,也有别人来发现万有引力和进化论,但没有贝多芬、舒伯特就不可能有那些天才的乐章。

  呼吁中国学生要“减负”

  这位老人的听力已经被损坏,学生提问时,他不得不走到讲台边缘,弯下腰去,像鞠躬一样将耳朵凑近学生的嘴巴。这样的“鞠躬”先后共有3次,最后他还特意感谢大家的提问,非常平易近人。

  他更加“贴近”中国学生的举动是,在演讲最后提出中国孩子要“减负”。他表示中国的教育方法让孩子没有足够时间去想象,而想像力对于创新非常重要。他举例说,牛顿最天才的火花不是在剑桥读书时形成的,而是在剑桥闭校两年间,被遣送回家后,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想”出来的。

  >>链接

  博士对未来四大预测

  费希尔博士昨天在题为“科学是不可预测的”的演讲中对未来做出四个预测。

  第一,今后所有病人吃药不再是因病而异,而是因人而异。第二,由蚊子等水生寄生物引起的大部分热带病都将被消灭。第三,大多数癌症将能够被治愈。第四,基因疗法将广泛应用,人类通过细胞、器官再生达到治疗各种疾病的目的。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