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王戍平:十年爱心接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2日08:57 新华网

  结缘宁夏山区贫困学生

  一位在陕西省工作、生活、以往也未到过宁夏的老人,怎么会想到为宁夏山区的贫困学生捐钱呢?

  其实,这并不是她第一次为宁夏的贫困学生捐款,她捐献的钱和物也不止这1万元。近10年来,她的心一直牵挂着宁夏山区那些素不相识的孩子,她的捐助活动一直没有停止!

  王戍平与宁夏山区贫困学生结缘,源自光明日报的一篇长篇通讯。

  1995年12月28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题为《没有苗圃的园丁》的通讯,记述了多病缠身的回族女代课教师陈富莲,拿着极为微薄的“工资”、在没有校舍的情况下将自家的三间房腾出一间坚持办学十余载的感人事迹。

  陈富莲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在众多的捐助者中,有一个人有点与众不同:她不仅很快就寄来了自己的数百元捐款,而且还为陈富莲和59名学生每人买了一套新衣。紧接着,她又发动亲朋好友和科室同事捐款捐物。

  1997年,陈富莲患肺包虫病急需手术,王戍平对此十分挂念,多次动员陈富莲到西安去做手术,并承诺由她办理住院手续、帮助护理。当得知陈富莲在银川做手术没带够医疗费时,她积极筹款并将2000多元钱寄给记者,再由记者转交给正在医院治疗的陈富莲。这是雪中送炭的钱,再一次帮助陈富莲渡过难关。

  不久,为了给贫困学生筹集衣物、学习用品,王戍平盛情邀请病愈不久的陈富莲到西安,她在亲朋好友中为那些贫困学生筹集的衣物和学习用品将3个编织袋装得满满当当。为了省下托运费,满心欢喜的陈富莲肩扛手提,硬是将这些东西随身带了回去。

  1998年,听说陈富莲要办一个针对贫困失学儿童的“救助班”,王戍平又筹集1000元寄去,同时还寄去两包衣物。她还在信中叮嘱陈富莲:一定要治好病、养好身体,千万不能倒下!你如果倒下,那些孩子怎么办?

  2002年年初,陈富莲带着女儿应邀第二次来到王戍平的家,这是王戍平听到又有一些孩子面临失学困境而采取的进一步行动。她让陈富莲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和一些学生家长介绍办学的情况,发动新一轮募捐活动。这一次,陈富莲从西安带回了6大包、200多件衣物。

  不久,王戍平又给她寄去了400元。办班续写爱心接力

  2002年5月,记者参加中宣部组织的一个采访活动来到西安,第一次见到通过书信、电话联系了七八年的“老熟人”王戍平。在此之前,她在信中向记者说出了自己心中酝酿了很久的一个想法。这次,借与记者见面的机会,她又进行了当面协商。记者当即对此表示支持。

  王戍平退休后不愿在麻将桌前打发时光,便运用自己在大学所学的知识,在自己家中办了个“奥数”班。由于办学质量高,要求来学习的人特别多。到记者见到她时,这个班她已经办了四个学期了。不过,她这个班完全是免费的。许多家长多次要求她变“免费”为“收费”,她就是不肯。

  这时,不断有渴望救助的信息传来。面对贫困学生越来越多、自己年龄越来越大、捐助活动难以为继的情况,她想了很多。现在,这些学生家长们让她收费,倒激发了她的一个想法:如果把收上来的钱,捐给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岂不是很好吗?如果被资助者在成人之后如数归还资助款,然后再用这笔钱资助他人,始终有一笔钱能循环使用,岂不更好?她准备先为此筹集1万元。她对记者说,我能力有限,但我能做一点就做一点。

  自记者离开后,王戍平根据家长们的意见将“义务教育”改为“有偿教育”,为实现自己心中的美好愿望而努力。

  这是一个艰难的里程,但王戍平义无返顾。她对记者说,我做出承诺,就会兑现。我说话是算数的。

  这么多年来,王戍平已经帮助很多人改变了命运!

  她的捐助活动早在1982年就开始了。触动她萌发资助贫困学生的想法,是一起一个大学贫困生因为钱而杀人的刑事案件。她说,只要给这些贫困生一点帮助,他们就可以走出一条很好的人生之路。有了这个信念,王戍平就踏上了漫漫的助学之路……悄悄来到宁夏静静离开宁夏

  去年11月5日,王戍平在来信中告诉记者:“帮贫助学”款已经筹集到4150元,离预定的目标越来越近了。她本计划到宁夏来一趟,让这笔钱先发挥作用。但因为要给老母亲治病、自己身体也不好,就无法动身了。信中,她详细列出了助学者名单,希望记者确认一下。记者以光明日报宁夏记者站的名义对此给予了确认。

  今年10月,王戍平给记者打来电话:“1万元已经筹齐。近期就可以全部捐献出来了!”经过多次协商,王戍平决定把这笔钱捐献给在银川一中就读的宁夏山区贫困学生。11月8日,王戍平踏上了开往银川的火车。临行前,她告诉记者,这件事办好了,我的心就放下了。

  1万元,听起来不是个大数目,但它来之不易。王戍平为此办了几个层次的班,每周五晚上和周六、周日上课,每次要上两三个小时。这比一个正常上班的老师还要累,每次上完课,她都感到嗓子疼。偏在这时候,她85岁的老母亲来西安治病,生活难以自理,必须要她照料。而她本人由于长期在野外工作,也落下一身病:关节炎、气管炎,冠心病、糖尿病,连肝和肾也有问题……大夏天的,她不得不穿着厚厚的内衣内裤。

  王戍平并不富裕。老母亲需要她赡养,自己的10余万元买房款还没有付清。

  这位65岁的老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筹集了这1万元的。这1万元,可以改变多少贫困学子的命运!

  11月9日上午,记者在宾馆见到了乘了一夜火车刚到银川的两位老人。他们一再向记者表示,这次捐助活动的食、宿、行费用,全部自理,也不要学校的任何招待。此外,继续使用“隋晗”这个名字,不提“王戍平”三个字,举行捐款仪式时不要请别的记者。但是,记者怎么能让她老这样“隐姓埋名”呢?(来源:宁夏网宁夏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病重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