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大最可贵在“中”不在“大”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2日09:04 南方日报

  南北学者康乐园里共话“中大精神”

  中大最可贵在“中”不在“大”

  对话人物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著名学者,1977年—1984年就读于中山大学中文系。

  万俊人: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博导,著名学者,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

  陈春声: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徐安龙: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因为母校80寿辰,前晚,四位南北学者坐在了一起。不论是曾经求学中大的陈平原、万俊人教授,还是留在了康乐园里潜心学问的陈春声、徐安龙教授,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观点也许不尽相同,但说起母校,个个兴致盎然。

  北大是自由学术天堂,清华崇尚科学,而中大取其“中”

  记者:在你们心中,中大是个什么样子?

  陈春声:我一直记着一位老前辈说过,“中大最可贵之处不在‘大’,而在‘中’”。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中大的优势不在于她的规模,而在于她一直都能遵循学术规律正常发展。

  万俊人:我的求学治学经历了中大、北大和清华,由南到北,每所大学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清华崇尚科学,北大是自由学术天堂,而中大则恰好在这两者之间。怎么个两者之间,很难说清,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陈平原:我曾不只一次提及,大学教育的微妙之处,在于如何“为中才定规则,为天才定空间”。清华注重定规则,北大更愿意为天才留空间,中大在我的感觉中,取其“中”。

  在中大读书,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山先生所题的“学生要做大事,不可(立志)做大官”,是中大的灵魂,对我的学术、心理成长影响很大,我一直记着。有一次回母校,发现原来镌刻在小礼堂的这句话不见了,于是写文感怀,后来才得知是小礼堂装修,在这里向母校致歉。

  徐安龙:我从小就想学自然科学,高考之前就看哪所大学植物学研究在全国有名气,一了解,就报了中大。4年之后,拿着奖学金去美国深造,最后还是选择回母校教书。在南方、在中大做学问有种很实在的感觉,有一说一,没有的也不会吹大。特别是做科研的,只有在实验室里证明了,才能说它是正确的。

  记者:这所大学对你们影响最深的是什么?

  陈春声:广东比较自由,不怎么理会别人怎么看,这点也影响着中大。在中大生活,很自由,你做得很好,别人赞扬的话并不多;你做得不好,也没有那种强烈的“己不如人”的压力,这种氛围对最好的学者来说是很好的。因为最好的学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有独立的思考空间,靠自身的内在驱动力前进。如果是“中才”,则会形成固步自封、懒惰的习气。

  陈平原:20年前,我还在中大读研究生,去北大查资料,递上介绍信,人家问“中大在哪里,在南京还是在武汉”,这件事对我刺激很大。好多年前我对中大领导提出过建议:不要再提“华南最高学府”、“华南第一”,这种提法毫无意义,定位为“华南最高学府”,把自己封闭在南面,自我限制。中大不是华南的大学,中国的大学应该有创办为国际名校的视野。事实上,广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处在政治、文化中心,这使它形成思想独立、不容易被人左右的氛围,学者思想活动的余地也大,这点对我治学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万俊人:南北之间还是有差异的,在中大听的哲学课程,老师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个很系统的思维训练。因此,我受中大影响的程度可能比北大还要大。后来在北大听课,老师可能一个上午都是在讲故事,自己回去回味一番,才知道老师不仅仅是讲故事这么简单,所有故事都为说明某个道理。

  大学精神讨论准不准确无所谓,关键在于它可以凝聚人心,畅想未来

  记者:中大曾在上世纪90年代末发起了一场关于“中大精神”的讨论,搞得轰轰烈烈,你们有听说过吗?

  徐安龙:那时我刚回国不久,并没有参加到这场讨论中,但仍感觉到当时学校的气氛有点沉闷,尽管地处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但这所学校做学问的氛围却不大“前沿”。从这个意义上讲,那场讨论起码引发了中大人的激情。

  中大精神给我的感觉有两个:一个是实事求是做学问,这态度在陈寅恪先生身上体现得最生动。第二就是包容的精神,我的恩师、培养了100多个博士生、硕士生的张宏达教授在我上任生科院院长的时候送我四句话——“见人之强、容人之量、用人之长、急人之难。”这四句话,我一辈子都记得。

  万俊人:那段时期,中大比较艰难,以我所在的哲学学科来说,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中大哲学已经陷入了低谷。不过这几年中大的确进步很大,现在的哲学已经在国内排在前四,从这个变化也可以看出当年的上世纪那场讨论的巨大作用。

  陈平原:北大百年校庆的时候也在讨论“北大精神”,我不太赞成这样的提法。所有的精神都在建构中,没有不变的精神,想用一句话来概括一所大学的精神,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国外著名的学府,哈佛和耶鲁都有校训,但都不曾有过什么“哈佛精神”、“耶鲁精神”。为什么中国人就喜欢这样概括?我想,是因为大家都想用一句话、一个口号来记住中大、北大。我可以理解这样的愿望。

  这种讨论可以进行,准不准确、能不能概括,都无所谓,关键在于它可以凝聚人心,畅想未来。因此,与其争辩什么是“中大精神”,不如直面中大目前的现状,怀着虔诚、期待的心情参与到新的学术传统的创造中,这才是最重要的。

  陈春声: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当我们试图用口号或一句话抽象地概括归纳的时候,理性往往会在这里失效。学校也知道这样做有风险,讨论进行了一年多,最终也没有定论,后来出了一本书《凝聚中大精神》,把所有有代表性的观点全收集了进去,李延保书记还写了个漂亮的序,他的这个序不是几句话的归纳,更像是对中大历史的回顾,不下一个结论,目的达到了就行。

  在现代大学激烈的竞争中,中大应该有更前瞻的眼光,更大胆的动作

  记者:说了母校那么多的好,那各位学者认为中大在这80年的发展中有没有一些需要反思的地方?

  陈春声:教授可以批评自己的学校,这是一所好大学的标志,中大现在就有这种氛围。我认为中大师生的国家、民族意识相对比较薄弱,这不仅影响到学术上的竞争力,而且会影响到人文精神,这决定了他们的眼界、毅力、研究的内在驱动力与北方学者相比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陈平原: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每所大学的教授们都说自己学校的不好,而毕业出来的学生都说母校好,我虽然在中大只读了7年书,但我是南方人,我深知南方人的聪明、勤奋、精明、实际操作能力,但有时会显得有点小气,格局上会小气一点,做学问各方面都到了,感觉就是差最后一口气。中大是有自己的优势的,除了中大本身的力量之外,广东省地方政府的支持也是重要优势。以中大现有的学术基础、经济实力,加上制度上如果有好的创新,中大一定可以成为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在目前高校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中大如果能借80周年校庆的机会建立良好的学术环境,吸引更多一流学者,潜力还是很大的。

  万俊人:批评母校是爱之深,责之也深,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不足,我欣赏母校的细致,但有些的确还不够大气,例如在人才聚集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在现代大学激烈竞争中,应该有更前瞻的眼光,更大胆的动作。

  徐安龙:我说过中大在中国要超过北大、清华,很难,所以我们要有国际眼光,要大胆走出去,去与世界一流大学交融,真的开辟出自己一条鲜明的道路,思维更超前点,动作更大胆点。

  本报记者 梅志清 谢苗枫

  通讯员 朱孔军 李汉荣

  本文得到广东电视台《前沿对话》栏目的支持,特此鸣谢。

  送一句话给母校

  我希望中大能走出华南。

  ——陈平原

  希望学校未来能更加正常发展。

  ——陈春声

  希望母校的思想、精神永葆青春。

  ——万俊人

  我希望中大能走向世界。

  ——徐安龙

  图:

  左起为徐安龙、陈平原、万俊人、陈春声在对母校精神展开热烈的讨论。

  本报记者 陈健聪 摄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病重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