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张艺谋遭遇埋伏 电影业面临分化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3日08:30 南方都市报

  社论

  日前,北京20多位知名作家、学者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的张艺谋电影研讨会上,给张艺谋的电影开列了“六宗罪”:过于形式化,缺少心灵感受、缺少人文关怀、缺乏想像力;追逐名利、艺术失去了灵魂;崇洋媚外、讨好西方观众;他的电影不是艺术珍品是赝品;历史观陈旧,有文化恋尸癖;提高电影发行门槛不利国产电影发展。这个被媒体称之为“文化界‘讨伐’张艺谋”的事件,随即遭到了张艺谋电影的投资方、新画面公司董事长张伟平的逐条反驳。有关张艺谋的争议再度成为热点。

  似乎是从影片《英雄》开始,张艺谋俨然已成“双高”导演——高票房,高争议。面对争议,张艺谋不以为然,照样在各种场合宣讲他的电影美学和艺术追求,言辞中不乏献身电影艺术的悲壮和力图振兴中国电影的雄心。但这样一个在国际上频频获奖、在票房上大获成功的名导演,文化界对他的评价却日渐走低,大家普遍认为,张艺谋已经从一个艺术家蜕变成了商业主义的宠儿,他在市场上的成功,并不能掩盖他电影中那苍白、空洞、虚假的艺术面貌。

  于是,就有了这道时代性的文化奇观:一边是汹涌的批评浪潮,一边是创纪录的票房神话;一边是电影院传出的阵阵哂笑声,一边是排队等待进场的焦灼眼神。在这个由资本、广告和大众叙事所建构的电影神话里,导演、观众和文化学者之间,已经有了难以弥合的裂痕。由于对电影艺术本身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理解,张艺谋和文化界的分歧日益严重,至《十面埋伏》公映,二者之间更是达到了严重的对立。

  这样的对立,似乎昭示着中国电影界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分道扬镳的时代已经到来,而张艺谋成了路标式的人物。他曾拍出《红高粱》、《活着》、《秋菊打官司》等高质量的艺术影片,如今,面对强大的资本运作,他悄然转型成商业电影《英雄》、《十面埋伏》的导演。这究竟是电影界的幸还是不幸,现在还很难作出定论,但商业电影作为消费社会的主流产品,势必继续在中国独领风骚,这是任何批评都无法改变的事实。也许,在张艺谋的内心,娱乐大众、获得市场成功才是他拍摄电影的最终旨归——假若如此,再用艺术电影的标准来评判他,岂非有点张冠李戴?

  艺术指向的是审美,商业指向的是消费。审美要求的是创造和深刻,而消费要求的不过是票房和娱乐。将艺术和商业、审美和消费混为一谈,难免产生理解上的错位——文化界和张艺谋之间的对立,原因正在于此。电影作为文化工业所制造的乌托邦,它既可以是时尚、消费和娱乐,也可以是某些优雅文化、思想的表达,由此形成的不同产品,在观赏诉求上理应也是泾渭分明的。这就好比在西方国家,俗文学和雅文学、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之间,虽然也有交集的部分,但二者的界限历来清晰可见。

  在中国,作出这样的区分也完全必要。因为艺术生产有着自己的规律,受众不同,他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就必然不同。在日益崛起的消费社会,称雄于市场的必然是经过商业包装的文化快餐,而真正的艺术将退守边缘,有限地影响一个时代的审美风尚。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由商业所催生,它代表的是一种新的电影类型的胜利——尽管他依旧心恋艺术,但他的“探索”,更多的不过是一种迎合消费的技术变化,和真正的艺术创造无甚关联。

  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在商业电影这个层面上承认张艺谋的成就。他毕竟建立起了自己的电影道路,并创造了商业的辉煌。不过,即便以商业电影的标准来看,张艺谋的弱点也是一目了然的,对他进行批评依然很有必要。除了应该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外,张艺谋若想成为商业电影大师,他还得铭记美国当代著名剧作家大卫·马梅在《导演功课》一书中的劝告:“艺术家的任务是把最简单的技术学得完美,而不是去学太多的技术。如此才可以使困难的事变得容易,容易的事变成习惯,习惯的事因此可以变得更加美妙!”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