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完善票决制应克服“圈、压、调”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4日00:08 红网

  地方党委“一把手”实行票决制,这无疑为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注入了强劲的活力,成为一种亮点。11月11日,中共江苏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用无记名票决的方式产生地市级领导干部,首次对拟任无锡市委书记人选进行全委会票决,并把票决的过程通过媒体向社会开放。

  实行省委全委会票决制,这有利于集中全体委员的智慧,从而实现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的目的,进一步体现用人程序的公开、公正、公平、透明原则。然而,从以往的干部选拔任用操作程序来看,票决制虽是一种进步,但要真正公开、公平、公正,合符民意,彰显民主实质,避免走过场,应着力克服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那种“圈”、“压”、“调”现象。

  “圈”,即圈定具体人选。按有关规定和惯例,拟定的党政“一把手”人选,大都实行等额考核和选拔任命。倘若在票决制中依旧沿袭惯例,票决对象始终按圈定的等额进行,无疑会出现新坛装陈酒的现象,步形式主义后尘。宪法学家吴家麟在人大选举中就说过这样一段话:“没有差额的选举,不是真正的选举;没有竞争的差额,不是真正的差额选举。”其实,这种“非对抗性竞争选举机制”,对党委票决制同样适用,同样可行,且更能体现票决制的真正要义。

  “压”,即采取组织措施强行保持高度一致。这是在地方选举任命中出现过的现象。过分强调一致,容易使选举中出现的本属于正常的不同声音完全排除在外。只要一发现风吹草动,便如临大敌,逐一做思想工作,一方面劝当事人激流勇退,自动放弃选举机会;一方面对手握投票权力的人施以种种压力,千方百计保证组织拟定的人选高票当选。表现看这种选举结果十分“圆满”,但实质上是无原则地“服从”,投票人成了地道的“橡皮图章”。实行票决制,在票决过程中就应尊重投票人的选择,允许不同的声音出现,这是票决的本质属性。

  “调”,即对不是组织拟定的人选当选后立即进行调动,称之为“冷处理”、“靠边站”。在票决过程中,只要是合符法定程序、合符党规党纪,无任何暗箱操作,从票决中冒出来的新面孔,就应充分肯定其合法性、有效性,不打击、不排斥,不搞“冷处理”,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票决制的目的是为了选好人、用好人,促进工作。只有彻底革除干部制度中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旧作法、旧框框,用完善的机制保障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才能真正地发挥票决制的积极作用。(稿源:红网)(作者:陆志坚)(编辑:闵君)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