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守护青春与诗意的精神家园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10:03 贵州日报

  金黔在线讯二十岁的杨杨,是贵大二年级学生,初入学的新鲜劲过了,杨杨俨然一副“老生”的派头:上课、到图书馆、参加学生社团……在同学中间,勤奋好学的杨杨颇有人缘,各种活动准少不了她。

  对她,妈妈却越来越不理解了:“洋节日”、“土节日”,杨杨都乐颠颠地过;才上大一,就想考驾照,理由很简单,以后好找工作……“现在的大学生,和我们那年月真是不同了。”妈妈感慨地说。

  从前幽静的象牙塔,如今已满是喧嚣,时代在变,世界在变,我们又怎能期望,大学校园一成不变呢?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高唱的是火红的《我的祖国》;七八十年代传诵的,则是抒情的校园民谣;九十年代,充斥的是罗大佑、周华健;而今天,当红的是周杰伦含混不清的唱腔————撩起青春的面纱,大学时代我们所拥有的精神家园,还有多少未曾改变?

  理想,在书籍中孕育

  11月11日,上午两节课刚完,柳悦就急冲冲往图书馆跑,“不早点不行啊,一会就没位子了。”可不,等她赶到时,贵大的图书馆已坐得满当当的了。

  管理员告诉记者,很多学生到这里来,都是在工具书上查找资料,纯粹阅读的并不多。“是啊,好像没那种心情坐下来好好读书了。”柳悦说。正在准备考英语四级的她,也是来这里找资料的。

  几乎每一个大学生都会告诉你,在现如今的大学校园里,GRE词汇一类的书差不多人手一册。在校园里随处可见捧着英语词典、托福词汇或GRE词汇的学生。

  不久前,《文汇报》在几所高校作了一次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结果发现:包括英语词汇在内的应用型书籍占据了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一半以上。所谓的应用类书籍,大致是指英语、计算机、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考试用书。

  这与近年来日益升温的“考证热”不无关系,应用类书籍成为“最流行”的根本原因在于“发展需要”————就业形势紧张,多一张证书就多一份保障。不少学生感叹,曾经以为进了大学总可以“松口气”,看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没想到大部分时间还是花在了考试上:考托、考GRE、考计算机、考会计师或是律师等等。

  “这是个方便面时代。”一个大学生这样对记者说,“我们无休止地‘啃’着数万个单词,眼里跳跃的是无数个数字符号,心里想的是如何快速成功,剩下的时间只够用来看这样一些书————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像方便面一样实用、快速、方便。”

  在贵师大附近的一家书店,《一生的忠告》、《成功学教程》、《社交口才》、《你是最受欢迎的人》、《迅速改变人生处境》之类的书籍颇受欢迎,摆到了最显眼的位置。

  此外,娱乐休闲类书籍也卖得很好。“平时除了应付各种考试之外还要拼命读英语,根本没有时间可以用来看什么名著;畅销书简单好看,不用动脑筋。”面对记者的疑问,学生的答案大同小异。

  而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经典文学作品却乏人问津,在快餐文化热闹登场之时,《红楼梦》、《茶花女》寥落了。

  这些读着卡通漫画成长的“新新人类”或许并不知道,在不远的过去,一本书可以影响几代人,一部《青春万岁》,激起多少学子的满腔热情,令他们舍弃大城市的繁华风光,来到祖国的边陲、山区———在那样的年代,书籍与理想同在。

  当一位从上海到贵州支边的老教授给柳悦她们说起这些的时候,一直把找份好工作当做目标的柳悦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失落,“很少想起理想这个词,但至少,理想不应该只是找个好工作这么简单。”

  当天晚上,宿舍里“恳谈会”,大家说到了理想……

  “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出现这样的情况很正常,但纷繁过去,总会回归。”一位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高校教师说。

  理想,正如那些经典书籍,经历时间的打磨,在我们的灵魂深处,隐隐发光,默默等待着我们的归来。

  理想,在社团中闪光

  每年新生入校,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社团的招收广告了,各式各样的社团让新同学目不暇接,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社团。

  “报名的人可多了,像我们广播站,考的人就特别多。”事隔一年,周晶仍为当初被广播站选中而庆幸不已。

  周晶就读的贵阳医学院,注册的学生社团有23个,参加人数3000多,占学生总数的30%。

  学生社团不仅仅是一种组织、一种文化,更是大学生活中最富有朝气和诗意的乐章,“社团是我们寻梦的地方”,也许这正是社团的魅力所在。

  与校园的喧嚣同样,现在的社团不再像过去那样封闭和单一,在传统的广播站、文学社之外,又衍生出了球迷协会、志愿者联盟等等,很多社团不仅仅拘泥于学校范围,而是大胆走出校门,在社会上实践自己,检验自己。

  “参加社团,无非是想锻炼自己,如果仅仅只在校园活动,那还有多少意义呢?”对此,绝大多数学生都表示赞同。

  在贵州民院,火爆的社团,不光是风花雪月的广播站、文学社,还有法律系的学生法律援助中心。中心的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那些前来求助的人们,至今共接待来人来访上百人次,承接案件数十件。

  做这一切,他们没有要求任何报酬,尽管很辛苦,“看到别人因为自己的帮助而摆脱了困境时,那种愉快是金钱不能带来的。”一位中心的同学由衷地说,在他的抽屉里,珍藏着那些他曾经帮助过的人们写来的信件。

  也许,这已足够。

  实际上,在大学里,以公益活动为主的社团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

  原贵州工业大学红十字会一成立,仅3天时间,就有了1100多名会员,当时的热闹场面,发起人之一的方嵘至今仍历历在目。

  患有小儿麻痹症的他,得到朋友、同学,甚至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很多的帮助,“上楼梯,有人扶我一把,帮我拿一下书包,我都觉得很温暖。我也想帮那些有困难的人。”这便是方嵘他们创办社团的初衷。

  勇于实践,注重实效,这是当代大学生最显著的特点,而这些与大学生活形影相随的社团,默默地承载着历史与时代的烙印,当一切烟云散尽,岁月蹉跎,青春消逝,还有多少故事我们能够记得?

  我们会记得,记得我们曾经付出的真心,以及因此而感受到的快乐与满足。

  精神的诉求,理想的彼岸,社团长久不衰,正在于此。

  理想,在传承中延续

  每天,李杨的日程表都安排得满满的,除了正常的课程和活动外,每周有两个下午的课余时间,属于京剧。

  “开始只是好奇,接触多了,还真觉得有意思呢。”这个贵大二年级的女孩,显然对京剧着了迷。

  在贵大,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正悄悄改变着学生们的生活。

  一切缘于该校传统文化促进会的成立,其宗旨是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下设读经会、戏曲社、诗词社、民乐社和书画社等多个兴趣小组。

  参加了戏曲社的李杨,讲起京剧来,头头是道:“京剧讲究唱念做打,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学了将近一年,李杨自称连皮毛都没学到,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也引发了她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的愿望和兴趣。

  于是,李杨又参加了古文班的学习,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传统文化发烧友”。

  据该会发起人和资助者之一的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张新民教授介绍,创建这个社团的初衷,是想通过这种有组织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在学校乃至全社会营造一种尊重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和研究传统文化的学术氛围。

  民族以文化为记忆,亦以文化而延续。触摸我们的文化,犹如打开尘封的记忆,直面过往的辉煌与沧桑,让我们真切地看到,我们的民族在精神上是如何穿越历史、走向现代的;在这条道路上经历了哪些曲折、困苦、灾难……中国真正的灵魂史和精神演化史就是这样于古老的艺术与文字中若隐若现————年轻的李杨怎会不沉醉其中?

  “当你面对如此深沉的文化时,你真的会忍不住一次次在内心呐喊,我们的民族一定要强大起来啊,这种愿望会很强烈很强烈。”说着这话,李杨神色凝重。

  民族的理想就这样,和灿烂的古老文明一起,在这个喜欢吃哈根达斯冰淇淋的女孩心中扎下了根。

  大学,应该是人文精神的养习场,是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摇篮。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大学里,过多地重视对书本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对大学生精神家园的经营和建设,幸运的是,这正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上月,中央出台文件,要求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我省各高校也作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努力,在莘莘学子的心灵深处,呼唤的是怎样一个家园,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编后

  曾经也是大学生。

  那时青春才刚刚起锚……

  事隔多年我们才知道,那时,我们已为自己的心灵播下第一颗种子,为理想洒下第一滴汗水。对精神家园的渴求比任何时刻都迫切。因此,大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并非职业培训场所,也不仅仅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机构,更是培养人、造就人的园地,为人的全面、理性发展提供精神资源,开启人的心智,开阔人的境界,给人以健康的精神,使人成为健全的个人。

  而在少数大学里,却将教育的重点放在了技术知识上,重“育才”而轻“育人”,我们以为,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依然停留在《青春万岁》那个年代。

  但在我们如今所处的时代,莘莘学子的生活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思想、行为及生活方式卷入了开放大潮的荡涤之中。

  面对多变的世界,一些人迷失了,继而引发多种问题,高校大学生犯罪、自杀等事件屡现报端。

  可喜的是,这一切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如同伟大的艺术作品,对高尚人格和崇高理想的追求,应该是我们精神世界最永恒的目标,“育人”与“育才”也应实现同重。

  在传授他们宝贵知识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该送上一份心灵的鸡汤呢?

  作者:王琳 熊诚 陈丹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