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宜兴社会救助体系遍布城乡 涵盖各弱势群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11:09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社宜兴十一月十四日电(文强戴刚)前不久,在宜兴打工的因患眼疾而生活陷入困境的民工张永胜领到政府发放的三百元救助金,一年来他已领取了三笔这类救助金计一千一百元。政府的关怀和救助使这位朴实的民工激动得泪流满面。 这是宜兴市创建“六位一体”社会救助体系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一体系就像一张巨大而结实的救护网,遍及宜兴城乡、涵盖各类弱势群体,使困难群众都能得到及时救助。
宜兴市实施的“六位一体”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对低保对象实行制度救助,对受灾对象实行灾害救助,对“五保”对象实行供养救助,对特殊对象实行定期救助,对急危对象实行慈善救助,对特困对象实行优扶救助。 社会救助工作全面展开两年来,该市用于社会救助的支出已达一点一亿元。目前在宜兴,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不分本地外地,不论城市农村,都能得到及时的救助。特别是一九九八年五月,宜兴市在江苏省率先开展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几年来宜兴市城市居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并进,使应保尽保率和资金兑现率均达到百分之百,累计发放保障补助金近四千万元。 目前,该市有一万零二百多户、近二万人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低保对象占全市总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七七,农村低保人数占全市农村人口的百分之二点三四,全市城乡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宜兴市在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中,投入五千一百万元新建、扩建和改建了一大批农村敬老院,“五保”老人的供养率达到百分之百;每年都对优抚对象和破产企业职工等实行定期定量救助;筹资用于受灾群众的住房修建、伤员治疗和灾民日常生活;对特困对象在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用电、用水等方面实行了优扶救助。 社会救助体系在宜兴市发挥着社会“救护网”和“减压阀”的功能,有效地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