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杨振宁:大师不能远离学生 讲师也可担任博导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21:30 人民网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近日应邀来宁,与南大、东大部分华英文教基金获得者及长江学者座谈。82岁的杨振宁教授今年9月开始在清华大学执掌教鞭,为清华物理系和基础科学班大学一年级本科生讲授普通物理。

  作为大师级学者,怎么会给普通本科生授课?杨振宁教授激情纵论大学人才培养,鼓励国内高校教师要努力成为引导学生走向科学和人文世界的灯塔。

  “国内的本科教育不比美国差”

  杨振宁教授对国内的本科教育评价很高。他说,“回国后,很多想留学的人都咨询是否应该本科阶段出国,我总是奉劝这些人在国内读完本科再考虑出国。其实,国内本科教育重基础,学生有非常扎实的根基,我自己就是这种教育模式的受益者。”杨振宁特别提到南大物理系和数学系本科毕业生在教学、科研中取得的成绩。他自豪地说,在美国两位最出色的华人数学家是田刚、夏志宏,他们都是南大毕业的;这几年来南大程崇庆教授在解决Arnold扩散问题这一动力系统领域的著名难题中又取得了突破,这一问题几十年来一直为国际顶尖数学家们所关注。他坦言,像清华、北大、复旦、南大等国内一流高校本科教育并不比美国的哈佛、普林斯顿差。

  中美教育模式的异同

  杨振宁说:“我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又在美国生活了五十多年。我觉得现在中国的发展是史无前例的,是一个大时代。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到这个伟大的时代中。”

  杨振宁教授认为美国高校研究院把最前沿的研究工作引入高校教育阶段值得称道。“美国的许多学校,包括从小学到大学,在学生管理方面都比较松散,只要学生不违反法律和校纪,学生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学校不能干涉;而校方如果破坏纪律则会遭到学生的指控。当然美国高校科研工作比中国成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生活、科研条件非常好,吸引了许多优秀的外国学生。而中国高校相对而言,规矩较多,这种教育体制导致学生兴趣太窄,学校要引导学生适当补充其他学科的知识。”

  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很重要

  怎样才能成为吸引学生的好老师?杨振宁认为,作为一个成功的教师,重要的不是教会学生某个公式,某个概念,而是使他对这门课程和学科产生兴趣和热爱。

  他特别介绍了美国比较成功的渗透式教育。“美国大学里每个教师都应有自己一套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许多教师十分注重调动和迎合学生的兴趣,常常运用许多幽默、故事和诙谐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特别注重启发式和讨论式。虽然这种教育方式也会使学生在学习初期往往对所学的内容不太清楚。”杨振宁教授认为,这种美国的渗透式教育从知识的学习角度来看,它不在于给学生什么明确的、系统的知识,而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一点一滴的体会进行学习。“这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高校教师分工制度要改革

  杨振宁教授对国内的博导制度有着自己的想法,他认为,讲师、副教授应该都可以担任博导,这些三、四十岁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活跃在科研的第一线,他们可能有些想法不够成熟,但同时能有很多鲜活的题目给研究生做,带领他们在最前沿冲锋陷阵,而大师级的人物可以转过头来注重本科生的教学。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深得人心,被认为是大学须秉持的理念和发展的趋势。但大师不能远离学生的。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环,而教师是引导学生走向科学和人文世界的灯塔,这种角色定位决定了教师作用的关键性,知名的教授、学者因拥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科学理念,乃至有些人本身就是不少学生的精神偶像,所以他们对学生的影响力和导向性非常大。”(钟梅苏新耿联)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