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腐败路”?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6日08:52 南方日报 |
声音 李云峥 交通部门出问题已经见怪不怪了。仅从1997年以来,就有新疆、四川、广东、湖南、江苏、北京等10个省、市、自治区的10余位交通厅(局)长相继落马。而高速公路造价畸高、还贷不到位、收费价格过高等现象,均是社会上颇有异议的热门话题。针对交通系统屡屡爆出腐败大案,许多人甚至戏言:交通部门领导的办公室后面直通着监狱,而一条高速路建成也就意味着某些人的腐败之路已经走到了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高速路成了一些人的腐败之路? 笔者以为,这和我国公路投资主体错位有着密切关联。 首先,在我国公路建设的投融资体制中,中央财政投入只占15%,地方政府、国内商业银行的贷款却占到80%以上。因为中央财政投入在高速公路投资中只占很小的比重,项目、资金、市场的“三集中”,使高速公路建设权绝对地掌握在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手中,“交通厅长现象”的出现便有了先天土壤。 其次,由于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贷款占高速公路投资的80%以上,高速公路自然需要通过收费来偿还贷款。高速公路不菲的收费成了运输成本中的一环,再加上高速公路征收通行费多是按单车核定吨位征收等管理漏洞,使得超载愈演愈烈;而超载问题反过来也使高速路的维护成本大大增加,致使许多高速路提前进入大修期。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高速公路归还银行贷款很难到位。高速公路建设中“贷款→收费→超载→成本巨增→还贷困难”的投资陷阱初见端倪。 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当前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期,一张庞大的免费高速公路网对于我国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意义重大。高速公路freeway可直译为“免费之路”,在全世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数最长的美国,绝大多数高速公路是不收费的。在大国经济中,国内市场的重要程度绝对不亚于国际市场。以同样搞大国经济的美国为例,其经济腾飞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发达的免费高速公路网,以及由此形成紧密的国内统一大市场。 值得欣慰的是,11月1日正式实施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中明确指出了“坚持非收费公路为主,适当发展收费公路”的公路建设发展方向。可见,真正把高速公路建设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而不能像以前那样把它当作赢利性项目来建设和操作,将是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投融资体制和结构改革的趋势所在。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4.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