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选拔人才能否不刻意渲染年龄与学历构成?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7日00:07 红网

  据报道,国务院国资委已圆满完成22户中央企业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高级经营管理者的招聘工作。新华社的电讯稿称,年轻化成为这次公开招聘结果的最大亮点,22名被聘用人员中最大的48岁,最小的34岁,平均年龄只有39.91岁。研究生学历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占70%以上,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一年以上经历的4人。(见11月16日新华网报道)

  近些年来,这种在人才选拔中刻意渲染年龄与学历构成的做法,一直为用人单位和媒体津津乐道。对此,笔者却不以为然,认为并无多少必要,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是对科学人才观的一种歪曲与误读。道理很浅显,科学的人才观应该是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人才观,而绝不是年轻化、文凭化的人才观。如果按照年轻化、文凭化的标准,古今中外,恐怕不知会有多引领时代风骚的杰出人才会被湮没。姜子牙岂能八十岁再出歧山,年逾七旬的美国前总统里根和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现任韩国总统卢武铉,也自然无法实现他们的人生抱负。

  不可否认,在“文革”刚刚结束时,人才选拔突出年轻化与高学历标准,确实对打破领导干部终身制,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然而,如今早已时过境迁,在人才选拔中,对于年龄和学历的要求已经十分苛刻。如果仍然大肆渲染年轻化和高学历,必须会造成片面追求年轻化和高学历,致使一些特殊的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近些年,有些地方和部门出现的年龄和学历造假,很大程度就是在这种体制下逼出来的,有些地方和单位不是从工作需要出发,而是为装点门面出发竞相引进高学历人才,造成人才浪费与闲置,都足以证明这一观念的落后与可笑。

  因此,以笔者之见,对科学人才观的正本清源已经势在必行,实在应该好好刹一刹片面追求和刻意渲染年龄与学历结构的不良风气了。且在这一方面,国家政府机关更应该走在全社会的前面,为全社会做出榜样。(稿源:红网)(作者:阿默)(编辑:徐志频)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星座炫图
属于你的星座诠释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