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7日05:31 人民网-人民日报 |
程安东 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当前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人民生活虽然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还比较滞后。实践证明,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优势特色产业是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的源泉 欠发达地区往往在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处于劣势地位。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核心是选准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经济发展战略。引导、扶持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最优选择。 发挥欠发达地区比较优势的需要。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谁拥有了竞争优势,谁就能赢得市场份额,也就赢得了发展的动力。认真分析研究本地区产业发展的现状,寻找具有区位优势、成本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的优势产业,是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的有效途径。从经济实力、技术水平等方面看,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悬殊。在不具备绝对优势的前提下,要想从分工和贸易中获得利益,就要生产具有相对成本优势的产品,并根据资源优势使用本地区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只有结合自身特点,利用比较优势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才能找到适合本地发展的道路,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提升欠发达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需要。竞争的胜负主要取决于竞争主体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和较高的稳定性,能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独特性是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要素。打造地区独有的竞争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使竞争对手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难以模仿和超越,将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优势特色产业具有天然的进入性壁垒,具备构成欠发达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一个地区参与竞争、促进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培育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极的需要。在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高强度经济增长通常会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进而对整体经济产生带动作用。增长极的形成是一系列条件契合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有有特色、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目前,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缺乏增长极,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培育经济增长极的必然选择。 欠发达地区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需要。乡镇企业的第一次创业是在短缺经济条件下完成的,靠的是“船小掉头快”的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求关系、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乡镇企业面临着二次创业。二次创业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提高产品质量、科技含量和企业的创新能力。靠优势特色产业这个载体,靠经济利益这条纽带,可以整合力量,明确分工,形成规模实力,获得规模效益。 以优势特色产业提升产业结构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高新技术产业和中等实用技术产业的关系。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高回报和高成长性的特点,是欠发达地区赶超发达地区的助推器。但资本积累不足、经济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是制约欠发达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因素。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在于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中等实用技术产业的关系。在不具备全方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下,欠发达地区应该结合自身特点,优先发展可以服务于本地区中等实用技术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这样,高新技术产业不仅可以从中等实用技术产业的积累中获得足够的资本,而且把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大降低了创业风险;与此同时,中等实用技术产业因为获得了高新技术的支持,产品的附加值和差异化程度也将得到大幅度提高。 优势特色产业的数量扩张与质量提高的关系。优势特色产业的实质是技术上的独特性,是产品和劳务的异质性与相对垄断性。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重点是处理好数量与质量、规模经济与边际收益、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的关系,既要通过规模扩张来获取总利润的最大化,又要通过技术进步来维持优势特色产业的相对独特性,同时还要做好有关知识产权的保护,确保在产业发展、规模扩大的同时,保持产品的品牌优势,使其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利润率,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持续的动力。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全国乃至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欠发达地区要想得到持续发展,必须拥有合理的产业结构。一是大力提升产业结构的协调化程度,促进地区经济与国民经济乃至国际经济的契合程度,增强地区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差异性、互补性和关联性。二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使地区产业达到高加工度、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是动态的,它取决于全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结构调整。只有不断分析国内、国际市场,认真研究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努力协调与上下游产业的关系,结合自身特点,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处理好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全国乃至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 适应世贸组织规则,以优势特色产业参与国际竞争 把优势特色产业做强做大,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还应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不但要有好的产品、好的服务,还要熟悉市场运作机制,关键是要熟悉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特别是世贸组织规则,降低交易成本。一方面,我们现有的以及将来制定的经济贸易的法律法规,必须与世贸组织法律制度的要求相协调;另一方面,必须按照世贸组织的有关要求和规定开展经济贸易活动,在世贸组织框架内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世贸组织是权利与义务平衡的产物,它所构成的多边贸易体制,有利于各成员平等地进行市场竞争,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为了积极适应世贸组织规则,一是树立规则意识,充分认识市场竞争与优胜劣汰的必然性,强化在规则的框架内公平竞争的观念,坚持按国际规则办事;二是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从根本上推进体制改革,真正转变政府职能,消除行政权力对市场运行的直接干预,为发挥规则的作用创造条件;三是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新规则的制定,从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制定者,并在规则的制定中维护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四是尽快培养一大批熟练掌握世贸组织规则的专业人才。 (作者为全国政协常委) 《人民日报》 (2004年11月17日 第十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