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陶世龙论中国古代科学(三)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7日12:52 人民网

  科学在中国的困惑(三)

  陶世龙

  中国本信巫

  鲁迅先生说:“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讫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中国小说史略》“”)

  我感到,鲁迅先生对中国的这一特色抓的真准。巫风在中国,六朝以后也未曾稍减,它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遍及社会底各阶层,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方面,有的已成为风俗,被他潜移默化而不自知。科学在中国最大的对手不是别的而是巫术,或者说巫教、巫文化。

  巫的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已有巫字,说明在殷商以前就已出现了。甲骨文专家许进雄教授将巫字的演变归纳如右下图(据许进雄,古文谐声字根,台湾商务印书馆,1995台北第一版)最早的巫字是两个工字的交叉,大概是行法术时所用器物的象形;以后加上两个人在跳舞,是巫用形体动作请神灵降临。

  甲骨文时代的巫,是男巫女巫的通称,后世女巫才称为巫,男巫叫觋,《说文》中对巫的解释是:“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据说他们能使鬼神附体,或用其他方式见到鬼神,总之是具有与鬼神沟通的功能而不同于常人。传说有个巫咸,能知人生死祸福;黄帝作战前,要找他用蓍草来占卜;还有记载说,他的儿子巫贤当了辅佐殷王祖乙的大臣。论起来,祖乙与黄帝年代相去很远,他们父子的寿命真够长了。但既是传说就不必那么较真;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时的巫,地位是很高的,因为他们是那时最有文化的人,又能将人间事向鬼神报告并把鬼神的指示带回来。但担的责任也大,譬如天不下雨,便将巫脱去衣服放在太阳下曝晒,甚至架起火来烧,以为这就可以惊动鬼神,下雨来救他,结果烧死了不少;战国时西门豹治邺,将用河神的名义诈骗钱财危害人民的巫,统统扔到河里去,说是请他们去通报河神,就是这古法的应用。

  治病也是巫的专业,那时得病以为是中了什么邪。就找巫来驱邪。用唱歌跳舞,或口中念念有词及其他奇怪的形体动怍来行使法术;有时也给病人吃点药物。巫在表现鬼神附体或作法前,自己也常要吃某些药以求得兴奋,因为他得表现出与平时不同的癫狂状态,这些药是他们一代一代靠经验积累起来的,只有他们才有和敢用;还有象占卜的时候需要将龟甲或兽骨烧出裂纹,一般人不会烧,而巫则能很快就完成,他们确一些有别人没有的本事,于是成了“招神,逐疫,禳灾,除不祥”的专业户,巫是他们的姓氏。

  殷人特别崇奉鬼神,杀了许多牲口还有俘虏和奴隶去祭祀,但最后被周人灭了。比起来周人不那么信鬼神,治病也开始有专门的医生,巫不那么重要了。医是从巫分化出来的,传说巫彭是医的开山祖。

  儒家的兴起并成为正统后,子不语怪力乱神,巫的社会地位变得低下,加上有些巫(这时一般是女性了)出入宫廷,交通权贵,介入宫廷权力争斗,在政变失败后受到严厉镇压;而野心家用巫术来蛊惑人心,制造社会动乱,历代都有,皇帝对这种人也很警惕,从社会的表面看,以巫为职业的人不多了,但如从人的思想与行为来看,巫风实仍未减,而且已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像旧时家家都有本黄历,里面什么时候出门、嫁娶、动土才吉利等内容,以及社会上扶乩、请神、看相算命等等活动,也都是巫风的流被。所以我用了巫文化这个词。以巫为职业的巫婆神汉也仍然有,可能因与巫蛊之类害人之事相关,名声不好,但人们实际上还是信的;而不用巫的名号,换个装束,以什么高人、大师的面貌出现,实际干巫的事,更是可以风行社会。宣称自己能与无形的神仙鬼怪沟通,能预知未来,致人祸福,总之是通灵不凡之人,是他们共同的特征,把握住这特征,要有科学的武装,识别他们其实也是不难的。可惜在中国信巫而不信科学,因无科学而更信巫,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怪圈,要突破实在是太难了。

  巫风所及并非尽限于市井,往往高层还更热中,由此直至可以影响军国大计的事件屡有发生。随手拾来,就有:

  南北朝时南齐的末代皇帝萧宝卷,信奉据说是死后成为钟山之神的蒋子文,还有个宋徽宗,相信妖人林灵素,都是因此误了大事的昏庸亡国之君。

  令曹操叹羡“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到了晚年相信一个名叫王表的神,这位神,“不见其形”而是靠一位名叫纺绩的婢女沟通,孙权把这位无形的神封为辅国将军罗阳王,在都城修建馆舍迎去请教。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这句名言就是后人孙盛对此事有感而发的。

  近在清代,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荒唐的事。那是在鸦片战争后期,道光二十一年,林则徐因主张抵抗英军而皇帝想和,早已被撤换,但这时皇帝忽然又要抵抗了,将主和的钦差大臣琦善撤职换成奕山,还派去了一位打内战很内行的果勇侯杨芳当钦差参赞大臣。这位果勇侯一到广州,马上下令“广收马桶,排列沿河”,还在城隍庙做法事,将符水装入坛中埋在地下,“种种设施,不一而足,其捍患御侮之法可谓良且尽矣。”(广东军务记,收在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Ⅲ,神州国光社,1954)

  须知这不是在武侠小说或仅供消遣的影视中,而是面对英军入侵的备战行动!结果可想而知,英国人不吃这一套,这位钦差参赞大臣也下台了。

  相信巫术并以国家的名义用它来与科学创制出来的物质力量较量,还发生过更大规模的一次,大家都会想到,那就是义和团的行为。

  西方科学技术与中国巫术较量的结果,中国方面一败涂地,于是也想到应该向西方学习了,但是当时的当权者以为洋人比我们强的,无非是船坚炮利,想要的仅是西方的技术,叫做“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在精神世界中还是“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也就是后来概括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连最著名的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也这样认为:

  “吾国人之所以逊于世人者,但在物质而已。物质者至粗之形而下者也。吾国人能讲形而上者,而缺于形而下者,然则今而欲救国乎,专从事于物质足矣;于物质之中,先从事于其工艺兵炮之至粗者,亦可支持焉。(《物质救国论》,1905)

  此时中国人没有科学这个概念,连“科学”这个词也没有。科学一词是日本人翻译时用的。1902年,桐城派文学大师吴汝纶奉命筹办京师大学堂,因中国从未有过这样的学校,便到日本去取经,日本人告诉他,日本的兴起是因为重视教育,而他们的教育已不是以中学为体。他们说原先日本也是“专奖励孔孟朱氏之学,童儿八、九岁读书,先自四书始”但是他们在美国的炮舰打开日本的大门后,便“上下一心,学泰西之学”。他们不把科学当成形而下者,而是认为这是古代东方所从未考究过的,“其理则天地固有之理,而世界万国所通有,决非西人之宜私者也”。他们不赞成“中学”“西学”的提法,认为你中国人学到手了就成了你中国的学,何必计较用什么名字。(吴汝纶东游丛录,1902,日本东京三省堂书店)

  对待“西学”的这两种态度一比,中国败于日本的原因,也不难清楚了。日本人是把科学真当一回事来学,而且是作为“普通学”,全民来学。中国则不然,就要技术,如翁文灏后来所感叹:“试想中国自咸同以来,即重洋务,即讲西学,也就是现在所谓科学,设局印书,出洋留学,提倡甚是出力,但所谓西学者,仅视为做机器造枪炮之学,惟其只知实用不知科学真义,故其结果,不但真正科学并未学到,而且因根本不立,即做机器造枪炮之实用亦并未真正学好。而且只知读他人之书,不知自己研究,结果译书虽多,真正科学并未发生。”(科学,第10卷第1期,P1-2,1925)”高级知识分子尚且如此,遑论一般民众。

  这就是尽管中国巫术在物质世界中的较量失败了,在精神的领域中仍能对科学占优势的原因。所以在鸦片战争结束后半个世纪,鲁迅的保姆长妈妈还在一本正经地告诉他,如果妇女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

  在长妈妈的面前,科学没有立足之地了。无奈在中国至今恐怕还是不知科学为何物,不信科学信鬼神的人多。当然不会重复长妈妈讲述的故事,但什么意念可以动物,发功可以灭掉千里之外的森林大火,如此等等仍广有信众。科学远不是中国巫术的对手。

  其实巫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早期现象。那时人们对自然界的威力心存恐惧,对人生感到命运莫测,巫术由此而生,只是在西方巫的这两部分职能分别为科学与宗教取代,基督教的一主一上帝的教义,是不容许白日见鬼,狐狸成精和由什么大师来扭转乾坤的。而在中国,既无科学,又无强有力的宗教,这就使巫的影响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始终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中国本无科学,进入也不是明媒正娶,是搭着技术的车混进来的,清朝统治者不懂得现代的技术是以科学为基础,要技术,科学也随着进来了,象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地质学的奠基之作莱伊尔《地质学原理》的选编本《地质学基础》,便是作为矿学一类翻译过来的。科学是冲破欧洲中世纪的黑暗专制,摆脱神灵的桎梏而发展起来的,它反映客观存在真理,不因任何权力的干预而改变;是人作为有了独立人格的人,在精神上独立的标志。也幸亏他们不懂得这些,否则扼杀之犹不及。何让引进。

  总之,科学在中国可谓先天不足,但也一百多年了,仍处于困难的境地,常听到呼吁,需要启蒙。我以为如对这巫文化仍无认识,甚至把巫术当国粹,当宝贝。到处推销。科学在中国的前途,仍然不妙,尽管崇尚科学已喊得震天价响。(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星座炫图
属于你的星座诠释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