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杨桥路咋改造本报先预告(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8日12:58 东南快报
杨桥路咋改造本报先预告(图)
  昨日,记者从福州市建设局获悉,为缓解福州市区最拥挤的主干道之一———杨桥路的交通压力,该道路将采取新建立交桥、清理自行车停放点等办法进行清理、改造。

  杨桥路是横贯福州市中心的一条主干道,但因为这段区域内的主干道密度小,车流量大,再加上与杨桥路相交的各个路口容量都很有限,无法提供足够的自行车、机动车等待空间,以致于道路拥堵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杨桥路与白马路交叉路口车辆密集度更甚。杨桥路加建4天桥保畅通

  福州市建设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针对杨桥路的现状和交通特点,建设天桥,实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离是解决杨桥路交通问题最有效的方案。建设天桥能够使杨桥路直行交通免受横向支路行人和自行车的干扰,同时有效保障杨桥路横向支路上行人及非机动车辆的通行安全。现南后街路口天桥已于11月13日正式建成通行,目前福州一中、通湖路路口的两座天桥也已进入桩基施工阶段,有望在年底前完工。

  交通事故频发路况负荷最大的杨桥路与白马路口交会处也将兴建天桥,该天桥将于2005年初动工。据悉,此交叉路口的天桥将呈“井”字型,总造价700万元左右,总面积1241平方米,主桥为平行四边形框架,桥面宽4米。

  在交通行驶方面,白马路口周边绿化带将被改造,以扩大人行道宽度;路口四周人行道建成降坡;取消鼓房酒楼前的停车位;路口交通信号灯采用多相位箭头指示灯。杨桥东路摩托单车同走人行道

  为扩大机动车道,经过杨桥东路的自行车和摩托车将改走人行道,改道具体日期目前尚未确定。目前杨桥东路共有18个两车(自行车和摩托车)停放点,其中9个代管点停放量大,此后将进行大规模调整,并重新划线定位,尽可能做到所有车辆停放点的车辆单排停放,还路于民。

  据悉,对现有杨桥东路上人行道宽度不足4米的地方,原则上不设停放点,改在人行道较宽的路段适当延长停放点长度;所有两车停放点原则上都是单排停放;大型商场门口空地一律用来停放车辆,不得占用人行道;原来商场门口的两车停放点因“两车”行驶不能保留,而又确实需要的,在商场旁另外找适当位置设置;在车流量大、人行道不宽畅,但又必须设置两车停放点的路段,将车辆统一斜线摆放。洋头口道路整治

  至本月20日,福州台江八一七中路洋头口立交桥下的110间店面和36个服装摊点将全部搬迁完毕。

  此次店铺搬迁完毕后,路口将进行改造。届时,桥下绿化环岛将被改造为机动车道,桥面也只允许机动车直行、右转,而左转车辆则改由桥下通行。

  2004年10月27日,本报报道了征求杨桥环岛改造方案的消息,不少市民和专家纷纷来电来信提供方案。

  2004年8月初,福州市交巡警支队邀请公安部交通科学技术研究所潘副所长及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博士对杨桥环岛进行会诊。专家认为首先应扩大杨桥东路的机动车道,增加机动车进口车道,并设计改造人行道,让非机动车和摩托车走人行道。

  2004年3月5日,福州市交警支队采取3措施治理杨桥路拥堵问题,包括沿线路口禁止左转、调整交通信号灯配时、调整路面勤务时间和地点。决策透明好处多多

  杨桥路的改造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了,如今算是有了眉目。本案能否彻底解决这一带的交通难题,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不过,改造的决策过程倒是值得推崇。

  杨桥路改造成为老大难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曾经有句话叫做“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发话就不难”,意思是老大难的问题只要长官拍板就能解决。这可能有现实的无奈,却不符合科学的精神。城市的交通规划涉及的何止交通、经济、人口这几门学科?

  决策部门对此事显然是慎重而又明智的,包括相关部门的内部讨论、包括请公安部的专家现场考证、包括10月底授权本报向市民征集意见……决策部门广开言路,听取各方意见,就是想找到一个最科学的方案。

  胡适说,做学问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城市的规划决策何尝不是如此?从杨桥路改造的决策过程中,我们依稀感受到了这种科学考证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人本城市所不可或缺的。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