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聪明屋”前一潭死水难变活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9日09:47 上海青年报

  >背景

  作为市科委的重大攻关项目,全国首座生态建筑示范楼今年9月在莘庄工业园区内落成,它汇集了国内外60多家产学研联合体的十大技术系统研究成果,具有超低能耗、天然采光、再生能源、智能控制、资源回用、绿色建材、健康空调、自然通风、生态绿化、舒适环境十大特点。技术领先现实生活5到10年,被称作“聪明屋”。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汪副院长表示,已经过关的技术,今后将应用于市民生活中。如能够节能15%的固定遮阳板,明年就将被建委重点推广;2000瓦的太阳能伏电站也已与其他电网并网,让电力部分充分应用。

  本报讯(记者刘晶晶)国内首个生态示范实验楼9月份亮相上海闵行时,其节能、智能的“聪明形象”吸引了诸多媒体眼球。两个月后,当初高举的10大生态技术成功大半,但水质自净不理想和房屋所用的“转废为宝”材料成本太高等“瑕疵”也一一暴露。在昨天举办的相关研讨会上,汪副院长“扬长不避短”。

  耗能仅为传统房屋的1/4;70%建材使用可再生、可循环材料;借助自然通风系统,每小时换气多达20次;借助智能控制,室内二氧化碳超过1000,天窗就会自动打开;笼罩全身的透明遮阳板能让空调的使用时间少2到3个月;内外双层保温墙能让房间冬暖夏凉。“聪明屋”用到的10大关键技术中,超低能耗、天然采光、再生能源、智能控制等都宣告成功。

  但生态房前700平方米的景观水域,原意是在隐蔽式水循环装置作用下,整块水体10天做一次循环,再通过矿石生态滤床等形成水流“自净化”,解决小区景观水普遍的“死水一滩”现象。这一试验到目前为止“失败了”。汪院长说,从9月份到现在,已经靠人工换了3次水,换一次就要1000多块,“死水”还是没能变成“活水”。

  专家认为,“聪明屋”的技术软肋如死水难变活,对于那些有水景的小区提出了如何管理的课题。

  当初最让聪明屋引以为豪的“转废为宝”,却遇到成本不降反增的尴尬。汪院长表示,虽然利用了很多废弃材料,但生态示范楼的成本并不低。如外墙用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全是炼矿废渣、建筑垃圾制成的骨料,新料用量只有普通混凝土的30%,本来应该节约成本,但事实上,骨料提炼的再加工过程耗资不少,算下来还不如用新料。“可能只有形成产业化后,才能解决成本问题。”汪院长说。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