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卫生鸿沟” — 访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房书亭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9日15:30 新华网 |
新华网墨西哥城11月18日电 记者 叶书宏 周喆 正在此间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研究全球论坛的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房书亭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仅10%的卫生研究预算用于防治危及全球90%人口的严重疾病”,这一问题正在引起世界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关注,而中医中药以其低成本和简便灵验的特征,将在未来消除“卫生鸿沟”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房书亭指出,中医药对一些慢性病、疑难症、老年病、功能性疾病和病毒传染疾病疗效显著,而这些疾病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国家的发生率较高,使用传统的西药疗法费用通常很高,普通百姓无法承担,而中医药却可以发挥它的优势。 房书亭举例说,在非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疟疾发病率较高,目前疟原虫已经对传统西药奎宁产生抗药性,许多非洲国家在使用中药制剂青蒿素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目前世卫组织已经把青蒿素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之一。 房书亭指出,在治疗艾滋病上,中药在减少机会性感染,调节免疫系统,提高病人生活品质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优势,例如在坦桑尼亚,中国中医研究院派遣的医疗队用中医传统方法预防和治疗艾滋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实践还证明,中医药在防治非典方面是安全有效的。 据介绍,为了使中药在全球卫生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截至今年9月,中国已经与近50个国家的政府签订了包括中医在内的卫生交流与合作协议,与部分国家开展了中医药政策法规、技术准入和人才培养的政府间合作。目前,在中国境外有中医医疗机构5万多家,注册针灸师10万人,中医师超过2万名。此外,2003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在校留学生有3221名,居自然科学类留学生人数首位。 房书亭指出,世卫组织对于中医的重视力度也在加大。例如,世卫组织与我国合作建立的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已增至7个,而且该组织每年都会在中国所在的西太平洋地区召开传统医药会议,讨论如何发挥中医在世界卫生领域的作用。 对于如何扩大中医在国际社会的影响,房书亭认为,主要有以下工作需要加强。首先,在中药继承和发展上多下功夫,对已有的传统宝贵资源进行发掘和整理,并通过现代科技给予发展和提高,其中包括中医的标准化和法制化问题。 其次,在国内多培养外向型中医人才,使之成为对外传播中医的桥梁,尽管我国已经有32个高校设置了7年制的对外中医硕士专业,但是这方面的人才还不够。 此外,还需继续支持中医的民间合作项目,加强政府间合作力度,通过协议的方式推动签署协议的国家立法,承认中医的合法地位并将其纳入主流医学的范畴。 据房书亭介绍,目前,中药在我国药品出口中只占5%,我国中药在产业化、标准化方面还较落后,一些小型中药材种植区恶性竞争的局面时有发生,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中药材未能全面普及,这些状况一时间难以改变,只能通过政府的政策和市场经济的规律慢慢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