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缓解城西看病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9日15:34 浙江在线

  昨天上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新医疗科研综合楼,铲下第一锨土;再过两年,城西居民就能享受到这幢5万平方米超大面积的大楼所带来的看病便利。

  虽然新大楼以现代化、智能化为方向,处处彰显高效、便捷的医疗,但医院却始终承诺:“我们不会挖空心思地抢占杭城医疗市场的制高点,还是要踏踏实实地把城西的平民医院给办好。”

  作为城西惟一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也是省级医院中最年轻的后辈,成立以来,和杭州迅速发展的城西一样,省立同德医院走着一条高速发展的道路:连续几年业务量比前一年总量翻一番;今年年门诊量达到70万人次,年收入预计可达到1.8亿元。

  解剖一个麻雀,可以看清事物的深层面目;解剖一家平民医院,则可以看出市民最需要的医疗服务之方向。

  70岁陪90岁 看病方便第一便宜第二

  昨天上午,省立同德医院,90多岁的钱翠君老人安静地坐在门诊大厅里,可笑意依然忍不住浮上脸。

  “阿拉是从上海来看女儿的,前几天刚刚坐了观光车去看过西湖。毕竟年纪大了,眼睛不好,心脏也不好,住了几天,就不舒服了。女儿说,这简单,医院就在家门口,我们就一路散步过来了。”

  说话间,老人的女儿徐竞娴已经从取药窗口回来,今年,她刚满70虚岁。“我原来一直住在文二路那头的,10多年前,单位分房,我们才搬到了翠苑四区,那时候,没有城西这种说法,也没现在热闹,人不多,房子也少,走几步出去,都可以看到池塘和稻田了。”

  因为在建工系统工作,徐竞娴的医保一直定点在单位附近的医院。退休之后,虽然路远了不少,可她仍然一直去那里看病,一方面是医保的关系;另一方面,这一带也没什么大医院。

  2000年,省立同德医院成立的时候,徐大妈就来“探营”过,“那时候没有特别的感觉,只是觉得家边上多了这么个大医院,心里特别放心,万一有个紧急的病痛,看病也方便。”

  徐大妈说,她已经忘记了,从啥时候开始,省立同德医院真正成为全家的“定点医院”。“去年以来,我周末在小区里专门遇到省立同德医院的医生,他们开着的‘健康大篷车’,给我们免费咨询,甚至免费检查。”徐大妈对这家平民医院第一感觉是“方便”,第二印象是“便宜”。

  “刚到这里来看病,就怕不习惯,因为每个医院的结构都不一样,找找诊室都要老半天。可一进这家医院大厅,前后左右标得清清爽爽,护士医生也会很热情地帮我们领路,那种陌生的感觉一下子没了。你看,今天早上,我陪我妈妈来,先到门诊服务中心开了检查单,就按着医院的‘地图’标志,直接上二楼检查,再拿了检查单去找医生看病,非常方便。”

  她告诉记者:“我是有医保的,对价格不是很敏感。但是,陪我妈妈自费看病时,我还是觉得挺便宜的,你看,这张单子上,心脏、胃、眼睛,我妈妈3种病的药都开出了,也才100元多一点点。”

  也许是因为受了徐大妈的影响,虽然医保不在省立同德医院,但她的两个儿子也时常喜欢上这里看病,“我小儿子就住在城西,他经常带着女儿到这里来看病,毕竟方便啊!”

  96120司机 第一是就近第二是通畅

  王利生,是省立同德医院“96120”急救中心的一名普通司机。王师傅说:“急救要成功送得快可要紧了。”所以就近送医院和交通顺畅王师傅是最在乎的。由于城市的西进,工地多工伤也多,城乡结合部交通事故也多发,加上居民突发疾病也多,王师傅总是很忙。“我已经记不清出车多少次了,算下来,一个月平均50次总是有的,遇上忙的日子,我一晚上要出10多次车呢。喏,就是这个月初,杭州下第一场冬雨的那个晚上,我们从晚上5点半到第2天凌晨7点半,出了12次车,一夜没睡!”

  “我们急救中心服务的半径在城西,平均8.6分钟就能到达救护地方,到三墩、留下一带,也不超过10分钟。因为不要穿越市中心,急救的速度就快,所以城西的居民特别喜欢打96120,到同德医院抢救。每每看到我送的病人救过来了,我就心安。”

  “救活的人多了,在杭州的口碑也更好了,”他告诉记者现在一些在城中心的病人也会想到96120,不过送这样的病人他总是捏着一把汗:“闯红亮,走人行道的事都发生过。”“那是去年的事了,也是傍晚5点多的样子,有个60多岁的老人,在武林广场附近吃饭的时候,突然晕倒。因为他住翠苑四区,家属一定要叫96120,一定要把他送到省立同德医院。医生怀疑他是脑溢血,越早急救越好。偏偏那天堵车特别厉害,车子连动动都很困难,我心里火烧火燎的,最后终算顺利送入了同德医院……半夜里,我还是忍不住打电话到医院去问,听医生说,这个病人救回来了,我这颗心才放了下来。”

  王师傅笑着说:“送得再及时,抢救的技术还是最要紧的。”来自省立同德医院急诊室的统计数据表明,该院连续3年心肺复苏初步成功率在30%以上,而来自上海急救中心的报告显示,当地的这一数据仅为2%。

  全国优秀院长 第一看病不难第二面向大众

  看病难是杭州的七难之一。城西人口的翻倍激增,让这一问题更为突出。今年评上全国优秀院长的吴章穆的“解难”对策是走大众化的路,无论是服务,还是技术的创新,都以大众的口味为决策的砝码。

  首先是红黄绿三色导医。医院的布局总是受到技术的限制,今年3月,该院决策花16万元,建立了院内看病的导引系统:除了门口的导医导诊图外,几乎院内的每一个电梯口都设置了分布图;每个诊疗区前,则是具体详细的地图。按图就诊,普通的患者都能轻松看病;“在今后医院的新大楼里,这样的平民化服务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一进医院,跟着最显眼的红线和箭头,一路走,就能直达急诊室;绿线,是方便病人的绿色通道;认牢黄线,则可以顺利进入病房治疗区。”吴章穆介绍说。

  “疑难病例毕竟是少数,所以我们牢牢坚持为最广大的平民服务。我们引进人才、设备,也遵循一条原则:不是一味地追求技术的顶尖和利润空间的最大化,而是要适合普通患者的需求。生常见病的总是多数,需要器官移植的、关节置换的总是少数,我们城西本身医疗资源稀缺,我们要把有限的资源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在这样的决策系统内,对能以低价解决大多百姓病痛的特色科室就被择优录取:在杭州名气很大的富阳张氏骨科传人,成为该院一大亮点。这一传统疗法讲究动静结合,用杉树皮包扎伤处,不但更符合人体的曲线,也能给骨骼适当的活动空间,不像上了石膏以后“木乎乎”的,尤其是这样的治疗,价格只是常规处理方法的四分之一。

  同样该院的另一项平民化的绝活是:针灸科主任孔尧其的“头皮针”。经他头针治疗的中风偏瘫病人,不少是“躺着进来,走着出去”的,“这是我承担的一个国家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研究发现,中风偏瘫者在经过一个月的头皮针治疗后,有超过86.67%的病人实现了基本痊愈,这其中,有不少是高压氧舱治疗无效的病人。我这里扎针,一次不到30元,比起其他治疗方式,可便宜多了吧。”

  该院的妇儿中心主任陆传宝告诉记者,2002年正式挂牌成立的该院产科剖腹产、平产价格比同级医院的同类项目低35%左右,平产人均费用在1500元左右,剖腹产的价格也控制在3500元上下。对治疗费用进行控制的,并非妇儿中心一家。目前该院普通门诊平均每人次看病的费用约为140元,平均一张处方92元,都低于同级医院的平均水平。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林丹 本报通讯员 周建新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