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调水莫忘节水(谈天说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0日07:03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赵永新

  近日传来消息,南水北调工程即将迎来新的建设高峰。这预示着从2007年开始,缺水的北方诸省市有望逐步喝上清洁的长江水。欣喜之余,我不禁想到与调水密切相关的另一个话题———节水。

  此前,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已有论断:在我国,节水的重要意义绝不亚于三峡大坝和南水北调。从下面这组数据不难看出,汪恕诚的判断是以事实为根据的:2003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为465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其中,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0.5,发达国家为0.7—0.8;全国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为218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5—10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为50%,发达国家已达85%;全国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达20%左右,仅城市便器水箱漏水一项每年就损失水上亿立方米。

  我国用水的效率之低、浪费水之严重、节水的潜力之大,由此可见。所以,专家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厉行节约,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为此,国务院确定的南水北调工程三大原则之一,就是“先节水,后调水”。

  近年来,不少地方的节水意识日益高涨,力度明显加大,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从全国来看,节水工作还是“雷声大,雨点小”,“一时紧,常年松”,大手大脚用水的现象还很普遍。就拿年年“喊渴”的北方地区来说,农田里多见的还是大水漫灌,城市中的桑拿、洗浴生意兴隆,啤酒、造纸等高耗水企业还在增资扩产,绿地浇水也不乏“放任自流”……

  固然,节水工作点多面广,是一项头绪繁多的社会系统工程,非“一时一日之工、一部一省之力”。但惟其如此,更需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从小事做起的较真精神,而绝不能知难而退、时松时紧。

  在南水北调酝酿之初,就有专家坦言,如果节水工作抓不紧、抓不实,浪费水的生活、生产方式得不到根本的改观,不远千里的调水工程很可能会滋生“用水无忧”的错误思想,助长浪费的歪风,导致“远水解不了近渴”。但愿这样的担心不要成为现实。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11月20日 第一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