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2003年至2004年出现“异常暖冬”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1日10:56 南京报业网

  【金陵晚报报道】编者按:温室效应的增加,全球整体处于一个快速的增温期,由此引致了天气大起大伏,洪涝灾害频发,进而形成土壤、水体、农业甚至整个生态圈的一个“灾害频发”的脆弱背景,这已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

  昨日,在江苏省气象局主办的气候变化与防灾减灾(江苏)论坛上,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众多的院士、教授、专家学者对未来中国气候的走向表达了深深的忧虑。专家们认为,天气的变动是一把双刃剑,虽有其负面效应,但也有正面的影响,制定趋利避害的引导措施在目前已成了当务之急。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正在加剧,极端性的天气现象也正在影响着江苏,省气象局卞光辉局长针对近50年来江苏完整的气象资料得出结论:自1986年以后,江苏呈现出明显的暖冬趋势,2003年至2004年南京出现异常暖冬现象。夏季平均气温则呈高-低-高的变化过程,近20年来,江苏的年降水量和洪涝正在增多,尤其是梅汛期降水量增多,而气象灾害频发突出,天气系统已相当脆弱,正因如此,应当加快建设社会公共气候变化和重大气象灾害的应急防御体系。

  气象资料:江苏正在变暖

  江苏的气候变化表现了和全球相对统一的趋势,只是在变暖的时间上稍有滞后,以1951年至2003年以及变暖的1971年至2000年作气候平均,可以看出1951年至1985年大多数年份冬季气温偏低,1986年以来呈现暖冬趋势,夏季平均气温呈高-低-高的变化过程,1950年至1960年多数年份偏高,1970年至1990年多数年分偏低,1994年以后又偏高,只有1999年出现了明显的冷夏。春秋两季平均气温更是自1992年以来就持续着偏高的状态,全省淮北、江淮、苏南三区,近10年的年平均气温分别增温了0.6℃、0.7℃、0.8℃,呈现以北向南递增之势。

  另外,百年以来,南京经历了1915年、1954年、1991年、2003年四次大涝,以及1913年、1917年、1978年、1994年四次大旱。总体来说旱涝是相间发生,但是近20年来,总体趋势是年降水量和洪涝年逐年增多,尤其是梅汛期的降水量增多。

  四宗罪:暖冬、洪涝、干旱、乍冷乍热

  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的增多,引起气象灾害的频发在江苏都有反应,主要表现为“四宗罪”:首先是持续18年的暖冬,1986年以来,按照1961年至1990年30年的冬季气温的平均值作为一个标准,18年来所有冬季的温度均高于这个平均标准,持续暖冬已有18年,冬季正在全面变暖,以南京为例,最低历史气温极值是-14℃,但1991年以后没有出现过低于-8℃的记录,尤其是2003年至2004年出现了异常暖冬,季平均气温高达5.5℃,比历史平均值高出2℃,2004年2月的日平均气温为8.5℃,高出历史平均值4.6℃,打破了百年历史的极值记录。这种暖冬现象造成了过冬作物生长期缩短,病虫害增多,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

  暖冬以外,是极端事件的频发尤其明显,暴雨洪涝屡破历史极值:1991年,百年罕见特大洪灾,南京降水1021mm,全省3000万亩农田成为汪洋;2000年8月30日,响水一日下尽一年水,24小时降水量达830.3mm,最深积水高达1.7m,整个城市一片泽国;2003年7月4日南京出现272mm的特大暴雨,突破了百年历史极值,损失惨重。另外强雷暴、冰雹、龙卷、浓雾、暴雪、冻害、连阴雨等灾害都在频发,强度也在加大。

  一方面是水淹三军,另一方面是干旱加重。1978年出现罕见的春、夏、秋连旱;1992年、1994年是春旱连夏;1989年、1991年则是高温伏旱连秋旱;而2004年秋季长达近两个月的少雨出现了55年来严重的旱情。

  所有一切都在显示,江苏的天气系统正在变得脆弱,乍冷乍热、忽晴瞬雨的天气正在增多,2004年3月10日由27.2℃陡降18℃气温,一日阅尽春秋,而2003年8月2日还是最高40.3℃的历史最高气温,短短一个多星期,8月13日,气温就降至22.5℃左右,比历史同期偏低6℃至7℃,盛夏至初秋,游走热冷两极。

  预警全升级:雷电监测要规范

  天气异常其实并不一定会酿成灾害,只要预警得当,就能在最大限度内减少损失:气象安全服务体系的建设将全面升级江苏的预警系统,增加“分类预警”,比如建设水上安全及搜救气象保障系统,在高速公路、机场、码头的交通要道增加能见度、路面结冰、风向风速监测、研制道路天气信息系统以减少交通事故,另外,规范雷电的预报,建设雷电监测预警和对策分析系统,规范雷电预报,进行重大雷电事件逐级警报。

  全球气温变暖后,气象专家预测——

  气象灾害今后会频发

  持续变暖对于中国的气候影响到底是怎样,是高温引起海平面增高,全国升温增湿;还是荒漠化加剧,热岛效应的累积引起大部分地区向着干旱方向发展?昨天,参加江苏防灾、减灾江苏论坛的专家对于未来一百年内中国的“干湿”走向作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判断。

  秦大河认为,在100年内,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增加到原有的两倍左右,地面只有升温1.4℃以上,才能使得地面辐射的能量和温室效应相平衡,升温已成为必然:最近100年是过去1000年中最暖和时期,而近20年里又是过去100年里最暖和的阶段。秦大河预测,未来中国的气温将上升3℃-8℃,比全球的升温形势更加明显,而凝结颗粒物的增加,海平面的上升,也使得全国有变湿的可能,特别是西北地区的降水将明显增加,虽华北的情况尚未明了,但总体来说也处于一个增长的趋势中。

  但江苏省气象局的徐群研究员对于中国的“干湿走向”却持着相反的意见,徐群认为,在未来100年里,全国大部分地区应该会向着干旱的方向方展。

  徐群说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沙漠化正越来越严重,现在全国的沙漠以每年1万公里的速度进行着扩张,沙漠扩张的的范围越广,干旱的区域性范围就会越大。第二:据了解,中国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硫有2000万吨之多,由污染造成的灰霾天气、雾天的加多,使得太阳辐射减少了20%左右,他认为由此带来水汽蒸发量减少,地面上的水循环正在减少。而另外一方面,热岛效应一年比一年厉害,温室效应的增加,使得下界面的水循环也正在加弱,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水汽的整个循环圈出现减弱的态势。

  不过,无论如何,专家们都认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气象灾害的频发将是一个主流趋势。 金陵晚报记者 王君

  (编辑 丹妮)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