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江苏八所高校“逐利”MBA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1日11:21 人民网-江南时报

  全国MBA招生刚刚告一段落,南航、南工等8所江苏高校MBA教育授权申请书就摆在教育部的案头,这是自南大、南理工、东大、河海、南师等5所高校争取到该教育授权资格之后,江苏又一批一线本科高校掀起的“MBA”招牌争夺战。

  对于南航等诸多高校而言,MBA的魔力,不仅仅使他们可以与南大、南理工等高校一样进入MBA教育的行列,更为重要的是,借助MBA的平台,提高高校的知名度和掘取MBA的丰厚利润。

  在重重名利压榨下的MBA———精英教育还能为社会培养出精英的人才吗?

  MBA高校名利场?

  高校逐利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而素以学费高昂,能给高校带来可观收益的MBA精品教育,更是各大高校难以释怀一块肥肉。

  南京一家高校的MBA招生简章显示,MBA的收费8万元左右,按200人的规模,一年收入就可达到1600万元。

  有了MBA办学资格和经验,才可能申请到EMBA的办学资格,而这才是整个项目中盈利的大头。南京大学EMBA收费为18万元,按100人的规模,学校收入可达到1800万元人民币。除南大外,南京另外几家获取的MBA资格的高校也在酝酿开办EMBA班。

  南京师范大学一位老师对记者说,按照现行的收费标准,培育一位MBA,相当于培养5名大学本科生,而收费较高的高校,比例可能会达到1∶7。

  同时,大部分MBA就读人员都为公职人员,诸如食、宿等本科生必备的基础设施根本无需学校考虑。如此低投入、高收益的教育模式面前,校方何乐而不为呢?

  另外,盈利已不再是高校青睐MBA的主要目的。高校谋求MBA资格则还有自己深谋远虑。

  MBA大都已经是精英的半成品,相对于年轻的本科生来说,潜力不可同日而语。在校方看来,校友情结是牢不可破的。校方从长远的发展角度考虑,正积极利用MBA的平台创造大量的精英、富裕阶层的校友,政府体系内的MBA校友则可以为学校谋得更多的利益。据了解,在目前国内已经培养出来的MBA中,在政府体系最高职位达副市长级别。

  “有名才有利”,高校的教育精英自然是洞若观火。MBA的平台正是提升高校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的绝佳契机。

  MBA走过13年后,国内高校举办“MBA论坛”、“MBA校友会”等活动已经见诸报端,高校的“远谋”似乎已隐隐发挥作用。

  MBA口碑不佳

  各大高校逐利MBA的同时,MBA在社会上的形象也不如前几年那样高不可攀了。MBA现在名声变得不佳了。

  在采访中,一位90年末毕业于南京大学MBA的企业高管向记者透露了他就读MBA的心得:三年MBA下来,他收获最大的是信心,其次,是结识了一帮在政界、企业界的朋友,第三才是专业经济管理的知识。然而,在以后几年的工作实践中,他发现,相比于国外洋MBA,他掌握的经济理论知识仅相当于别人的皮毛。

  而南大一位姓王在读的研究生对记者说,现在只需花上1万至2万元,就可以获得大学的MBA文凭。这样的文凭现在用人单位根本不信,还不如实打实地读本科或研究生文凭,好歹也算比较过硬。

  素有精品教育之称的MBA沦落到可以能用钱购买的地步,社会公信力急剧下降自然就不言自明。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之前,全国每年报名MBA的平均人数为5万人,而2004年,MBA招生报名人数只有3.6万人,报名人数下降达28%。

  尽管社会热情度与日消减,但高校的对MBA的追捧度却日渐高涨。

  “迷你MBA”“工商管理特训班”“MBA短期课程”……名目繁多的MBA变形模式在全国各大高校中层出不穷,一浪高过一浪;在南京,南大、南理工、东南大学、河海大学也相继在原有的MBA班基础上,开设“MBA秋季班”,区别于正规MBA的招生,这个秋季班的学员入学标准作了适度的变通,由“本科毕业”放宽为“专科毕业”。与全国各地高校一样,变形后的MBA的一个共同点是不提供学位,但可以提供学校出示的毕业证明。

  根据MBA培养“精英管理人才”的宗旨,南京大学干脆直截了当地专门开设董事长班、总经理班。继MBA后,又分别推行EMBA、MPA、MPACC……其收费标准也是一个赛一个地高。

  垄断?开禁?

  对于南航等8所高校而言,取得MBA“牌照”的意义,等于加入正式MBA垄断教育的行列,获取垄断资源带来的垄断利益。因为MBA牌照制度是封闭的,从未开放过。

  MBA教育授权并非中国本土产物,而是西方的泊来品。1991年,国家教育部首次在清华、人大等9所高校进行MBA试点开始,就一直由教育部门作为教育资源定向分配给国内为数不多的高校。目前,国内获取这一资格证书的高校只有64家,而全国的高校数目达3000多家。

  教育资源的定向分配制度,一开始就使中国的精英教育带有自身的局限性。一方面高校热捧“MBA”牌照,另一方面,社会公信力与日剧减,并未为国家培养出所需的精英人才或精英不精。

  既然未能实现当初推行这一教育模式的本意,继续实行MBA牌照垄断还有意义吗?

  “这个口子不能开”,江苏省教育厅一位负责人认为,一旦MBA开禁,部分师资力量不达标的高校及民营高校进入,会使本来声名不好的MBA市场更加混乱,鱼龙混杂。

  相比于这位教育官员的忧虑,南京新进入MBA教育行列高校商学院负责人则显得较乐观。但他强调,即使市场完全开禁,部分实力不济的

  高校和资历较浅的民营高校肯定也难以胜任MBA精英教育的重任,自行淘汰出局。

  而江苏民营高校则对“MBA”教育充满了期待。一位高校的校长对记者说,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民营高校可以高薪聘请。高薪聘请教师,这本来就是民营高校的强项。

  一边是开禁的市场忧虑,一边则是大量被排斥圈外的日益强烈的呼声,是开,还是继续禁?似乎成了中国MBA为首的精英教育向何处去的关键问题。

  《江南时报》 (2004年11月21日 第八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