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扰电话不胜其烦 困惑:个人资料为何泄漏?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1日12:15 大华网 |
本报讯(记者许玉璇)通过一些渠道搜集个人信息,直接打电话到私人手机或家庭电话中,已成为一些企业拓展业务的手段之一。这种行为让不少人不胜其烦,特别是一些单位负责人,他们受到的骚扰最多,有的人甚至天天都接到类似电话。他们对这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十分气愤,但却不知如何对付。他们十分困惑,自己的个人资料是怎么流入社会成为“公共资源”的呢? 一天接到近十个骚扰电话 在一企业当负责人的万先生告诉记者,随着自己公司业务量的扩大,他每天接到的其它公司业务人员打给他的骚扰电话越来越多,让他不胜其烦。这些骚扰电话的内容包括建网站、管理咨询、参加展会、软件推广等等五花八门。类似的电话几乎天天都会接到,多的时候一天近十个,简直气不打一处来。而他又不能因为这些“骚扰”电话就把手机关掉。万先生说,自己平时在与客户接触时会与对方交换名片,但打这些骚扰电话者以前都没有联系过,也不知自己的手机号码是怎么“泄露”出去的。 而刚刚当上妈妈不久的陈小姐说,她家的信箱经常接到一些奶粉公司、婴幼儿培训机构的宣传资料,有时还会接到电话推销奶粉。她也很奇怪,他们是怎么知道她家有个正在喝奶的婴儿的。 “信息贩子”四处搜罗 个人资料有关业务人员是如何搜集到这些私人电话号码及资料的呢,一位从事软件推销的业务人员向记者透露了内幕。这位业务人员告诉记者,他有多年营销经验,他手头搜集到的企业头头的个人资料众多,因为很多公司拓展业务都需要从这些企业头头入手,所以掌握企业负责人个人资料成为不少公司以及业务员孜孜以求的目标。而一些需大众化推广的产品,则需要各种家庭资料。这些资料到了一个新的企业,又是新的资源,可以反复使用。 当问及是如何弄到个人资料的,他透露说,现在已经出现一种“信息贩子”,顾名思义,就是靠贩卖信息赚钱,他们到处收罗信息,像各种行业协会、俱乐部、各种团体的花名册,包括购房、买保险、办理其它需要详细填写个人资料的手续者,都是搜集的对象,接下来他们把信息卖给需要信息的商家或业务人员,一份信息可以被卖几十甚至上百次。同时,业务员之间也互通有无,互相交换资料,使这些个人信息变成公共资源,所以一些企业负责人每天被骚扰并不奇怪。 个人资料泄漏存在隐患 撇开因接听骚扰电话所占用的时间及烦恼不说,属于隐私的个人信息成为“公开的秘密”,只要哪个商家愿意,随时都可以“骚扰”,而个人的电话号码甚至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流入社会,万一被不法分子所利用,进行犯罪活动,后果将不堪设想。对此,一些受到骚扰者忧心忡忡。 记者咨询了一些法律工作者,他们认为,利用自己在经营活动中所掌握的有关个人信息披露给他人,给他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影响,属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个人不愿公开的有关个人生活的事实不被公开的权利。公民的住址、电话、家庭情况等均属于隐私的一部分,任何单位或个人在未经本人同意下,擅用和披露这一信息,给他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影响,即构成侵害隐私权。如果以此渔利,更是违法行为。买到隐私后不断“骚扰”别人,干扰别人正常生活,也可追究其民事责任。(来源:《汕头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