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听略萨讲小说,看艾柯玩恶作剧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2日09:25 南方都市报

  凌越

  (广州 诗人)

  《给青年小说家的信》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

  《带着鲑鱼去旅行》安伯托·艾柯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在本书附言中,略萨将自己对批评的复杂情绪做了坦率的陈述,“文学评论可以成为深入了解作家内心实践和创作方法的极为有用的向导。”但另一方面“无论什么成功的小说还是诗歌总会有某个因素或者领域是理性批评分析无法捕捉到的”。应该说这种态度是兼顾批评的作家们所共有的。他们喜欢谈论文学,但也知道自己谈论文学的前提是站得住脚的小说或诗歌本身。这种认识使他们的批评文章避免了不少专业批评家居高临下不得要领的弊端,多了一份对文本的细致的观察。本书的主题虽说是小说的艺术,但并没有直接冠以“小说的艺术”之名,我以为这和略萨在书中流露出的谦逊的态度是一致的。手头可以找到的《小说的艺术》就有三种,分别由亨利·詹姆斯,戴维·洛奇,米兰·昆德拉撰写。前两者对使用这么“庞大”的书名都作了诚惶诚恐的解释。与其这样,还不如像略萨采用书信体来得简单明了。略萨是多产作家,翻译成中文的小说就有好几部,而且都是砖头似的大部头。这本书是他多年创作的经验之谈,篇幅不长,只有7万多字,因而内容显得很扎实。略萨的观点应该说并不具有标新立异让人耳目一新的颠覆性(话说回来,这类观点多半有哗众取宠之嫌,经不起细究),他的核心观点还是来自像福楼拜、福克纳、博尔赫斯这样的经典作家,可是略萨的优点是,可以将这些人所共知的观念和小说的具体创作紧密结合起来,让读者清晰地看到这些观念是如何造就一部优秀小说的。从某种角度看,后者显然更关键。另外,略萨的视野也很开阔,比如在论述《悲惨世界》这部主观性很强的显然有违现代小说信条的小说时,略萨的褒扬和分析都是令人信服的。

  我试着读过艾柯的大名鼎鼎的小说《玫瑰之名》和《福科摆》,但老实承认不到十页,他的那些真真假假高深莫测的中世纪知识就让我彻底找不到北了,好在本人看书从来是兴之所至不求甚解,索性放下,只让艾柯在脑子里留下个天马行空的印象。不过,当艾柯将他的天马行空带入小品文里,那确凿无疑的是读者的幸事了。本书是艾柯为一份文学杂志上“小记事”栏目所撰写文章的结集,这个栏目专门刊登一些另类文章:或戏谑调侃当下生活,或戏仿咬文嚼字的文风,或书写五花八门的奇思异想。毫无疑问,艾柯驳杂的知识和诡辩的思维很对栏目的路子。文章的内容很杂,但基调一致——都是语含讥讽。说它们针砭时弊可能有些过,作者更多的还是沉浸在自己愉悦的恶作剧般的思维方式中,如此一来,世间的许多事物都难免有其可笑之处。在悦己的同时能悦人,套用艾柯的话说,也就无须在意识形态上作出任何辩白了。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