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资金拐点初现牛市征兆 数据解读9·14行情脉络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2日09:47 新华网

  编者按:无论多空各方有多少种不同的观点,市场总是用自己的语言告诉我们一些最真实的东西。9·14行情以来,经历了起初的井喷、之后的回落、长达20余天的横盘,以及上周以来的重回升轨这4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领涨英雄和热门话题。看起来热点此起彼伏,资金流动捉摸不定,我们需要做的便是用数据来解构这几个阶段的行情特征。在杂乱无章的表象下,也许一些潜在的主线和脉络已经形成,而这些正是我们判断本轮行情性质并据此预测未来行情演变的重要依据。

  个股——

  主线:科技、低价前台唱戏

  辅线:二线蓝筹股低调崛起在9·14行情以来的4个阶段中,经历了短线暴涨、急跌和横盘后再起的不同姿态,期间领涨的股票也各具特色。但从数据来看,行情发展的脉络还是较为清晰地呈现出来。

  9·14—9·24狂飙:低价股在明,科技股在暗

  一般评述9·14行情初期(9·14—9·24)的急升阶段,都认为是超跌低价股主导的行情。从统计来看确实如此,涨幅前100名的股票中,只有47只股票的价位在10元之上,但同时4元以下的股票也仅有2只。这表明市场对低价股的选择也很“精心”,以ST为代表的基本面极差的超级低价股被刨除在游戏规则外,初期超跌反弹的动力应在5至8元之间的股票。在这个阶段,更多人没有看到的“暗线”是,本阶段中涨幅前10名中有一半、涨幅前30名中有1/3是以海虹控股、深天马为代表的科技网络股。结合后面的行情我们可以清晰地判断,与其说是低价股主导了本阶段,不如说是科技股已经暗中开始了激情演绎。

  9·24—10·15回归:“二线蓝筹”显山露水

  这个期间上证综指下挫了9.17%,数百只依靠反弹动力的低价股很快再度创出了1259点以来的新低,但仍有上百只股票逆市飘红,它们验证了“跌势重质”的股谚。在逆市上涨的前100名股票中,有50名前三季度收益在0.35元以上,在前30名中有18只收益在0.3元以上。从此时起,所谓的“二线蓝筹股”开始显山露水了。这些股票多是基金3季度新增仓的品种,从中也可以看出基金选股思路的变化:明显加强了对非周期性行业、消费品行业的投资。

  10·15—11·09横盘:题材股萌动

  这个阶段消息面错综复杂,市场方向不明。值得关注的是,以中原高速为代表的高速公路板块异军突起。作为负债最少的行业,其强势很大程度来自这个期间“加息”突发消息的影响。与此相对应,11月初以中集集团为首的二线蓝筹股领跌。这个阶段的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题材股开始启动,这其中既包括“微软概念”的创智科技,也包含天山股份这样的老牌庄股,甚至ST长风这样的重组股也出现在涨幅前10名。

  11·10—11·17行情新阶段:主角回归低价与科技

  这个阶段上证综指虽然只上涨3.73%,但以软件、3G为代表的科技股却呈现出极强的涨势,业绩反而成为影响股价的次要因素。涨幅前100名中,三季度每股收益在0.1元以下的股票占了大半壁江山,多达56只,其中亏损股竟有17只;涨幅前30名中,10元以上的股票只有6只。可见,低价题材股特别是科技股已经成为这个阶段的主角。同时,热点开始呈多元化倾向:医药、商业、纺织服装、造纸等板块中的强势股纷纷脱颖而出。另外,中小企业板受三季报业绩不甚理想的影响,在此阶段整体沉寂,涨幅前30名中只有凯恩股份1个中小板个股,飞乐音响为代表的题材股则依然活跃。

  启示:阶段热点来去匆匆 “二线蓝筹”稳坐钓鱼台

  纵观9·14行情各阶段数据,个股表现与最初的印象有所不同。通盘来看,涨幅前100名中前3季度业绩在0.1元以下的只有23只,在0.3元以上的高达46只。同时10元以下的低价股仅42只,中价业绩股的整体表现显得更最为突出。我们进一步统计9·14行情以来,股价创出年内新高的股票,发现真正走出年内新高的个股中,鲜见“冲锋在前”的科技超跌股,而是“二线蓝筹股”(表2)。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有业绩支撑、受基金等机构青睐、属于行业龙头,多数脱离了上一波行情的“周期性”特征,以运输、能源、食品、药业等行业为主要代表。在走势上,它们不像超跌股或科技股那样激情四射,而是低调缓进,步步为营,但累计升幅已相当可观。在各大机构的研究报告里,我们随处可以找到研究员对这些股票不吝言词的褒奖。这些股票还有一个共性,就是得到了基金、QFII等机构的青睐。贵州茅台的前10大流通股东为清一色的基金;中远航运的前10大流通股东有8只基金、2家券商;中兴通讯则是QFII德意志银行和摩根斯坦利的重仓股;深赤湾、盐田港、东阿阿胶等,都是机构重仓的品种。

  可见,9·14行情至今为止有两条脉络:以科技股为代表的低价股、题材股正在成为若干个阶段中表现最为“闪亮”的群体,它们站在了本轮行情的前台,炒作内容也由网络股向软件、3G等概念过渡,其背后的主导力量是游资。与此同时,行情的“后台”却是二线蓝筹股,他们整体走势非常坚挺,甚至超越了大起大落的科技股,它们主要以机构资金为主导。这两条线在9·14行情中交织穿插,并行不悖,并将在其后的行情中继续各自上演精彩。

  板块——

  板块轮动中“权重股”缺席 无序的板块轮动消耗了大盘能量

  9月14日至9月24日井喷期间,虽然软件板块和超跌板块吸引了众多目光,但总体而言,中小企业板走势最强。9月24日至10月15日大盘下跌,领跌的板块则是汽车、水泥、建材等周期性行业。10月15日至11月9日,大盘进入盘整震荡期,期间港口、高速、QFII持股等板块暗暗走强,特别是港口板块上涨11.38%,煤炭板块也重拾升势表现抢眼。11月10日大盘再度反弹后,软件板块又成了领头羊。

  总体而言,目前为止本轮行情走势最强的是软件板块,升幅达30.68%;煤炭板块以30.65%的涨幅紧随其后;ST板块虽然期间曾因超跌因素在涨幅榜上露面,但最终的整体跌幅高达7.44%,低于同期上证15个百分点。

  从板块的角度,将本轮行情与去年11月13日的中级反弹相对比可以发现,当时打响第一枪的也是科技板块,但科技股鸡犬升天,而后网络、航天、数字电视等陆续跟上。在去年行情第二阶段,即2003年12月12日至2004年1月13日,有色金属、石化、煤电油运这三大板块接过了科技板块的“枪”,从而成功完成了行情的“空中加油”。本次行情虽有基本面的配合,但只有软件、煤炭板块的上涨,11月15日汽车板块昙花一现,11月18日消费类板块稍有表现,但都缺乏连续性。指数要想走出盘整,尚需大盘权重股启动或出现几个持续的热门板块。

  机构重仓板块冷暖不均

  从机构持股的角度分析,券商重仓板块在这轮行情中表现平平。基金在9·14行情初期没有大的动作,9月24日基金重仓股跳水,汽车股首当其冲。从基金的三季度投资组合中看,基金大幅抛售了汽车股,减仓时间很有可能就在9月下旬。社保基金板块也是由基金来运作,从图4可以看出,基金重仓前50板块和社保持股前50板块走势趋同,虽然高于上证指数5个百分点,但基本形态和上证指数相近。将部分QFII在三季度季报中持有的股票计算成一个板块指数后观察发现,这个板块走势明显强于上证指数,特别是从10月15日之后,上证指数进入盘整阶段,QFII持股板块却开始走强。尤其是德意志银行持有的8只股票,涨速超过了瑞银华宝的股票模拟指数。截止到11月17日,德意志银行、瑞银华宝持有股票指数分别超过上证涨幅15个百分点、6个百分点。

  资金——

  千亿资金流量再次酝酿“拐点”

  2001年6月14日大盘创2245点的新高后,从2002年1月至今已经完成了两次阶段性行情。我们将指数在某天的收盘价创出该段时间的新低后,直到收盘价再创新低称为一次“阶段性行情”,如2002年1月28日至2003年1月3日期间的行情。而从去年11月开始的行情如今也即将完成。之所以认为本轮行情进入尾声,依据就是《红周刊》自己设立的资金流量指标。

  资金流量指标是依照沪深市场的成交额与流通市值的对应关系而计算出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资金流量指标的统计可以发现一个规律:自2002年开始的两次阶段行情,完成行情过程所累计的资金流量大致都为1000亿,无论指数上涨下跌,无论各个板块如何轮动,只有当一段行情的累计资金流量接近1000亿的时候,旧行情结束、新行情开始的转折点就快到来了。

  两轮行情证实“千亿拐点”论

  2002年1月28日至2003年1月3日,此次行情累计资金流量高达1600亿,大大超过了完成阶段行情所需要的1000亿,但其间发生了“6·24行情”,仅6月24日这一天就有高达500多亿的资金流量。如此巨大的单日资金流动,是政策利好催化而非市场自身变化的产物。在上半年的上涨行情过程中,包括6·24行情在内的累计资金流量超过1700多亿,扣除6·24影响则是1200多亿。在下半年的下跌行情中累计资金流量是-170多亿。因此,如果把非市场规律的因素剔除,2002年这波阶段性行情的资金流量前后抵消后,最终的数值为1064亿,很接近1000亿这个临界值。

  在没有6·24这样突发行情的2003年,我们对1月4日到11月18日的阶段行情进行统计后发现,它再次验证了“1000亿拐点”的猜想。2003年上涨阶段行情资金流量累计1100多亿,下跌阶段行情资金流量累计将近-170亿,全部行情资金累计流量为934亿,略低于1000亿。,如果对2002年和2003年两次阶段行情的资金流量取平均值,结果是999亿,可见这两次行情是以1000亿资金流量为平衡点的。

  本轮行情面临“千亿临界点”

  去年11月中旬开始的本轮行情中,我们统计区间的资金流量后发现,从去年末至今年4月初的高点累计资金流量是1184亿,从今年4月的高点至9月13日低点,依旧有200多亿的累计资金流量,这与前2年行情的下跌过程有很大不同。在前2年的行情中,从阶段高点到低点的过程资金累计流量均为负值,也正因为负值的修正,才使在阶段行情上涨过程中超过1000亿的资金流量得以抵消。可是在今年9·14行情前的下跌过程中,市场并没有出现负的资金流量。这可能是6月下旬深市推出中小板股票,以及停发新股前股市扩容速度加快这两方面合力的结果。市场资金的增加淡化了下跌行情的影响,直到9·14行情后资金流量累计值才开始转正为负。虽然9·14行情的到来,让人感觉如同坐直升飞机般“眩晕”,但其后半个月的资金流量却多为下降,从9月14日到11月18日,市场的资金流量累计为-91亿。排除9·14行情的影响,截止到11月17日,去年11月开始的本轮行情累计资金流量已经低于1100亿,距离阶段行情平均流量1000亿的临界点已经非常接近了。

  以目前资金流量计算,近一两周资金累计流量就可以达到1000亿的阶段行情均值,如果行情出现大的起落,则到达时间可能会改变。本轮行情是否会重复前两次行情的情形,在达到1000亿平衡时出现行情的转折更替,很快就能见分晓了。

  结构——

  “市盈率”未能成为本轮行情涨跌标杆

  我们将9·14以来行情分成两个阶段进行统计。第一阶段是9月14日至9月24日的上涨期。这个阶段涨幅前50的股票中,平均市盈率为80.57倍,扣除市盈率在100倍以上的7只股票,市盈率为33.48倍。从其分布情况看,20倍至50倍的股票有24只,占48,其中中小板股8只,占了1/3;而市盈率大于100倍的7只股票主要以海虹控股、大唐电信等科网股为主,共有6只;在小于20倍市盈率的5只股票中,包括山东铝业、中集集团和京东方A3只绩优蓝筹股。

  9月24日至11月17日为统计的第二阶段。涨幅前50名的股票平均市盈率为145倍,较前一个阶段高出79。同样扣除市盈率100倍以上的8只个股后,降至26.68倍;20倍至50倍的股票有30只,占60,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仪表、交通运输仓储、信息技术、食品饮料、金属非金属等5个行业;中小板只有苏宁电器和海特高新2只;市盈率大于100倍的8只股票中,浪潮信息、大唐电信等科技股有4只,较前一阶段有所下降;在小于20倍市盈率的11只股票中,采掘业的公司占了5家,分别是煤气化、金牛能源、神火股份、上海能源和兰花科创。

  可以看出,9·14行情以来的上涨与下跌的2个阶段中,上涨股票的市盈率主要集中在20倍至50倍之间。但由于整个A股市场中,40的股票市盈率都集中在这个区间,因此行情上涨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市盈率特征,这与去年行情中“惟低市盈率马首是瞻”的情形有了很大改变。本轮行情中,钢铁、汽车和石化等行业的股票虽然市盈率依然比较低,但由于所属周期性或能源类行业,受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的影响,不但没有在此次行情发挥良好表现,反而跌幅较深。而相反,某些一度被市场唾弃的高市盈率个股,也因为本轮行情的“想象力”而得到了追捧。

  从股价结构上看,9月13日行情启动之前,5元以下的低价股占了小半壁江山,5元-10元的股票又占到总数的49.78。其余总和不到9的比例中,又以10元-15元的中价股为主,20元以上的个股仅有7只,而25元以上的个股区区2只。与当年市场热炒“100元股票”时的激情相比,9·14行情前市场信心的低迷一览无遗。经过2个月的炒作之后,11月17日大盘指数比9月13日上涨近100点,10元以下的个股依然占据绝对优势,但比例下降了5个百分点。20元以上的高价股虽然只有19只,但比之前的7只有了大幅度提高。2个月的行情中,5元以下的超跌股减少了,20元以上的高价股增多了,市盈率的天花板也被渐渐打开,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本轮行情炒作“想象力”的主线密切相关。

  戴若·顾比:新的上升趋势已经确立

  在上周“头条文章”中,本刊特约顾问戴若·顾比先生用“倒数线”方法预测上证指数时指出,只要指数站稳1362点就意味着升势确立。本周一上证指数收在1370点,站在1362点之上,周五再度收在1379点,这是否意味着新的升势已经确立了呢?顾比先生从澳洲来电表示,目前的确已经可以确认升势了,股指很有可能继续上涨。要注意的是,指数在这次新的上升趋势中,出现起伏是很正常的,我们可以通过“顾比倒数线”来设定一个下跌极限,只要不破掉这个极限,则升势依然确立。(数据室:孙庭阳阎彬张引 记者:林中 王正翊)(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