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简历注水” 不全是学生的错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3日00:19 红网

  11月21日,在2005年北京地区毕业研究生供需双选会上,清华同方人力资源部负责招聘的朱云翔先生向记者介绍,现在毕业生求职简历注水现象越来越严重。在一次校园招聘会上,某大学一个班30人,竟然冒出了16个班长。(据《北京娱乐信报》11月22日报道)

  在简历中把自己描绘成能力和素质型人才,这是一些毕业生在制作简历时惯用的“伎俩”。这种做法无疑是违背了做人处事的诚信原则。事情败露,结果只能是遭到用人单位的抛弃和拒绝,正所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然而,在外部这样的风险压力下,为什么一批批的大学生能够前赴后继地用简历“美化”自己,给自己戴上本不存在的美丽光环?笔者以为,这既有一部分学生诚信观念的缺失,同时社会大环境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

  首先,招聘单位在选人标准上存在误解。一些单位一味地将当干部、获奖证书等当作衡量人才的标准,因此,在对简历进行的甄别和选取中,具有这些条件的学生就具有了“天然”的优势,成为用人单位挑选的对象。于是,为了自己能有个与他人同台竞争的机会,为了能在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把握住机会,能够脱颖而“中”,一些学生就违背诚信规则,通过简历来“包装”自己,以求得选择上的一种公平。

  其次,社会整体的诚信氛围的缺乏,为学生简历的“注水”行为推波助澜。在当前社会总体诚信度不高,尚需要加紧建立和完善的情况下,大学生们虽然深处大学校园,但他们也早已经饱受社会上不良氛围的“熏陶”,很难保证在就业问题上不做出错误的抉择。

  “简历注水”不是个小问题,这关系到社会诚信制度的建立和毕业生个人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走入社会。因此,学校、用人单位等通过鲜活的事实等对毕业生进行诚信意识的教育是必须的,也是刻不容缓的。同时,用人单位也应该适时转变传统的衡量人才观念,不要将区分毕业生优劣的标准统统“押”在了一纸简历上,而更应该看重毕业生的个人真正才能和所体现出的潜质上,通过创新人才招聘形式来达到择优选拔人才的目的。当然,对社会其他方面诚信的完善也是在此期间必须着手加强的。

  一股脑把“简历注水”归结到学生头上,只会走入就事论事的误区,不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稿源:红网)(作者:王纪旺)(编辑:闵君)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