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藏着曲艺“活化石”:全国只有五人能唱(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3日11:21 新华网 | ||||||
驱车来到密云县山区蔡家洼村,已近中午。宁静的小村里,除了几只鸡狗在觅食,看不见人影。在主唱李茂生家里的大炕上,五位老人已经聚在了一起,等候记者的到来。 应记者之邀,老人们先来到院子里,为我们现场来了一段即兴表演。 五位老人一字排开,站在中间的就是他们中年纪最轻的主唱李茂生。只见他右手拿着鼓槌不时敲击身前的大鼓,左手的两片鸳鸯板随着手指的开合,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在身边乐器的伴奏下,他抑扬顿挫地开口唱道: “寒来暑往又是一年, 表一表刚强她叫王宝钏。 相府的楼阁她也不爱住, 在破瓦寒窑受熬煎。 心中埋怨了薛平贵, 投军一去就是一十八年。 临行时就半担干柴二斗米, 你言说一年半载呀把家还。 ……” 音调古朴、苍凉,很快就感染了我们这些旁听者。唱书人左右两边是四位伴奏的老人,一位拉四胡、一位弹三弦、一位敲打琴、一位拉瓦琴。在没有任何指挥的情况下,他们的伴奏如行云流水般顺畅。 一曲奏罢,听者已入神。那种原汁原味的民间曲调,仿佛让我们置身到久远的过去。 “五音大鼓”独剩蔡家洼一脉 蔡家洼村的“五音大鼓”是由李茂生(58岁,说唱、鼓板)、齐殿章(77岁,打琴)、齐殿明(69岁,四胡)、陈振泉(60岁,瓦琴)、贾云明(61岁,三弦)五位老艺人组成的民间说唱组合。他们是北京硕果仅存的“五音大鼓”传人。他们五人中,读书最多的上到初中二年级,最少的只读过两年私塾。除李茂生、陈振泉在本县工厂当过工人外,其余都是一生务农。 五位老艺人之间都互称先生。关于“五音大鼓”产生的年代,由于它太过古老,老艺人们自己也说不清楚,只知道他们唱书、弹奏乐器的技艺都是祖辈传下来的。 据“五音大鼓”艺人中年龄最大的齐殿章老先生讲,他13岁师从自己的父亲齐国华。齐国华不仅会演奏五音大鼓的五件乐器,而且在当地还是个小有名气的民间医生,针灸高手,治半身不遂和腰腿疼是一绝。齐殿章的爷爷齐贺生也是“五音大鼓”艺人。但是再往前推,“五音大鼓”是怎么传到蔡家洼村来的,现在的人就谁也说不清了。 齐殿章的弟弟齐殿明在五音大鼓里拉四胡,也是随父亲学的。 年龄最小的主唱李茂生谈起自己过世的父亲李进义时说,父亲唱书技艺非凡,15岁就被称为先生,他不但唱书水平高,而且还有两项绝活,一是厨艺高手,二是治妇科病一绝,尤其是产后风,一治一准。自己13岁随父学艺,一直唱到现在。 弹奏瓦琴的陈振泉9岁随父学艺,开始学三弦,后习瓦琴。 弹三弦的贾云明的手艺是跟爷爷贾会青学的。 五位老艺人年纪最多相差近二十岁,他们并不是一直就在一起演唱。比如齐殿章老人就曾和李茂生的父亲在一起合作过。但是蔡家洼村会演唱“五音大鼓”的,一直就是他们四家,四家人的子弟世代合作,一直到现在,就只剩下这五位老人了。 过去走乡串镇搭“灯棚儿” 77岁的齐殿章老人解放前就和父辈们在一起,走乡串镇搭“灯棚儿”,靠卖艺维持生计。回忆当年的往事,齐殿章老人记忆犹新。 蔡家洼村的“五音大鼓”艺人们,都是忙时务农,冬闲时外出卖艺。早年间,河北省一带农闲时盛行唱书。每年的腊月里,李茂生的父亲李进义和陈振泉的爷爷陈朝稳,就会带着干粮和水,向着河北的方向出发。当时没有交通工具,两人要冒着寒风行走200多里路程,到河北兴隆、承德一带的村子里联系演唱。第二次再去,则是“全副武装”的五个人前去表演了。 兴隆、承德各县的农村,春节期间开始搭“灯棚儿”,请艺人们前来唱书。按当地风俗,正月初一到十五是“正棚儿”,每一个“正棚儿”要唱3天4个晚上,唱完一部大书。 按照事先的约定,艺人们在家过完大年三十,初一一大早儿就赶往外乡,开始唱书。蔡家洼村艺人们的“五音大鼓”在周围一带很有名气。乡亲们喜爱的原因除了独特的演出阵容外,丰富的说唱内容也是重要原因。老艺人带去的“折子”上,列有大小书名四五十种。《呼家将》、《五女兴唐传》、《清朝响马传》、《杨家归西》、《丝绒记》五部大书是主唱李进义的拿手好戏。开书之前,唱书人要唱些活泼幽默的小段子作为正书的开场白,这样做的目的一个是等场,一个是活跃气氛。 一个“灯棚儿”下来,大约能挣50块现洋。几位艺人整整辛苦表演半个冬天,换回的钱可以解决家中一部分吃喝问题。 “五音大鼓”轰动民艺大赛 据齐殿章老人回忆,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对各种民间艺术都很重视,县里面专门组织蔡家洼村的“五音大鼓”艺人们,到各村镇去演出,时间也不仅仅是限于冬闲时节,而是一年四季随时出演。演出的内容也有了很大变化,主要是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随时编写一些新曲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齐殿章老人印象最深的是宣传抗美援朝、宣传农村合作化运动等。但上级布置的宣传任务完成后,当地的村民、百姓总会要求他们演唱一些传统曲目,他们一般也总是满足群众的这种要求。 1964年,农村开展“四清”运动以后,“五音大鼓”被当作封建糟粕,禁止演出了。十年浩劫,“五音大鼓”遭到毁灭性打击。李茂生家里的许多大书唱本被红卫兵查抄、销毁。像李茂生父亲演唱过的《呼家将》、《五女兴唐传》、《清朝响马传》、《杨家归西》、《丝绒记》等大书,现已失传,只能靠老艺人们的记忆回忆一些片断。 粉碎“四人帮”后的1977年、1978年,县里在影剧院组织艺人们开会,要求他们抢救、恢复民间传统艺术。从那以后,蔡家洼村的几位“五音大鼓”传人又凑在一起,冬闲时节、逢年过节、以及乡邻们有个红白喜事,又出来演唱。 但是,随着广播电视的普及,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日益丰富,年轻人艺术欣赏口味的转变,“五音大鼓”风光不再。 1998年北京市举办首届民间艺术大展赛,让“五音大鼓”再起轰动。在那次大赛上,“五音大鼓”获得了“民间收藏”一等奖。 专家高度评价“五音大鼓” “五音大鼓”引起了市、县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重视。密云县文化委员会在2003年4月成立了工作组,制定了“五音大鼓”挖掘整理工作方案。从2003年10月份到2004年11月初,他们对“五音大鼓”的各项资料进行了挖掘整理。今年,市文化局又把“五音大鼓”列入了“北京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项目”。 11月16日,密云县文化委员会召开了“五音大鼓”专家论证会,北京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关学增、中国音乐学院研究部主任钱锋、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教授栾桂娟等9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证。会议达成了一致意见,认为“五音大鼓”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曲种,对于研究我国民间艺术,保护、继承和发扬曲艺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文字、音乐、实物资料,是我国重要的民间文化遗产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而密云县蔡家洼村的“五音大鼓”是现今仅存的演唱组合完整、伴奏乐器齐全的“五音大鼓”。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室主任栾桂娟研究员看了“五音大鼓”后说,书唱得非常好听,有点京东味儿还不是京东味儿。她称只在记载唐代乐器的古书里看过瓦琴图形,从没看过实物,这次她终于见到了实物。 对蔡家洼村的老艺人们来说,他们最担忧的是,现在年轻人大都离开家乡,出外闯荡,他们担心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失传。为了这事,他们还编了一段唱词:“新世纪来百花鲜,‘五音大鼓’来自民间。它只是百花之中红一点,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五音大鼓’是我们心中的家,父老乡亲全都喜欢,如若把它丢失掉,想要找回难上难。深钻细研去发展,才能对得起老祖先。” “五音大鼓”乐器是古董 演奏“五音大鼓”的五件古老乐器,都是密云民间艺人们祖辈传下来的。在三弦、四胡、打琴、瓦琴、鼓板五件乐器中,最有特色的是瓦琴和打琴。 瓦琴系拉弦乐器,上可追溯到唐代,唐代时叫轧筝,宋代时叫轧琴,曾一度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广西、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等地,大多已失传,现除密云外,只有广西一个叫长江乡的小村还存有三件这种乐器,但惟一会演奏的老人已去世。 蔡家洼村的瓦琴是从本县赵家庄一位民间老艺人家中拿来的,因已破旧不堪,齐殿章老人对它进行了改造。 蔡家洼村的打琴,是1949年花两斗米从本县提辖庄的皇亲李连模家换来的,此琴有近百年的历史,是流传我国较早的两排码八档式扬琴。 另外,蔡家洼村“五音大鼓”的三弦和鼓板也有百年以上的历史。 “五音大鼓”的五件乐器在1998年底举办的北京市首届民间艺术大展赛上,一经展出,立即引起轰动,并获得民间收藏一等奖。 “五音大鼓”以主唱为核心,伴奏乐器以三弦为准。能唱出五种曲牌(调)。它们是:凤调、四平调、二性板、柳子板、慢口梅花。 “五音大鼓”起源清代 《中国音乐词典》对“五音大鼓”有以下的记载:北京琴书,其前身称“五音大鼓”,清代道光(1821年至1850年)年间兴起于北京东南部及河北省安次县(今廊坊市)农村,因以三弦、扬琴、四胡、鼓板伴奏,再加上演员的唱腔,合为五音,故名。1920年以后,开始有艺人在市镇撂地摊说唱。1935年左右,曾一度改为只用扬琴伴奏,故又称“单琴大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始定名为“北京琴书”。 翟青山演变“五音大鼓” 密云县文化馆为调查五音大鼓的历史,专门抽调了一个业务馆长、两名业务干部先后走访了京、津、冀等地区的二十几家单位和多名老艺人。 据关学增老先生讲,他从小学的就是五音大鼓,后来变成了单琴大鼓,再到后来形成了北京琴书。关老先生回忆的“五音大鼓”艺人有翟青山、魏得祥、常德山等。他们在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凑集到一起说唱鼓书,主要是自娱自乐,后来就有民间艺人以撂地摊卖艺为生。翟青山等人就投到当时北京鼓书演艺界泰斗田玉福的门下。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翟青山的五音大鼓在京津及河北一带名声响亮,就被请到电台说书。有一次,伴奏的几位师傅只来了扬琴(打琴)一人,约定的演出不能冷场,结果,两人就一人用扬琴伴奏,一人演唱。单个扬琴伴奏效果不错,观众也乐于接受,于是翟青山就唱起一把扬琴伴奏的鼓书,这就形成了单琴大鼓。 “短胳膊刘”可能是鼻祖 密云县文化馆在安次县(今廊坊市)走访时,据当地北甸上村魏九力老人所述,过去北甸上村的魏占亭、董广明等跟“短胳膊刘”学唱鼓书,“短胳膊刘”就是刘玉昆,是当地广阳区万庄镇大五龙村的鼓书艺人,由于胳膊短,人们都叫他“短胳膊刘”。当时刘玉昆说唱的是西河打鼓。由于刘玉昆演唱时,几个徒弟没事干,于是,刘玉昆就让几个徒弟给自己用三弦、四胡、二胡和扬琴伴奏,效果很好,观众非常欢迎,于是就产生了“五音大鼓”。但在当时,当地的人们不叫它“五音大鼓”,而是叫“五音圣会”。 据说,“短胳膊刘”的徒弟很多。而据现在通州的马金英先生考证,翟青山的老师姓刘,那就应该是刘玉昆了。 蔡家洼的传承脉络 据蔡家洼村齐殿章老先生讲,他小的时候,除蔡家洼外,密云县东邵渠镇大石门村还有一伙“五音大鼓”艺人,水平也很高,他曾经到那里学过艺。密云县文化馆走访了大石门村五音大鼓传人的后代李少谦。据李少谦讲,他父亲的师傅和蔡家洼村李茂生的父亲李进义是同一个师傅,名字叫李贺,是兴隆县火焰山村人。大石门村曾有人说唱过“五音大鼓”,但现在已无人说唱,几种乐器也都失传了。 密云县文化馆还曾到通州马驹桥、兴隆县火焰山村等多地走访,但当地的“五音大鼓”皆已失传。 据密云县文化馆考证,蔡家洼村“五音大鼓”的传承脉络是:安次刘玉昆(“短胳膊刘”)——子弟班(安次、武清、北京南一带)——兴隆齐福田(一说是齐兰亭)——密云蔡家洼村。 蔡家洼村最早的演唱组合是齐贺生(齐殿章的爷爷)、齐国华(齐殿章的父亲)、贾会青(贾云明的爷爷)、陈朝稳(陈振泉的爷爷)、李进义(李茂生的父亲)。(记者王鸿良通讯员 孙明舜 骆腾麒)(来源:北京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