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首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力促文化产业化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3日18:57 新华网

  新华网深圳11月23日电(记者李南玲王攀)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简称“文博会”)22日闭幕。676家参展企业、700多个文化产业项目,在为期5天的文博会上与市场直接对话。

  有专家评论说,文博会之所以格外引人注目,是因为它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搭建起了一个产品展示、文化交易和信息交流的平台。

  据统计,中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38%,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如何通过文化产业的运作,把丰富的文化资源变成一种竞争力,变成一种综合国力,成为举办这个综合性、国家级文化产业博览盛会的初衷。

  作为中国内地举办的第一个综合性、国际性的文化产业博览盛会,文博会上各类文化产品交易活跃,累计合同成交额280亿元,意向成交额77.5亿元,成交项目涵盖了文化设施、文化产品、网络文化、文化旅游、文物保护与利用、文化会展等多个方面。尤为重要的是,文博会开创了政府承办展会、完全市场化运作的社会办展新模式,对如何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受到各地文化界和企业界人士的赞赏。

  在本届文博会上,“大芬现象”的研讨成为一大亮点。深圳龙岗区大芬村原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近年来竟成为占领世界油画市场60%份额的“中国油画第一村”。小小的大芬村画廊林立,密布着300多间行画作坊和8000多位画家、画工和学徒,已是名冠中外的“行画”生产销售基地。

  在大芬村,人们将油画创作变成了流水线作业,画商们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经过训练的画工们来临摹制作各类画品。这些称为“行画”的复制品被装进集装箱成批销售到世界各地。“点石工艺有限公司”和“集亿源工艺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林正禄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公司在中东市场上销售了价值1亿元人民币的各类油画。

  一些专家指出,本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巨大的国际市场需求是中国能够成为国际美术产业基地的基础。在布吉镇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工作的任晓峰说:“随着全球经济的融合,对艺术品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的收藏家、鉴赏家和贵族阶层,普通市民成了艺术品最大需求群体。行画虽然进不了展览馆和拍卖行,但它们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份额。”

  作为文博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中国(深圳)小说影视剧改编权、电影剧本、电视剧本拍卖会中,征集到包括梁晓声、白铁军等人在内的作品400多部,并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在一个多小时的拍卖过程中,16部参拍作品共拍出12部,拍卖总值624.5万元,其中电视剧本和电影剧本版权各拍出283万元和169.5万元,电视剧本转让权拍出172万元。

  拍卖师郑晓星说:“拍卖成功说明,好剧本、好作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而供不应求的背后是长期以来中国文学创作与市场脱离、文学作品的价值得不到市场承认的窘迫现实。如何通过文学作品弘扬主旋律且得到人们群众的喜好,市场的选择是衡量的标准。

  据悉,深圳已决定建立“文稿拍卖中心”,计划长年征集作家文稿,定期进行拍卖活动,为文稿真正走向市场化运作提供固定的平台。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