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长三角经济:真正挑战在明年(特别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4日02:27 人民网-华东新闻

  本报记者 吴焰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日前在上海参加主题为“长三角:角逐软实力”的吴兴论坛时称:从今年1—10月的各项统计数据看,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成绩单”相当不错,今年的经济发展出现了速度快、状态稳的良好趋势。他因此估计,明年宏观政策还会照这个路子走下去。不过,陈东琪特别提醒长三角地区说:明年有五大挑战比今年突出

  2004年“成绩单”有四大亮点

  陈东琪认为,今年全国经济发展的“成绩单”有四处亮点。

  亮点一:预计全年GDP增长将达到9.2%,从而使经济发展实现了多年来想达到的“潜在增长率”(近25年年均9.4%)目标,而没有引发通货膨胀。

  亮点二:城乡就业增长比往年要好,尤其是农民的就业增加较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提高。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9月1日,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去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从前3个季度的趋势来看,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将比预计的情况要好。而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今年全国农用地转用指标压减20.3%,其中耕地转用指标压减23.4%。上半年撤销开发区4735个。此举对缓解农民的失地风险有积极意义。

  亮点三:对外贸易基本平衡。全年不会出现逆差,顺差在120亿美元左右,比前几年少,进出口贸易从连续几年“大盈余”转变为基本平衡。

  亮点四:宏微观效益都比较好。全年政府财政收入和工业企业利润估计都有可能增长25%左右,农民收入增长超过10%,是1985年以来最好的。

  国家统计局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前三季度农民现金收入人均2110元,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11.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7.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中农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

  调控影响明年显现更明,五大挑战需认真对待

  陈东琪估计,政府明年可能还会沿袭今年的宏观政策,而GDP增长速度估计会降低0.6—0.7个百分点,达到8.6%左右。不过,他认为,明年还存在一些变数,真正的挑战也会出现在明年。

  这些挑战是:

  其一,就业压力能否继续缓解?陈东琪预言,当明年GDP增长速度降至8.6%时,按国际通用的GDP每上升1个百分点就会拉动100万个就业岗位的计算比率看,意味着就业形势远比今年严峻。

  其二,农民收入能否持续增长?今年有关“三农”、特别是在农民增收问题上,出台政策之多,执行力度之大,历史少有。不过,明年很难维持今年的10%的高增长水平。陈东琪估计,应可能维持在6%—7%的增长水平。

  其三,企业能否化解成本增加的压力?今年的物价上涨,可能会使明年的企业成本增加问题更为突出。企业能否过这一关,需要有其他化解成本的高招。

  其四,WTO后过渡时期国际贸易关系如何协调?明年是我国加入WTO后的后过渡时期,包括服务业、汽车业、纺织品等诸多领域将进一步放开,国外企业将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出口贸易也将更多遭遇国际竞争,贸易磨擦是否还会进一步加大?国内企业、行业又将如何应对?这是一个新的挑战。

  其五,制度、体制如何进一步改革?今年煤、电、油等能源紧缺问题暴露突出,某种程度上也是传统管理、垄断体制的一个“后遗症”,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在制度、体制上有进一步的变革。

  “这五个考验也是长三角地区将面临的共性问题。”陈东琪说,“而且,因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压力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可能还会首当其冲。”他同时表示,从“个性”看,长三角地区还将比其他地区面临外贸挤压、市场分流以及长三角区域内商务成本升高的难题。

  今年的调控重在避“大起”,明年当避“大落”

  如何应对明年可能到来的这些新挑战?

  陈东琪认为,宏观改革取向方面,在依据科学发展、统筹协调的观念来进行政策操纵的总原则基础上,还将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财政货币政策将走向稳健。其中,货币政策可能会更多注重弹性与灵活性。

  二是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一方面,还是要进一步拉动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尤其是对就业需求量较大的行业、产业、企业,政府应加大推动力度。

  三是在改革上要做更多文章。主要是反垄断,取消不符合WTO政策的一些规定、措施。

  “如果说今年的宏观政策更多是在避免‘大起大落’中的‘大起’,那么明年,政策取向上将可能把重点放在避免‘大落’上”。陈东琪预判道。

  具体到长三角地区,陈东琪建议:这一区域应在如何降低日渐升高的商务成本上做文章,同时,要考虑高成本之下的产业转移问题。他特别强调:长三角地区应从过去的以产品、价格、规模为竞争力的外延粗放式模式,转向以技术、资本、人力资源为核心竞争力的内涵集约式模式。

  《华东新闻》 (2004年11月24日 第六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东航客机在包头坠毁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巨能钙被检出含双氧水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国足告别2006世界杯
广州车展美女图100张
网友偷拍国产新车谍照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