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沛东:别让获奖作品再进库房(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4日08:15 人民网 | ||
人民网记者 赵纲 著名作曲家徐沛东曾说过,他在发言时最不习惯照稿子念,念完稿子就不知道自己还要说些什幺,他喜欢即兴发言,并总结为长期搞音乐创作的缘故。因为要参加第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评审工作和出席各种活动,徐沛东这几天来忙得团团转。不过记者还是见缝插针,和他约定时间,围绕音乐创作的一些问题进行采访。 金奖空缺说明薄弱 针对金钟奖作品类金奖为何连续2年出现空缺的问题,徐沛东说:空缺,说明薄弱,如果很繁荣的话,就不应该空缺。还有关注的人太少,这几年器乐创作,比十几年前差很多,所以我们要帮助呼吁,社会不仅需要美丽的歌声,还需要器乐。现在所流行的都是以前音乐家留给我们的。我们这一代音乐家做什么?过去没有很多的港台音乐进入,现在音乐太多了,可选择的也太多了。但是忽略一个东西,就是本民族的文化会丧失。说大家都会说,但是怎么来做?谁来做?这是个问题。作曲家在做初稿的时候,他得到的回报很少,如果说一首好的乐曲,甚至是跨世纪的乐曲,如果他能得到丰厚的利益,就可以作为一种激励机制。现在器乐创作面临的窘境是,写出了一个曲子,需要请一个名家来演奏。如果不是名家,在创作技巧,还有形态都受到制约,但如果请名家就要多花钱,这不是可取的路。 谈到器乐方面的作曲家在创作上的问题时,徐沛东说,他们一方面想接触新东西、发展新东西,同时,又得不到很好的交流。他们是比较封闭的,只是在想,能不能得到社会的检验、认可,自己心里也没有把握。同时器乐创作是比较难的,我到现在都不敢碰,他必须要和演奏家相配合,或者他本身就是演奏家。 要抓纯交响乐的抗战 徐沛东提起交响乐创作时显得格外激动:我们要抓纯交响乐的抗战。交响乐创作也搞过比赛,获奖作品为什么没有推广开来,原来比赛之后,这个作品就进了库房。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大众,关注媒体,关注媒体的受众面。所以这次要求作品一定要通俗一些,把作品搞成专业都听不懂,老百姓怎么听得懂呢?现在交响乐演奏的作品都是古典的优秀作品,很少演奏创作性的。象国内的都是老三篇,象《梁祝》、《红旗颂》。那个年代是比较封闭的,尤其是文革之后,是不允许演奏国外作品的。那时我们的交响乐都奏样板戏,比如《沙家浜》。但是这是一种创作,你不能作这个,就忽略那个。如果通过与外来的文化交融、吸收来毁灭自己的文化,那么这是很悲惨的现象。 徐沛东说,如果说创作的交响乐在市场上卖出票那是破天荒了,我们需要社会的支柱。要呼吁你来听听吧。这是现状。所以我想呼吁媒体,媒体是国家控制的,媒体是公益性的,通过媒体的不断传播,使作者有一些信念,有一些探讨,我的作品立起来了,我的声音有了。 创作西北风很自豪 徐沛东对音乐创作的现状发表了看法:我们不断地和世界在交流,不断地受外界文化的影响。有些影响是时代的发展,是进步的需要。面对各种影响,我们作为文化人,要考虑怎样能保护自己的文化。一方面我们引进来,我们学习他们,相互的交流。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更好的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否则下一代,就说你们留下什么了?总不能留下的都是以前的东西,或者根本拿不上桌面的东西。当然这里还要说社会的责任心,等你老了那天,你会看,象八十年代刮的西北风,感觉比较幼稚,但是起码壮大了民族的精神,后来若干年的流行音乐创作是与这个分不开的。我创作了西北风,我觉得很自豪,那么现在有什么?我觉得对这种责任心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评奖是为了推广创作 徐沛东在回答关于音乐评奖的问题时说,评奖的目的是为了推广,而推广更强于评奖,但是不能为了推广而不评奖。所以对于一些弱势的创作种类,我们不做,谁来做。现在社会的功利色彩很严重,而交响乐也好,交响合唱也好,往往是花费大的力气,获得小的利益。我们不能总在唱高调,说我们都是奉献者。现在的情况是,不少创作作品获奖往往被封存起来,大家都不知道。获奖、评奖是我们的事情,但是推广是全社会的事。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有可能经过若干年之后,在群众中传唱开来,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这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人民网广州11月21日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