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美国《侨报》:生命中不得不承受之重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4日10:33 新华网

  许久以来,不想看也不愿写不轻松的东西,只想道声“天凉好个秋”。经历如一层一层纵横缠绕的蚕丝,把心包在厚厚的茧中,轻易不会被刺痛了。可这茧子还是有薄弱之处,被它包着的心时不时地还会被刺痛。

  得知《南京大屠杀》作者华裔女作家张纯如自杀的消息,震惊,心痛,惋惜,遗憾。可以想象,她一定在承受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至少在那一刻是如此。是罪恶的历史,可悲的现实,还是对人性的失望,使她不愿与我们共同生活下去?

  生命如同弹簧,拉到一定程度时稍一紧就会断掉,稍一松却又会恢复弹性。如果时光能够倒流,能在那瞬间之前夺下她的枪,她的生命也许还会恢复弹性。我们太需要像她这样正直有勇气有才华有人格有责任感有社会道德感的作家了。她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她应该无憾,有憾的是我们,不再能看到她的更多有深度有思想的作品了。

  生与死,两者可近亦可远。可以渐变,像一条慢慢淡化的线,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也可以突变,像开关,刹那间就从正变到负。生命的质量不见得和长度成正比。她只活了36岁,在最灿烂的时刻熄灭,留给世间的永远是那个风华正茂的形象。如果她以这种方式的死,会刺醒更多麻木的心的话,也就值了。

  张纯如29岁时,出版了代表作《南京大屠杀》,用英文向全世界揭露了他们所不知道的那段血腥历史。她说:“这是我真正不得不写的一本书。我写,是出自义愤。即使拿不到一分钱,我也不在乎。让世界知道1937年在南京发生了什么事,对我来讲,这才是重要的。”一句“不得不”让我们不得不敬佩,也不得不惭愧。

  就在张纯如自杀前的那个周末,一个来自南京的朋友还对我说,会写的人该抓紧时间写写南京大屠杀,再晚幸存者就不在了。我说,已经有人写了,我指的就是张纯如。60年,十几亿人,却让这位出生在异国的弱女子去承担这历史的沉重。

  我相信她的抑郁症与她从事的写作有直接关系。屈原一定也有抑郁症,越是有悲天悯人情怀的人越容易被它击中。不知道这病是因还是果,是生理导致心理,还是心理导致生理。她的每个作品都是倾注心血之作。写这种尽显人性之恶、残忍血腥的题材,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体力和情绪上的代价。

  影片《辛德勒名单》上映后,一直想看却一直没看,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沉重已经够多的了,实在不愿再附加了。我连看的勇气都没有,她却有写的勇气,甚至不惜用生命去写。说来惭愧,至今并未读过张纯如的作品,现在该从《南京大屠杀》读起,来分担一分她曾经承受过的沉重。她用心去写,我们也该用心去读。

  她在与病魔的搏斗中失败了,但她不是失败者,她成就了许多人许多年没能成就的事业。我们不乏作家,可惜像张纯如这样的用心去写作的少了点,而用身体写作的多了些。但愿她的死会激励更多有良知的作家艺术家,出版更多有深度的作品,让世人像了解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一样了解日本鬼子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

  生命中有不能承受之轻,也有不能承受之重。而更多的却是不得不承受之重。

  (来源:美国《侨报》/转自:华声报 作者:山石)(来源:华声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东航客机在包头坠毁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巨能钙被检出含双氧水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国足告别2006世界杯
广州车展美女图100张
网友偷拍国产新车谍照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