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体现社区合作精神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4日17:01 人民网 |
一语惊人: 不要一见到钱就否定其互助合作的性质,“搭顺风车”既利于节约各类资源,且利于培育健康的社区精神。作者:童大焕评说对象: 11月23日《新京报》刊发《“搭顺风车”应纳入政府的管理视野》,将“顺风车”定性为“非法运营”。原文链接: 新京报:“搭顺风车”有利于培养社区精神 11月23日《新京报》刊发《“搭顺风车”应纳入政府的管理视野》。笔者认为,将“顺风车”定性为“非法运营”,且要将其纳入政府管理的范畴弊大于利。其实,“搭顺风车”既利于节约各类资源,且利于培育健康的社区精神。 首先,法律固然对驾驶私家车和运营车的资格要求有区别,比如要求运营车主有一定的驾驶年限。但“顺风车”和运营车辆的区别也是非常明显的,“顺风车”仅仅是在上下班的时间捎带搭乘几个人,与运营车辆的全天候运行不可同日而语;况且,法律也没有禁止生手就不能驾车载人。因此,并不会因为有人搭“顺风车”就增加交通安全风险。而在很多时候,即使是一个生手想开“顺风车”,由于是社区互助行为,他首先会考虑自己的交通风险,搭车人也会考虑自己的交通风险。因此,这是社区互助本身能够自我解决的问题,不需要专门的管理机构来代劳。 基于同样的原因,保险公司也没有阻止人们开“顺风车”、搭“顺风车”的理由。法律不禁止生手载人,这里的“人”,既包括驾驶员的家人,也包括亲戚朋友邻居等。私家车有私家车的保险,运营车有运营车的保险,二者即使保费不一样,但万一开私家车出了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也不需按照运营车的标准来理赔。 而“顺风车”的好处很多:首先是节约能源和城市资源。比如汽油、道路、时间等。不管这个社会如何繁华、如何鼓励消费,资源总是有限的,节约能源都是社会永恒的主题。而管制“顺风车”只会制造大量的浪费现象,一辆车只载一个人在大马路上奔跑的现象有增无减,也使城市的交通紧张状况有增无减。事实上,在一些发达国家,法律反而明确规定一辆车少于多少人不准上路,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各类资源。 其次是培养互助合作的社区精神。千万不要一见到钱就否定其互助合作的性质,就将其与经营行为划等号。以笔者所在小区为例,也开始有人倡导“顺风车”,也收费,但收的是单程高速费。比如到国贸要收10元高速费,那么如果“顺风车”上坐了3个人,这10元费用就由这3人平摊;比坐地铁方便省钱,比乘公交节约时间。而且,通过这种社区互助,越来越多的人会彼此认识,从而开拓越来越多的互助领域。而如果将其纳入行政管理,就有可能破坏民间社区互助的土壤,妨碍公民的社区自治。 需要提醒的是,“顺风车”这个话题,首先是由深圳的一些保险公司提出的,但管理部门在处理此事时,则应站在更高、更广的角度上看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