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构建“三位一体”未成年人德育网络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5日00:11 大江网-江西日报

  主持人:余霞特邀嘉宾:王明美(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省社会学学会会长)

  贺琛(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宣讲团专家)主持人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今日的未成年人终会成为明日的主力军。“德者,本也”,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不仅决定他们能否成长为有用之才,更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着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因此,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应如何紧紧抓住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重要环节,构建“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德育网络,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请两位嘉宾畅所欲言。家庭是第一课堂贺琛: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家长是孩子最早接触的人,也是孩子接触时间最长的人,对孩子的影响最大。因此,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家庭教育是奠基的一环。《周易·蒙卦》中说:“蒙以养正,圣功也。”就是强调德育要从小抓起。现在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不懂事,不必那么急着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这是不对的。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的行为问题,往往可以追溯到他的幼儿时期。优良品德,大多数都是从小接受正确教育,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结果;不良品德,大多数都是从小养成了各种恶习所致。孩子一旦有了不良品德,往往会影响终身,日后改造起来困难很大。因此,明智的家长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应当从幼小开始,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时时处处不忘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感化,这样随着孩子年龄、学识和智慧的增长,高尚的道德行为便会内化为他们的做人准则。在家庭德育中,我想特别强调“一次关”教育,即对孩子的第一次错误行为一定要高度重视,抓紧教育,决不能姑息迁就。因为如果他们的第一次错误行为得到了家长的默许,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不良行为重复多次就会形成恶习,以至于积重难返。王明美: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家庭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人就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家训”、“家教”便是古代优良道德传统的一个重要部分。比如,“家训”中比较著名的有《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家教”则首推“岳母刺字”,岳母从小就教育儿子精忠报国,把岳飞培养成一位青史留名的民族英雄。现在当然不一定要去写家训、也没有必要去刺字,但家庭德育依然不可忽视,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家长责无旁贷。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父母要重视言传,更要重视身教,要言行一致,给孩子作好榜样。对孩子,特别是对幼儿而言,父母的表率作用有着极为重要和特殊的意义。正如人们常说的:“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不是有那么一个电视公益广告吗?妈妈亲手为奶奶洗脚,这温馨感人的一幕被孩子看到了,他也踉踉跄跄地端来一盆水,要给妈妈洗洗脚。“孝敬老人”的美德就这样被妈妈很好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给了孩子,并使他真心接受,也能照着去做。这比纯粹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同时也说明,父母对自己也要严格要求,自己首先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否则,家庭德育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会失去作用和影响力。学校是主课堂贺琛: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和主阵地。一位科学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没有道德和人格的支撑,那么科技越发达,人的文化层次越高,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也就可能越大。”所以学校、老师要牢固树立以发展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为着眼点的现代教育观,不仅要重视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在重视德育的前提下,学校还应积极探索教育的内在规律和有效方法,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否则,老师们在热热闹闹地做教育工作,苦口婆心地做引导工作,而学生的反应则可能是冷冷清清。因此,要突出主体性,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实践性,坚持实践育人;增强针对性,不能“一锅煮、一刀切”,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有的放矢;注重渐进性,坚持从点滴小事做起。要重视创设道德情境、组织有益活动,以体验教育为德育的基本途径,使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逐渐培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避免产生“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在实践和活动中,要努力让学生感动。所谓通情达理,情若通,理就达,让学生动情,他才能明白道理。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因此,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道德现象进行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内心深处真正被感化,从而以自觉的行动克服不良的行为。王明美:好品质让人终身受益。当孩子从学校毕业时,他们带走的,应该是能让他们终身受益的东西,任何一所学校都有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责任和义务。但遗憾的是,现在不少中小学校都存在“重智轻德”的倾向,对智力教育精益求精,却认为品德教育可有可无。这种错误倾向必须尽快扭转。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教师应当发挥好道德示范作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否则,其身不正,何以正人。教师要“塑造美好心灵”,自己首先要有“美好心灵”,要做一个有道德的教育工作者,这样才不愧对“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一些地方的少数教育工作者中存在收受学生家长“红包”、礼品,借家教之名搞“创收”,利用学生家长的关系为自己办私事等不良现象。让这些不讲师德的老师来教育学生讲道德,能有说服力吗?说一套,做一套,对学生一套,对自己一套,教育和实践“两张皮”,只会使德育变得苍白无力,甚至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因此,学校不仅要重视对学生道德培育工作,也要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把教师职业道德纳入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这是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社会是大课堂贺琛:现在很多专家都在探讨“5+2=0”的问题,也就是说未成年人一个星期有5天在学校接受正面的、规范的道德教育,然而,教育成果在2天的双休日或者课余时间就被社会的不良风气、丑恶现象所冲刷殆尽。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偏激,但不可否认,我们的孩子常常会对一些社会现实感到困惑,社会上的道德失范,黄赌毒沉渣泛起,社会诚信出现危机,这些都会不同程度地在孩子纯洁的心灵上留下阴影。净化社会环境,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刻不容缓。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实施文化市场的净化工程,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进一步净化荧屏,开展青少年绿色健康上网活动等。这些举措深得人心。我们一方面要净化,要把错误的、丑恶的东西从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中扫除出去,另一方面,还要加紧用正确的、美好的、有利于培育未成年人良好道德品质的东西来占领阵地,否则,沉渣还会泛起。比如,针对未成年人中流行灰色童谣的现象,《江南都市报》不久前推出的有奖征集校园新童谣活动就很好,孩子们有了自己喜欢的思想内容健康的新童谣,灰色童谣就不会有市场。还有一些地方电视台开设少儿频道,播放健康向上、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节目,一些博物馆、纪念馆对未成年人优惠甚至免费开放,这些都是很好的举措,也体现了整个社会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王明美:社会是个大课堂,不仅应当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更应当在探索和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上下工夫。上海在这方面就有一些得力的举措。比如建立一批社会化、专业化的未成年人教育管理机构,建立从事社区青少年行为矫正、禁毒等事物的专业社团等。还有的省市发动青年志愿者与社区内贫困家庭、单亲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结对,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心理方面遇到的困难。而贺教授所在的我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也聘请了一批老干部、老红军、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组成宣讲团,到全省各地的未成年人中作革命传统教育的宣讲和心理辅导。只有全社会都行动起来,把各方面的资源都整合起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在全社会形成未成年人“时时、处处、事事有人关心”的立体网络,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才能取得扎实、持久的成效。(大江网-江西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冬语
聆听冬日温暖声音
西游情史
大话西游短信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