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照亮成才路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5日08:43 光明日报 |
——东北师范大学红烛志愿者活动纪实本报记者 曾毅 马丽娜没上过一天学,却拥有300余名老师,从目不识丁的儿童成长为发表十余篇作品,写下两本诗集的作家、诗人; 魏来6岁时父亲去世,下岗的母亲几度难以维系他的学业,而如今他被评为长春市希望之星、南关区优秀特困生; 许美音从来不知大学什么样,今年的“五四”却是在大学校园度过的,拥有了一个专门为她举办的联欢会…… 一连串的名字都是东北师范大学红烛志愿者协会的受益者,每个人的希望都是被红烛志愿者点燃。十年来,东北师范大学红烛志愿者协会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走出了一条明亮的路——在社会实践中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突出师范特色支教助学 东北师范大学红烛志愿者协会成立于1994年1月,是吉林省首家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是全国第一个率先实行品牌注册的志愿者组织。取义于人民教师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取义于红色象征的温暖、爱心,红烛志愿者协会成立10年来,共有注册志愿者6900人,20个分会。 1994年6月,该协会开展了“燃起希望的烛火结对子行动”。在行动中,集体和个人结对儿达500多个,受捐助的中小学生达到2200多人。残疾青年马丽娜因先天瘫痪,没上过一天学,却因为红烛志愿者而拥有300余名老师。从1995年至今,一批批红烛志愿者不仅给马丽娜讲授了课程,而且成为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孩子了解社会的窗口。 “妈妈上班不在家,突然我想帮帮她”,收录了38首儿童歌谣的《文明歌》是红烛志愿者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而专门创作编辑的。1200册包装精美的童谣集如今已赠送给长春市12所小学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这也是他们于今年四月启动的“大手牵小手,爱心助成长”行动的一部分。在这个行动计划里,“烛光照亮成才路”第二课堂志愿服务、“e网文明树新风”网络道德实践志愿服务、“心海导航”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务、帮残助困“烛光行动”和“烛光里的青春”志愿宣讲服务等活动,切实推进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承担社会角色服务社会 因为融入社会,红烛志愿者的活动始终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最大限度地引导、发挥着大学生身上蕴藏着的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巨大热情和积极性。 投身老工业基地建设。2004年4月,红烛志愿者协会策划了“走近吉林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科学考察活动,350名同学参加。同学们深入社区中上百家企业,发放问卷1000余份,了解了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运行状况,取得了第一手资料。 为了保护共同的生活空间,红烛志愿者协会与当地媒体共同发出“增强环保意识,共建绿色家园”的倡议,以回收废旧电池作为系列活动切入点,50余名志愿者将亲手制作的60余个废旧电池回收箱挂在居民楼内。同学们以“今天你环保了没有”为口号,在社区、在校园开展了环保论坛系列报告、环保知识竞赛、重温环保经典系列影片放送等各项活动。结合吉林省建设生态省的目标,红烛志愿者策划了“走进吉林生态”大型科考宣传活动。科考活动行程近2000公里,途经20余个市、县、村镇,走访农户151家,完成了5场关于生态环保的多媒体宣讲。 奉献无私爱心帮贫济困 自2001年起,红烛志愿者协会成立了“红烛课堂”,利用每周末休息时间义务为下岗职工的子女、家境贫寒的中学生们进行辅导,目前“红烛课堂”已有固定学生2000余名。魏来就在这个活动中走进了他们的视野。6岁父亲去世、母亲单位倒闭,每个周末,魏来的家里都有这些哥哥姐姐为他补课的身影。而给他讲课的数学系的石磊却这样说:“教了他以后,我的改变却是巨大的。这么小的孩子自己承担了这么大的压力却拥有这么乐观的性格,微笑着面对困难,我要向他学的地方很多。” 红烛志愿者们就这样在奉献爱心帮贫济困中改变了彼此。他们制定了一个长期的扶贫接力计划。10年来,红烛志愿者已帮助52个中小学生完成了学业,累计捐款金额达9万余元。在2000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评比活动中,学校的《三三二一——红烛之路扶贫接力计划》被团中央评为“项目化典型”。 10年来,该协会与长春市聋哑学校、长春大学特教学院、育智小学、长春市社会福利院先后结成帮扶对子,捐助医疗费近5万元,组织各种助残活动5万余人次;协会还有六位留学生志愿者成为六位孤儿的“代理哥哥”、“代理姐姐”。协会有85%的志愿者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平均每年有近160名志愿者成为中共党员,每一名红烛志愿者至少荣获两项院校级奖励。 在东北师范大学,红烛志愿者活动是在培养跨世纪新人的高度被认识的。党委书记盛连喜说,开展志愿者活动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服务社会,二是促进社会两个文明建设,三是走出了新形势下培养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教育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