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钢铁业:是“顽强”还是“顽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5日16:13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频道记者李荣11月25日报道:中国钢铁业几乎已有2年多在国内外产经界前所未有地成为一个注目焦点,一有风吹草动,各种议论纷至。时至年终岁末,中国钢铁业在今年基本上划出了一个“U”型的走势。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最近在上海说,继二季度宏观调控中恐慌性下跌后,中国钢铁业的增速从7月份起又在强劲反弹,日产水平连创历史纪录。业界和市场观感各异,有的专家挥着手臂激动地说:“那些持中国钢铁业崩盘说的人士,现在还有什么话讲。”中国钢铁“顽强”地表现出其牢固的市场基础。但也有专家把这种“U”型走势斥之为“顽固”,认为钢厂和经销商一有机会就想“炒一把”。

  刚性市场需求从二季度恐慌性下滑,到目下的反弹,前后仅有短短不到2个月的时间,而且此轮“钢铁热”总体上已持续了2年半。大部分钢铁业内人士都无法否认其中有较为稳固的市场需求的支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人士近期在长三角地区调研后,总括观感就是一句话:“市场需求和利益驱动是目前钢铁业反弹的根本动力。”据这位人士说,从7月份开始,国内钢铁业已一改5月份“跳水”的走势,日产水平连创历史纪录,9月份日均产钢达79.19万吨,10月份更是突破80万吨。今年前10个月产钢量的同比增幅已达22%。平均钢价也在高位区间较为平稳地运行。在钢铁反弹的背后,是另一组经济数据的直接支撑。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作为钢铁业下游的用钢产业普遍增长迅速。发电设备、锅炉、汽轮机、内燃机等同比增长50%至135%;电冰箱、空调、冷柜等增长27%至65%;钢质船生产吨量增长71.9%;即使是被媒体称作“遭遇寒流”的汽车业,增幅也达到17.5%。专家表示,下游产业如此强劲的需求,作为上游的钢铁业不可能“无动于衷”,利益驱动是最强的动力,它总要“顽强”地表现出来。此外,煤电油运的瓶颈也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钢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在上海也表示,中国钢铁业存在一个“刚性需求”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与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紧密相连的。只要中国宏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钢铁业的这个刚性需求基础就不容易被根本破坏。

  “总让人担心大起大落”但即使是对中国钢铁业抱乐观态度的人士,对这个行业也很难有彻底的“踏实之心”。长期跟踪钢价走势的上海华东钢材市场信息部负责人刘昌生对记者道出了他的一个发现:“上海的螺纹钢挂牌价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个怪现象,星期一一开市有些经销商报价一下冲得很高,到周四、周五又自动回落,而成交的变化不大。”这是一种明显的投机空涨行为,对市场进行投机试探,“能炒就炒”。在今年上半年正当钢铁业最热的时候,上海一位钢材经销商拿着北方一家大型钢厂的“调价单”来找记者评理:“钢厂完全是穷凶极恶。”这位经销商与钢厂早订了销售合同,而且货款都付了,但钢厂迟迟不发货,后来看着钢价还在攀升,就发来了这张“调价单”,没有商量余地,不由分说,单方面把吨价提高了,“根本不管以前订的什么合同不合同”。经销商根本没选择,如不接受,不仅拿不到货,以后的生意也就断了。当然也可选择打官司,但旷日持久,成本很高,即使钢厂败诉罚款,与钢材的巨额利润相比,钢厂到底是赚是赔就很清楚了。到了5月份钢价暴跌,原本“朝南坐”的钢厂一下又变得惊慌失措,纷纷与经销商约定“无底价销售”,卖出去多少算多少,而且还可以追溯补偿。短短一个月内,每吨建筑钢材一下子就跌去1000元至1500元。此间资深市场分析师陶永根说,“真是无理的是他,磕头的也是他,这是同一个顽症的两个方面”。钢厂市场都不成熟,大起大落的隐患就难以根本消除。

  2005年,如何成为“钢铁业的平稳年”2005年宏观经济的主调将是“平稳较快”的发展方针,与此相应,钢铁业的刚性需求基础将依然稳固,钢铁业依然处于增长期。但此间较为理性的专家表示,2005年要成为钢铁业的“平稳年”,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在顺境中不能“透支”长期发展空间;二是在宏观经济运行中难免的调整期内,避免非理性的恐慌。上海“我的钢铁”市场资讯部公布的一份报告说,虽然明年钢材市场需求的增幅会放缓,但需求的绝对量依然将进一步增大。这一点是乐观的。此外有3点因素值得关注:一是煤电油运瓶颈短期内难以消除,可能会成为钢价上涨的诱因,但总体而言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宏观经济和钢铁业的过快发展,平抑对钢材的需求;二是钢铁业投资增幅已明显回落,而且今年新增的高炉和炼钢产能明年会逐步释放,钢铁投资过热不易再现;三是国内国际的钢价差正在缩小,中国钢材进口出调节的弹性系数在加大,这对市场平衡有好处。专家表示,只要上述的这些因素在互相制衡过程中关系处理得好,从宏观层面上能够保证中国钢铁业进入一个“平稳年”。从微观层面而言,防止大起大落的根本出路就是:处理好大企业的集中度和中小企业灵活调节之间的关系。作为中国第一大钢铁集团的宝钢集团董事长谢企华曾经多次对记者表示,中国钢铁大企业的集中度不够。宝钢虽是最大企业,但其年产量在全国产钢总量中仅占10%左右,难以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钢铁物流体系更是落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有关人士透露,中国第一个钢铁业产业政策文本已基本拟定,正在送国务院审批,待批复后就将公布。中国钢铁业的产业布局,市场准入等重要方面今后将有一个明确的产业指向。有关专家表示,今后业内大企业将进一步承担提高产业集中度的任务,同时留出空间供中小企业合理发展,以避免大企业垄断。钢材物流体系将向直供和大物流配送为主转型。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冬语
聆听冬日温暖声音
西游情史
大话西游短信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